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在服务“脱贫攻坚”“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一主两副多极”“两圈一带”“荆州壮腰工程”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奋发有为,做出了应有贡献,切实将科教实力转化为发展竞争力。
1.提供人才支撑
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5 年来,全省普通高校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209.32 万人;实现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留鄂就业人数比例、到基层就业人数比例、自主创业人数比例“四个增长”目标。其中,2017 年全省高校毕业生42.78 万人,初次就业率92.48%,60.31%留鄂就业创业,实现4 年连续增长。
表19 2012—2016 年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续表
案例18
荆州理工学院解企业燃眉之急
2012 年,荆州美的冰箱事业部在生产高峰期出现用人紧张,如不能完成订单,要赔偿巨额资金。公司向荆州理工学院求助后,学校派出120 余人,历时两个多月,为企业挽回了上千万元的损失;并且实习过程中该校教师为企业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得到了企业的大力赞赏。2016 年,荆州市政府引进的优质企业五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因业务繁多,在临近春节时接到大批海外订单,出现了人手短缺的问题。在荆州市政府的指导下,学校派出大批志愿者为企业挽回大量损失。
2.提供技术服务
各地依托县级职教中心(中职学校),发挥涉农职业院校优势,积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教育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职成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全省现有涉农职业院校120 多所,涉农专业点200 多个,涉农职教集团4 个,仅2016 年全省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100 万人次。各本科高校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对口支援贫困县,真金真情帮扶贫困县发展产业、提升贫困人口脱贫能力,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6 年,37 所本科高校共启动86 个帮扶项目,有效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案例19(www.zuozong.com)
华中农业大学“六个一”扶贫模式助建始县脱贫
华中农业大学先后建立专家团队13 个,支持建始县确立产业攻关项目16 个,定向投入研发资金500 多万元,培植特色产业10 个,培育出魔芋等5个过亿元的产业,景阳鸡等5 个过2000 万元的产业,形成了“围绕一个特色产业,组建一个专家团队,设立一个攻关项目,支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业合作社,助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六个一”扶贫模式。
3.提供决策咨询
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分别组建了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院、湖北金融研究中心、湖北区域发展研究院等一批新型智库,产出了一批重大理论成果,为服务国家和我省宏观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建设湖北特色新型智库。全省33 所高校建设人文基地99 个,形成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的支撑体系。
案例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注重教育精准扶贫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依托“1221”精准扶贫工程、武陵山片区减贫与发展2011 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武陵山减贫与发展研究院等智库研究平台,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基础性、应用性研究,为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先后产出了《精准扶贫: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定位》《湖北武陵山片区精准脱贫亟待破解“最难一公里”》等十余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有2 篇编入湖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智库成果要报》。
案例21
2015 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获批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心以武当文化研究为抓手,在武当道教文化、武当民俗、武当道茶文化、武当艺术、武当武术等方面开展学术研究、决策咨询、文化创意与宣传推广工作,成为十堰市委市政府、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及武当山道教协会的重要智库。杨立志教授主持的“武当道茶文化”获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出版的《武当道茶文化》一书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系统研究武当道茶的第一部专著。团队助力十堰市,大力整合武当道茶品牌,使武当道茶成为十堰市所辖八百里武当山区的支柱产业,引领近百亿产值、促农脱贫致富。
案例22
湖北经济学院运用大数据精炼湖北发展大课题
自2014 年以来,湖北省已累计完成各项改革任务近700 项,要在2020年实现中央提出的各项改革目标,后续的改革任务更加繁重。为了找准当前湖北发展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湖北经济学院中国改革试点探索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组建研究团队,运用大数据技术,紧紧围绕中央和湖北重要改革政策、湖北社会和经济改革实际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三条主线,抓取互联网门户网站的湖北频道、省内传统纸媒网站、政府官方微博三大类互联网数据,滤取关键数据并分析关注度、地域和时间分布特征,进行深度挖掘,最终精炼出2017 年湖北社会、经济改革探索十大重点和热点问题,为省委改革决策提供了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