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政府主导的农民收益增长措施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政府主导的农民收益增长措施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标价格补贴也被称为“差价补贴”,即政府预先确立可以使农民获得合理收益的目标价格,该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部分,由政府对农民予以补贴。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执行主体是政府部门,即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政府对农业生产者发放“差价补贴”。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政府主导的农民收益增长措施

2014年开始,我国对新疆棉花和内蒙古、东北大豆实行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所谓目标价格,就是根据某种农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平均利润、实际产量、销售进度、市场价格等市场形成影响因素,制订该种农产品的政策性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政府补贴低收入消费者。目标价格政策充分权衡生产者和消费者,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农产品价格形成和运行中的主导作用,是主要发达国家采用的重要价格政策。目标价格政策的具体实施有两种方式: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和目标价格保险政策。

(1)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目标价格补贴也被称为“差价补贴”,即政府预先确立可以使农民获得合理收益的目标价格,该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部分,由政府对农民予以补贴。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执行主体是政府部门,即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政府对农业生产者发放“差价补贴”。综合考虑棉花市场供求、生产成本收益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6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为18600元/吨,2016年8月新疆棉花市场价格约14000元/吨,则棉花生产者可望得到约4.6元/千克的差价补贴。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试点三年来,切实保护了农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但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目标价格的制订尚缺乏严格的科学依据和大数据支撑,主要采用专家组调研和会商、研判等方式确定,大范围推广尚有困难;二是大大增加了政府部门的工作量,大量的差价补贴要发放到庞大的生产者群体,要分片区测算平均产量和补贴标准,个案问题很复杂,工作量很大。(www.zuozong.com)

(2)目标价格保险政策。目标价格保险政策也是先测算当年目标价格,由保险公司来具体执行,政府以政策性保险来支持目标价格保险政策。具体做法:政府确定目标价格保险的农产品种类和目标价格,农产品生产者将该项目投保(生产者和政府按比率分担保险费),以保险条款约定的目标价格作为起赔标准,当保险期间内参保蔬菜平均生产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对跌幅部分进行相应赔付,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生赔付。目前我国各地积极探索目标价格保险政策,在蔬菜、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政策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目标价格保险政策的最大优点是将目标价格补贴由政府直接支付改为由保险公司支付,减轻了政府工作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