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山县城镇面貌与城市管理革新

通山县城镇面貌与城市管理革新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后,通山县城区的建设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在城管执法方面,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杜绝粗暴执法、不按程序执法等不文明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办事,树立执法新形象,使之适应现代城市管理需要。

通山县城镇面貌与城市管理革新

通山县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修订案》于2017年11月通过县人大审议,《通山县城区地下管线综合规划》《通山县城区内河水系专项规划》《通山县城区景观照明专项规划》《城市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完成编制;对城区18平方公里城区地形数据进行了完善。通山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城区面积为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万人,是一座颇具规模、充满现代气息的繁华小城市。

十二五”期间,为吸纳城乡就业、带动区域发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通山县做出“扩大县城规模、做大县城经济”的战略决定,将全县经济发展的重点调整到县城的发展上,将县城定位为“靓丽新城、旅游名城、宜居美城”。

党的十八大后,通山县城区的建设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通羊大道、九宫大道、洋都大道、太平大道不断维新,迎宾大道、工业大道日渐完善,新建的周家大桥、塘家地大桥,牛头山隧道全面贯通。城市建设的塘下路口、核电路口、迎宾路口、工行桥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建成,隧道二期工程实现全线贯通;南市路、兴业街路、田园路等城区道路均已刷黑。通大污水处理厂和11个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完成,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通过省住建厅和省市环保部门验收并被评定为Ⅱ级无害化垃圾处理场,通过省检查验收。

通山县城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建造花园路滨河休闲绿化带、通羊河一河两岸、富水大道、核电路、工业路、通南路、犀港出城口、街头小游园以及改造洋都大道、滨河路、迎宾大道等37个创园项目,城区新增公共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省级园林县城顺利通过验收。通山县城的范围日益扩大,城区正在发生着润物无声的嬗变,通羊大道、迎宾大道、吴田大道、新城区河岸靓化、老城区改造……一条条街道,一个个园区、居民小区,她们沐浴着春风,越发的鲜活而又生机盎然。县城大街小巷,优美的风景、整洁的环境、顺畅的交通,还有那清晰明了的交通标识标线、焕然一新的城市公交候车亭、精美的墙体公益广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为通山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和变化,让市民享受到更加优美的城市环境,感受到鄂南通羊城的温暖。

在加强城市美化、靓化的同时,县委、县政府认为实施“三城同创”和“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目标,重在城市形象的全面提升,将由生产本位向生命本位、生活本位、生态本位转变,将城市的本质、内涵、文化、形象、声誉、软硬实力展示出来,以“两型社会”理念引领城市建设,进行脱胎换骨的重塑和再造,推进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转变,逐步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人性化和科学化。(www.zuozong.com)

城市管理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一场革命,是理念的变革。县委、县政府坚持城市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以人为中心,“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通羊是我家、清洁靠大家”。要求城市管理要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变管理为服务,强化“民本管理”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积极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强调城市管理应从细节入手,精心组织,精雕细琢,处处体现细心,处处体现精美。按照《通山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整治要求,先后对九宫大道“严管街”,洋都大道“样板街”,滨河路“市级市容环境美化示范街”开展清理整治活动。在城管执法方面,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杜绝粗暴执法、不按程序执法等不文明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办事,树立执法新形象,使之适应现代城市管理需要。

在“城管革命”过程中,通山实施“穿衣戴帽”“减肥瘦身”等工程,大力治理脏乱差,彻底展现通山的魅力和特色。县政府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引进社会力量,加强监督工作,多方聘请监督员,组建市容环境卫生监督员队伍,实现城管执法全覆盖;推进城管工作进社区,加强背街小巷环境治理,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开辟专门的夜市点,统一划分摊位,规定夜市时间,集中配备电源、垃圾桶等,规范摊点经营,从根本上解决“老大难”问题;完成全县数字化城管110联动指挥中心,推进网络化管理,对市容市貌进行全方位和及时监控,城管队员随时出动,彻底消除管理上的“空挡”和“死角”;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引进多元投资和竞争机制,有效减少渣士污染。通山城管为提升城区市容环境,夯实城市管理基础,以“突出重点、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注重长效”为原则,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人居环境问题为根本,开展“五化十治”(“五化”指洁化、绿化、美化、亮化、彩化;“十治”指道路拥堵治理、环境卫生治理、广告杂乱治理、空间环境治理、沿街为市治理、绿化缺失治理、扬尘噪音治理、“四边”区域治理、亮化破损治理、违法建设治理)行动,以零容忍的态度向脏乱差开刀,全面提升城区“颜值”。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通山实际,不断整合管理资源,细化管理标准,优化管理流程,强化管理效能,加快智慧管理系统技术升级,进一步完善信息采集、反馈、处置、监督考评机制;加强智慧城管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城市管理信息化向街道、社区延伸,实现城市“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城市环境实现了质的提升、量的突破,大城管格局管理成效日益彰显。以“公园城市”为目标定位,大力打造城市绿心,已完成“国家级园林城市”申报,推动数字化城管向智慧型城管升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