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声的欲擒故纵和虚张声势的介绍

相声的欲擒故纵和虚张声势的介绍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14讲欲擒故纵和虚张声势接上一讲的内容,继续介绍逻辑思维搞笑机理。本讲介绍的欲擒故纵和虚张声势在《校园相声学》一书中都是重点推荐的搞笑机理,曾各应用6个例子进行了详细讲解。这两个“庞大”的唯一使得欲擒故纵成为最具标志性的逻辑搞笑机理。能否真正调动观众对欲擒故纵的搞笑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反常趋势型欲擒故纵又叫反常题设型,是指提出离谱的趋势,并得出相反的意图,搞笑的原因是演员自身的出尔反尔。

相声的欲擒故纵和虚张声势的介绍

第14讲 欲擒故纵和虚张声势

接上一讲的内容,继续介绍逻辑思维搞笑机理。本讲介绍的欲擒故纵和虚张声势在《校园相声学》一书中都是重点推荐的搞笑机理,曾各应用6个例子进行了详细讲解。本书再次作为重点讲解,不过研究角度变得更加客观、理性,因为这种研究角度下的搞笑机理是为笑果预期服务的。

欲擒故纵是一种庞大的搞笑机理。单包袱靠趋势和意图的不一致来搞笑观众,其搞笑机理就包含欲擒故纵。在欲擒故纵中,趋势和意图相当于一对儿题设和结论,用结论与题设不一致来戏弄观众。说其“庞大”有两个原因:一是包含了两种不同的逻辑过程——A-B-A-C和A-B-B-C,在搞笑机理中是唯一的;二是横跨了中性和优势机理,在搞笑机理中也是唯一的。这两个“庞大”的唯一使得欲擒故纵成为最具标志性的逻辑搞笑机理。

解读一下欲擒故纵的表达式A-B-A-C和A-B-B-C,它们在内容、趋势和意图上是一致的,唯一的区别是猜测。如果观众没被诱导,那么猜测是A;如果观众被诱导,那么猜测是B。从表达式上应该这样解读欲擒故纵的逻辑级数:

(1)从演员角度看,都经历了从A到B再到C的过程,算作2级逻辑。

(2)从观众角度看,如果是A-B-A-C,那么观众只经历从A到C的过程,算作1级逻辑;如果是A-B-B-C,那么观众经历了和演员一样的从A到B再到C的过程,算作2级逻辑。

综合演员和观众的角度,只有A-B-B-C才是真正意义上的2级逻辑,属于优势机理,A-B-A-C只能算作准2级逻辑,属于中性机理。虽然都是靠反差来搞笑,A-B-B-C能调动起观众的心理落差,而A-B-A-C靠的只是演员的表演落差。能否真正调动观众对欲擒故纵的搞笑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其实不仅欲擒故纵,所有逻辑思维搞笑机理的搞笑能力都是靠能否改变观众的猜测来衡量的,请看表14-1。

表14-1 逻辑思维搞笑机理的逻辑过程

img146

表14-1将5种逻辑思维搞笑机理的6种逻辑过程进行了统计。内容作为逻辑的起点,全都是A。不难发现,决定逻辑思维搞笑机理归于中性还是优势的因素就是猜测,猜测也是A就是中性机理,猜测不是A就是优势机理。这一现象有深刻的含义。我们常说观众既是相声的欣赏者,又是相声的表演者。观众的参与不仅表现在通过笑果来参与演出,还表现在是否参与包袱的逻辑过程。如果观众被诱导了,猜测就不再是A,这就说明观众参与了包袱的逻辑过程。此时的观众不仅仅在欣赏,还在“玩”。玩什么呢?玩的是智力游戏,“玩不通关”、“被误导”也是游戏的魅力所在。优势机理包袱的笑果中,不仅包含了欣赏搞笑艺术的反应,还包含了亲自参与的观众所流露出的“玩得开心”。这才是优势机理与中性机理的本质区别,也是优势机理搞笑能力超强的根本原因。

从欣赏形象到欣赏逻辑再到参与逻辑,观众对包袱的欣赏方式越来越先进,笑得也就越来越尽兴。把搞笑机理划分为劣势、中性和优势机理,就是为了相声创作者能够弄清观众为什么会笑,而且懂得观众偏爱为什么而笑,见图14-1。

img147

图14-1 劣势、中性、优势机理

回到欲擒故纵的分类,把A-B-A-C的逻辑过程称为反常趋势型,用A型表示;把A-B-B-C的逻辑过程根据意图C的合理性分为反常意图型和两面合理型,分别用B型、C型表示。

反常趋势型欲擒故纵又叫反常题设型,是指提出离谱的趋势,并得出相反的意图,搞笑的原因是演员自身的出尔反尔。下面的例子选自2007年校园相声剧《第二天,唐》的第四段《我是安禄山》,逗哏扮演的安禄山率领了几十万流氓组成的部队杀奔长安城……

A:我们还打出一面大旗来(见图14-2)

B:旗上写的什么

A:“不爱江山,爱美女

B:啊?

A:人见到都夸我们呢

B:还有夸你们的?

A:果然是流氓啊

B:那是夸吗~

img148

图14-2 王武聪、王晨《第二天,唐·我是安禄山》

画线的单包袱是典型的反常趋势型欲擒故纵,趋势是“都夸我们”,意图是“果然是流氓”,中间带有明显的反差。由于“大旗”的内容肯定不会有人“夸”,逗哏这时说的“都夸我们呢”就是反常趋势,观众并不会被诱导。连捧哏都很好地配合了观众的心理,铺了一句反问“还有夸你们的”。观众笑的原因是逗哏的出尔反尔和欲盖弥彰,而不是自己的心理落差。真实意图“果然是流氓”与趋势不一致并不出乎观众的意料。反常趋势型的意图比趋势更合理,更容易让观众接受。再举一个例子选自2008年校园相声剧《从前有座山》的第二段《谈恋爱》,捧哏推荐逗哏去“找女生搭讪”。

B:你找女生搭讪啊

A:诶,这主意好(见图14-3)

B:对吧,说上两句话,一来二去不就认识了吗

A:好!这个搭讪呢,咱就得去一个女生多的地方。对不对

B:那是啊

A:去女生宿舍吧

B:啊?

A:在那儿待了一下午啊

B:这么长时间

A:阿姨也没让我进啊

B:废话~

img149

图14-3 陈嘉元、刘春阳《从前有座山·谈恋爱》

画线包袱的搞笑机理就是反常趋势型欲擒故纵,趋势是逗哏在“女生宿舍”里面“待了一下午”,别说观众不信,捧哏也不信,持怀疑态度地问“这么长时间”。待逗哏抖出包袱的底儿,才知道原来是在“女生宿舍”外站了“一下午”。这是观众意料之中的结果,包袱的意图明显比趋势更加合理。

纵观上面两例,整个欣赏过程中,观众一直处于冷静的旁观状态,并未一头热扎进演员的圈套。可见,反常趋势型是带有自娱自乐性质的欲擒故纵,和强词夺理有些类似。在表达式上,两种搞笑机理也非常接近,只是最后的意图上,反常趋势型欲擒故纵要更进一步,从B到C。所以,其搞笑能力比强词夺理更为出色,标准笑果量为中性机理中最高的1.4s。

反常意图型欲擒故纵又叫反常结论型,是指提出的趋势能够诱导观众,最终得出不合理的意图,观众自然无法预料,从而形成心理落差。下面的例子选自《我说的天空》,这段相声出自航空航天学院的迎新晚会,逗哏正在向捧哏演示她心中的飞机是什么样子。

img150

图14-4 戴礼雯、郑钰《我说的天空》

A:“嘟嘟嘟嘟……”

B:您这更不像话了

A:怎么了

B:你这是飞机还是拖拉机啊?

A:飞机不是会飞的拖拉机啊?(见图14-4)

B:废话!飞机是会飞的洗衣机

A:啊?

B:……呃,我是说声响差不多

一般情况下,欲擒故纵多以一段话包袱形式出现。画线的包袱有些特殊,是个一句话包袱。虽然只有一句话,趋势和意图的反差还是显而易见的。捧哏的一句“废话!”让观众以为她下面要理性地纠正逗哏“飞机是拖拉机”的荒谬观点,没想到捧哏说了句更不着调的“飞机是会飞的洗衣机”,以反差来搞笑观众。由于趋势是顺理成章的,观众被诱导理所应当,意图却出乎意料,究其原因是意图本身的反常。

虽然靠着反常的意图已经能够获得笑果,但观众笑后仍然想要讨个说法,也就是为什么要提出反常结论。于是,反常意图型欲擒故纵的包袱后一般要给出进一步解释,改善反常意图的合理性。像此例中的,捧哏所说的“声响差不多”就是解释。反常意图型的这个特点有利有弊,一方面限制了包袱的自由度,一方面给密集式包袱组的创作提供了机遇。“声响差不多”的好笑程度不够高,否则就是一个强词夺理的包袱。反常意图型欲擒故纵的解释部分至少可以写一个耍贫嘴的包袱,这是下策;强词夺理算中策;如果能找到隐藏的逻辑关系,或者和前面的内容进行巧妙的联系,再或者用反常的结论去映射扭曲的社会现实,就能写出逻辑错误、意刨或强讽刺的包袱,这样就算上策,也才用足了反常意图型欲擒故纵包袱的余热。下面的例子选自2008年校园相声剧《从前有座山》的第五段《执著》,逗哏正在讲述小只被小玲拒绝之后的故事。

A:那天被小玲拒绝以后,小只在寝室楼下仰望了整整一晚

B:你怎么知道的

A:我半夜往楼下泼凉水的时候听到惨叫了

B:~你大半夜的泼什么凉水啊

A:哼(见图14-5),早知道就泼开水

B:~那得毁容了

A:哪儿,说不定还变帅了呢

B:~还真没准

img151

图14-5 史诗、郑钰《从前有座山·执著》

画线包袱的搞笑机理是反常意图型欲擒故纵,趋势是平稳地解释为什么知道小只“在寝室楼下仰望了整整一晚”,意图是说了自己的一件糗事,就是“泼凉水”。意图是反常的,观众不可能预知,自然会有心理落差。不过,之后逗哏并没有通过正面解释来增强合理性,反而利用“泼什么凉水”的语气双关越说越欢,把相声的内容转移到小只的容貌上,从“早知道就泼开水了”的逻辑错误开始一连几个包袱,将反常意图型欲擒故纵的余热用足的同时,也避免观众深究“泼凉水”的缘由。这个例子说明,如果通过巧妙设计把解释绕过去,那么笑果上优于用强词夺理去解释。

与反常趋势型欲擒故纵相比,反常意图型将反常的内容从趋势移到了意图。这一点小小的变化让观众参与到包袱的逻辑过程中,其搞笑能力强于反常趋势型。不过相比其他优势机理,反常意图型的合理性最低,观众会因为深究其合理性而影响笑果的延续,所以其搞笑能力为优势机理中的最低值,其标准笑果量为1.5s。

img152

图14-6 崔岩、张天翔《新生轶事》

两面合理型欲擒故纵是指提出的趋势能够诱导观众,最终得出观众出乎意料的合理意图,观众虽然有心理落差但仍能接受。也就是说,趋势和意图虽然具有反差,但都是合理的,趋势是显性合理、意图是隐性合理。俗话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说的就是两面合理型欲擒故纵。下面的例子选自《新生轶事》,逗哏扮演新生,在讲他需要采购的东西。

A:我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东西没买呢(见图14-6)

B:什么呀

A:笔记本

B:诶,也对。上这么多课啊,是得记记笔记什么的

A:~捣乱是怎么着?买个笔记本电脑

B:哦?你这么早买电脑干什么呀

A:我有用啊!你不知道,我是学计算机的

B:噢,编程序

A:哎!除了编程序什么都干

B:咳!

按照之前的介绍,您可以轻易判定出画线包袱的搞笑机理是欲擒故纵。关键在于属于哪一类欲擒故纵,内容是“买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可以用来干什么呢?趋势是捧哏所说的“编程序”,合理吗?当然!买电脑用来编程序嘛,合情合理。意图是逗哏所说的“除了编程序什么都干”,合理吗?当然!新生买电脑肯定先用来上网和玩电脑游戏,这连观众都知道。所以,趋势和意图都是合理的,画线包袱的搞笑机理应该是两面合理型欲擒故纵。观众先是被趋势诱导,以为逗哏真的用来“编程序”,后来知道意图原来是“除了编程序什么都干”,在恍然大悟的同时也欣然接受了这个结论。两个合理性的区别在于:趋势显性合理,“编程序”是顺理成章的趋势;意图隐性合理,只有等到说出来观众才会恍然大悟。

由于显性隐性都合理,两面合理型是最完美的欲擒故纵。观众心服口服,笑果自然比存在反常项的欲擒故纵更为出色。一般情况下,意图的合理性要略高于趋势。如果意图的合理性不如趋势,虽然也合理,但观众还是会深究为什么不照趋势去说。这样在逻辑上,两面合理型就下降为反常意图型了。为了让观众欣然接受,意图需要比趋势更合理。这就有了问题,如何将较为合理的选项隐藏起来,让观众在听到包袱底儿之前预料不到呢?这就是两面合理型欲擒故纵的创作难点,也正是精髓所在。下面的例子选自《今天我们毕业》,逗哏在讲解“好学生”室友“小胖”的离奇经历。

A:先说我们寝室有个叫小胖的吧

B:噢

A:人家从小就是一个标准的好学生啊

B:诶,有多好啊

A:人家(www.zuozong.com)

B:啊

A:四岁的时候,把一个大梨让给小朋友吃;五岁的时候,发明用船来称大象的重量;八岁的时候把家里的水缸砸破救了一个小朋友;十二岁的时候不小心砍倒一棵樱桃树,不但没有逃跑反而主动向爸爸认错;最后,大一那年,妈妈为了激励他奋发向上,在他背后刺了四个大字

B:精忠报国?

A:饮水思源

B:咳!~校训啊

img153

图14-7 史炎、李宏烨《今天我们毕业》

画线包袱套用了贯口和肩膀元素,内容是“刺了四个大字”,趋势是“精忠报国”,意图是“饮水思源”。搞笑机理属于欲擒故纵,关键是属于哪一类。“刺了四个大字”很容易联想到“精忠报国”,趋势是合理的。同时,小胖是交大学生,“刺了四个大字”是交大校训“饮水思源”也是合理的。因此,划线包袱的搞笑机理是两面合理型欲擒故纵。相比而言,意图“饮水思源”比趋势“精忠报国”更合理,可是由于之前逗哏说了很多历史名人的故事,把更合理的意图成功隐藏了起来,让观众只能先想到显性合理的趋势。现场演出中,“饮水思源”的笑果达8.2s之多。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意图隐藏越好,两面合理型欲擒故纵的搞笑能力越强。在估算两面合理型笑果量时,隐藏方法的好坏可以用语言加分来表出,单纯靠不给观众反应时间来隐藏的,语言加分低;通过语言巧妙掩盖的,语言加分高。即使没有语言加分,两面合理型欲擒故纵的搞笑能力也是很强的,其标准笑果量高于另两类欲擒故纵,为1.6s。

表14-2 欲擒故纵的分类

img154

说完欲擒故纵来说说虚张声势。如果包袱是靠演员无端夸大趋势,将无聊的意图渲染成很有来头,用空期待的心理落差来搞笑观众,其搞笑机理就包含虚张声势。说白了,虚张声势就是激动半天尽说废话。下面的例子选自2010年校园相声剧《骑遇》的第四段《谈面子》,逗哏正在向捧哏吹捧自己在埃大(埃塞俄比亚大学)读书的事情,见图14-8。

img155

图14-8 王琪、陆达《骑遇·谈面子》

A:当初啊,我作为咱们全交大唯一一名公费派去“挨打(埃大)”的学生啊

B:~这是得公费

A:~我努力学习,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学成了全埃大中国话说得最好的人(见图14-8)

B:~公费算是白给了

别看上面这段例子简短,逗哏和捧哏才各说了两句整话,但每句都是包袱,现场演出中观众一共笑了4次呢!画线包袱的搞笑机理就是虚张声势。逗哏的意图是说在“埃大”他的“中国话最好”。早知道是这种意图,什么“努力学习”啊,“千难万险”啊,“终于学成”啊,“全埃大”啊,都是一堆废话。逗哏渲染了半天说了一堆废话,这就叫虚张声势。看看虚张声势的表达式:A-B-B-A,这是除了本身好笑以外唯一一种意图和内容一致的搞笑机理。本身好笑是直来直去,而虚张声势则是兜圈子,用趋势B把观众的猜测诱导到B,然后意图又回归A。虽然也属于2级逻辑,虚张声势在逻辑上比欲擒故纵更加高明,一个是A-B-B-A,另一个是A-B-B-C。

例如前面举例的“饮水思源”,如果改为“四个大字”,那么意图就和内容一致了,在趋势和猜测不变的情况下,搞笑机理就由两面合理型欲擒故纵变为虚张声势。显然意图回归A比发展一个新的C方法上更加巧妙,所以虚张声势的搞笑能力总体上高于欲擒故纵。不过在可发展变化、获得语言加分的能力上,虚张声势要远逊于欲擒故纵。

在现代相声中,虚张声势出现的频率非常低,平均每段相声才有不到一个虚张声势的包袱。虽说如此,虚张声势在现代相声中往往是亮点,是最让观众回味无穷的搞笑机理之一。根据表达意图A的方式,可以将虚张声势分为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两种,分别用A型和B型来表示。

直接表达型虚张声势又叫肯定型虚张声势,就是用肯定的口吻直接表达出无聊的意图。前面的“终于学成了”就属于肯定型虚张声势,再举一个例子,选自《我是富二代》(见图14-9)。逗哏扮演一个富二代,他跟捧哏说自己大冬天就穿一件衣服……

B:你不嫌冷啊?

A:嘿!我的衣服材料不一般啊

B:什么材料啊

A:学化学的同学可能都听说过

B:啊

A:这种材料呢,叫做“布”

B:噢……~这“布”谁没听过啊

A:我这布可是透风的

B:噢,还透风的(见图14-9)

img156

图14-9 王汉雄、张昊忞《我是富二代》

画线的两句话都存在虚张声势的情节,具体搞笑机理是否属于肯定型虚张声势,主要看意图是否是废话,即意图是回归A还是发展到C。“叫做‘布’”是一句废话,所以属于肯定型虚张声势;“透风的”出乎观众的意料,不是废话,所以属于反常意图型欲擒故纵。如果改为“我这布可是纺出来的呢”,就成了一句废话,搞笑机理变为虚张声势。

在“雕笑果”时,“叫做‘布’”这个包袱经过了几次修改。初稿中写的是“叫做‘棉花’”,我觉得“棉花”不是明显的废话,又没有完全出乎观众的意料,达不到虚张声势,所以改为了更清晰的废话“布”。同时,还增加了一句“学化学的同学”以增加虚张声势的程度。对于“透风的”这个包袱,则是利用了“叫做‘布’”,运用执迷不悟法创作出的密集式包袱组。

下面的例子选自2010年校园相声剧《骑遇》的第一段《缘分论》,逗哏正在用望远镜看着远方一个微笑的女生……

A:我也对那女生甜甜地微笑

B:这就要非礼

A:诶?你说她看得见吗

B:咳!人家又没带望远镜

A:言之有理,干脆我把望远镜倒过来

B:~(见图14-10)

A:这样不就行了吗

B:这倒过来是干吗呀

A:我从这头一看啊

B:嗯

A:看不见了

B:~这不废话吗

img157

图14-10 余成、张昊忞《骑遇·缘分论》

逗哏说“我从这头一看啊”,趋势是看见什么了,意图却是无聊的“看不见了”。后面捧哏还搭了“废话”,看上去搞笑机理是肯定型虚张声势。这样判定就错了,实际的搞笑机理应该是反常趋势型欲擒故纵。因为本来就看不着,你说“从这头一看”就引起了反常的趋势,“看不见了”又回到合理,所以是演员自娱自乐性质的欲擒故纵,属于中性机理。怎么说才是肯定型虚张声势呢?下面的例子选自《学郭敏上自习》,逗哏提及他遇到一个师兄,那人把线性代数内容抄在考试的桌子上……

A:我一看,嚯!真厉害。线性代数各种公式定理写得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B:这都写了什么呀

A:他啊,用颜色最浅的铅笔,再用最轻柔的力道在桌子上唰唰唰唰,如蜻蜓点水一般,密密麻麻铺开一个版面。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B:什么特点呐

A:看不清楚

B:咳!~费那劲干吗呀,看得见吗?

img158

图14-11 王勖、屈直《学郭敏上自习》

上例中的“看不清楚”就属于肯定型虚张声势。仔细观察两例的区别,不难发现,“看不见了”说的是“我从这头一看”,表达的是看见什么东西了,与“看不见了”意思是相反的;而“看不清楚”说的是“最大的特点”,完全涵盖了“看不清楚”这层意思,只是不明确。前一次趋势的重点在“看”上,与意图“看不见”是相反的,而后一次趋势的重点在夸大气势上,与意图“看不清楚”不矛盾。就是这细微的差别使2个包袱的搞笑机理完全不同。肯定型虚张声势是优势机理,搞笑能力好于反常趋势型欲擒故纵,其标准笑果量为1.6s。

间接表达型虚张声势又叫疑问型虚张声势,是指用疑问的口吻间接表达出无聊的意图。听上去不太好理解,其实这类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我高中的时候,有个同学是足球迷,但是家里不让他看比赛。有一天,他急于想知道前一天英超联赛的结果,就向其他同学询问:“昨天曼联队的比赛几比几啊?”,有人回答“1比1”,他立刻又问“谁1,谁1?”这一问,短暂的寂静后就是全班同学的一通嘲笑。我这位同学的发问就属于间接表达无聊意图,完全是一句没有必要的发问。如果结果是“2比1”你问“谁2谁1”是合情合理的,但结果是平局,两个球队的比分都是1,再问“谁1谁1”就太无聊了。能引起全班同学的大笑,疑问型虚张声势的搞笑能力可见一斑。像骑自行车的时候问“我怎么一只脚往下蹬、一只脚往上抬”,或者对着女生寝室楼问“怎么楼里全都是女生”也都是没有必要的发问,这些都已经被成功地创作成包袱,应用到校园相声中去了。下面的例子选自《我要上奥运》,逗哏一直苦练“女蛙泳”项目,想要参加奥运会

img159

图14-12 陈嘉元、王庭晖《我要上奥运》

A:我这样成绩提高得很快。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教练他就死活不让我参加比赛

B:诶?这为什么呀

A:他说我是男的(见图14-12),这不是性别歧视吗

B:您这怎么就性别歧视了

A:后来我才想明白啊

B:啊

A:敢情这个女蛙泳是女子项目

B:噢,您还真去参加女蛙泳啊

A:唉哟,把我气的呀!啊,你说这么多天不是白练了吗?

B:不是,您这不白练,您还可以参加这男蛙泳

A:我?我有资格参加吗

B:~废话!你不是男的吗

A:早说呀

B:~合着你不知道啊

画线包袱的搞笑机理就是疑问型虚张声势。逗哏明明是男生,参加不了女蛙泳气得够呛,却问自己“有资格参加”男蛙泳吗,实属吃饱了撑的。看了这个例子您是否觉得有点自欺欺人的意味?的确如此,后面“早说呀”的搞笑机理正是自欺欺人,它和画线包袱配合很好,因为逗哏在表演心态上是一致的。

回头看看前面例子中“飞机不是会飞的拖拉机啊”,本身也是一个单包袱,搞笑机理属于疑问型虚张声势,从中也能明显看出自欺欺人的意味。事实上,疑问型和肯定型的区别就在于疑问型是自欺欺人性质的虚张声势,而肯定型是胡搅蛮缠性质的虚张声势。在强词夺理的分类中,自欺欺人的搞笑能力强于胡搅蛮缠,虚张声势也是如此。间接表达无聊意图比直接表达更为自然,设计更佳巧妙,观众也更好接受。因此,疑问型虚张声势的搞笑能力强于肯定型,其标准笑果量为1.7s。

表14-3 虚张声势的分类

img160

以上介绍的就是现代相声中出现频率最高和最低的两种优势搞笑机理。欲擒故纵横跨中性机理,一般还是归于优势机理。如果您看过《校园相声学》一书,不知您对我的老话新说是否满意。如果您没看过,又觉得我的阐述不易理解,就请您去看一下书里那些较为古老的经典案例。

欲擒故纵和虚张声势的搞笑能力有目共睹,应当主动尝试去创作。不过,逻辑级数只有2级,并不是逻辑思维搞笑机理的顶峰。那么什么搞笑机理才是逻辑搞笑的顶峰呢?观众最喜爱的、最流连忘返的又是什么搞笑机理呢?下一讲是全书的第一个高潮,我将用整讲来向大家介绍最经典的搞笑机理——逻辑错误。千万不要错过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