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职业工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006年被评为院级特色专业,2007年开始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学习活动和工作交替安排,整合课程,实践教学比例超过总课时的50%,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强调在实际岗位上进行能力训练。我们认真学习CDIO工程教育理念,把它的思想移植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中,以项目为主线组织教学,注重项目训练的完整性,突出团队意识的培养,强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工程项目的学习遵循构思、设计、执行和运作的全过程。
1.以项目实践为主线重构课程体系
CDIO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是直接参照工业界的需求,将这种要求反推到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通过每一门课、每一个模块、每一个教学环节来落实产业对能力的要求,以满足产业对工程人才质量的要求。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综合性工程实践项目为骨干,重构了集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教学与工程实践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展开由理论课程加课内实践环节再到综合工程实训的完整实践教学结构,以此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增强(见图1)。
图1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以工程实践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总框图
2.“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项目教学法,以一组来自产业的,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工业案例为载体,以“教学工厂”型实训基地为平台,使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养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融合。
例如在“高级维修电工实训与考工”这门课程教学中,分为“电气图样的绘制”、“变流电路的故障检测与排除”、“交、直流电机调速控制”、“检修工艺的编制与实施”、“PLC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典型机床电气故障检修”等六大典型企业案例来组织项目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案例的“整体、连续”运行过程,提高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www.zuozong.com)
根据沙洲职业工学院双主体的“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至少有4个月在企业集中顶岗实习。我们将电气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整合在一起,毕业设计项目的指导和考核采用双导师制,项目考核结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就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在整个CDIO的教育理念中处在最后工程综合的阶段,对于胜任具体工作岗位及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最近两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毕业设计项目的完成情况较之以往明显改善,有的项目参与了企业的技术改进或工艺革新,大大提升一次性就业签约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还探索了“3S拓展训练体系”,通过科技创新训练团队(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Training Team)、技能竞赛(Skills Competition)、科技文化节(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festival)等具体的项目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工程应用能力。在过去3年内,有5个学生团队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5名学生34人次获省级技能竞赛二等奖,6名学生12人次获得省级技能竞赛三等奖,6名学生先后3次获得省级技能竞赛优胜奖,6名学生先后2次分别获得苏州市级技能竞赛二等奖和优胜奖。
3.“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
实施项目制教学改革,必须有一支既会专业教学,又会项目开发的“双师”教师团队,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教师有实实在在的“工程化”背景,培养他们工程化教学的最新理念、方法和技术能力,采取了“高级工程师招聘计划”、“企业访问工程师计划”、“专业教师海外培训计划”、“专任教师对接企业计划”等举措,加强了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大力促进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实施。
4.工程化实训基地建设
沙洲职业工学院建有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主的“电子信息与智能控制”省级实训基地,该基地有现代控制技术、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2个实训中心,1个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所,1个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信息化与控制技术培训中心。通过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技能和技术革新能力;通过生产场地或装备来营造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在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项目实训中,让学生实现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充分融入了CDIO的理念,让学生体验从构思、系统设计、执行控制到运行管理的完整过程。例如在“单片机应用技术”这门课程教学中有一个项目“无线遥控智能小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首先要拟定整体方案,然后设计软硬件电路,接着进行元器件选型、焊接、硬件装配、软件编写、程序烧录,最后整机调试和运行。实践证明,工程化实训平台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开发和应用能力。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贯彻CDIO教育理念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进行各项工程能力的培养。通过将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不仅获得了较为扎实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而且在创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团队合作、论文撰写、资料检索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当然CDIO最早源于国外本科工程教学,引入到国内还不久,融入到高职教育的时间就更短,在借鉴兄弟院校经验基础上实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还不够完善,有待以后进一步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