首页 理论教育 烽火台:石门口乡志-石门口乡志

烽火台:石门口乡志-石门口乡志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烽火台也称烽堠,又名狼烟台。烽火台由黄土堆积,用土坯夯筑,山石围造而成,呈圆柱体,地面直径约30米,因残缺高度不详。烽火台下部为实体,上部中空,可以燃烧柴禾。北距小桥铺村北侧烽火台0.925千米,西南距石门口村南侧烽火台1.92千米。小桥铺村北烽火台位于小桥铺村北侧0.1千米处,台体建于一地势较高的山顶之上。桥头村烽火台位于桥头村东西脑岭上,平面呈圆形,剖面锥形,由黄土夯筑而成,高约9米。

烽火台:石门口乡志-石门口乡志

烽火台也称烽堠,又名狼烟台。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信息的高台,系古代报警而筑的高土台,十里一台,昼则燔燧,夜乃举烽,以示紧急军情。

西郊村烽火台 位于西郊村正东约2000米处,海拔818米的烽台岭山上。传说该烽火台建于西周时期,与东面桥头山上和西面秦王山上的烽火台遥相呼应。烽火台由黄土堆积,用土坯夯筑,山石围造而成,呈圆柱体,地面直径约30米,因残缺高度不详。烽火台下部为实体,上部中空,可以燃烧柴禾。台内有一处空间,供守台人居住。东距石门口村烽火台4.5千米。

石门口村烽火台遗址

石门口村烽火台 位于石门口村南侧0.08千米,台体建于一地势较高的山顶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西壁方向为北偏西10度,由黄土夹筑而成,夯土层厚0.12米至0.18米。东南壁中部夯土层中有一堆石块。现存台体东西长6.1米,南北长6.8米,顶部东西长2.4米,南北长3米,残高6.6米。东北距小桥铺村南侧烽火台1.92千米。2013年11月被平定县政府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单位名录。

小桥铺村烽火台 村内有南、北2个烽火台,分别位于东台垴山顶和西南走道坡(地名)坡顶。相传为战国时期中山国长城的附属设施。(www.zuozong.com)

小桥铺村南烽火台 位于小桥铺村东南侧0.4千米处,台体建于地势较高的山顶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西壁方向为北偏东25度。由黄土夹杂碎石堆筑而成。现存台体底部东西长3.8米,南北长4.8米;顶部东西长2米,南北长2.7米,残高4.1米。北距小桥铺村北侧烽火台0.925千米,西南距石门口村南侧烽火台1.92千米。2013年11月,被平定县政府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单位名录。

小桥铺村北烽火台 位于小桥铺村北侧0.1千米处,台体建于一地势较高的山顶之上。平面呈圆形,剖面锥形,由黄土夯筑而成,夯土层厚0.13米至0.15米。现存台体底直径11.4米,残高6.4米。南距小桥铺村南侧烽火台0.925千米。2013年11月,被平定县政府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单位名录。

桥头村烽火台 位于桥头村东西脑岭上,平面呈圆形,剖面锥形,由黄土夯筑而成,高约9米。西距小桥铺村北烽火台2千米。

小桥铺村北烽火台遗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