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风和家规、家训等的区别

家风和家规、家训等的区别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训又被称为家范、庭训,是在大家长制的情况下,长辈对晚辈的训诫,通过训诫规范家人的行为,保持良好的言行。家规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在局部范围内有了“法”的特点,家规是针对一个家而言,族规是针对一个族群而言。但是相比于国法而言,家规的惩罚措施相对温和,一般不会有致人伤残的情况出现。而且家规也更有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更契合家族情况,并且还有一定的地域和时代特色。总而言之,家训和家规是家风的表现形式。

家风和家规、家训等的区别

家训又被称为家范、庭训,是在大家长制的情况下,长辈对晚辈的训诫,通过训诫规范家人的行为,保持良好的言行。最有名气的就是“叨陪鲤对”的故事,这也是家训为什么又被称为“庭训”。

孔子独自一个人站在那,他儿子孔鲤(起这个怪名,是因为鲁哀公在听说孔子有儿子后,送了一条大鲤鱼,孔子指着鱼说我儿子就叫孔鲤了)怕他老爹,于是从庭院中小跑着出去玩,孔子站在屋檐下,问:“学《诗》了吗?”孔鲤低着头:“没有。”孔子说:“不学《诗》,说话就没有根据。”于是孔鲤退下后就学《诗》。过了几天,孔鲤又碰见老爹,孔子问:“学《周礼》了吗?”孔鲤摇摇头,孔子说:“不学《周礼》,立身就没有准则。”孔鲤又退下去学《周礼》。

因为孔子比较有名气,加上弟子多,所以这个小故事被收录进《论语》,得以流传了下来,但是大部分家训都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承。中国第一部家训是历仕四朝的颜之推写的《颜氏家训》,内容丰富、体系庞大、风格朴实,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此后诸如李世民的《帝犯》、陆游的《放翁笔录》等皆受其影响,家训层出不穷。

家训的劝诫意味更多一些,还有另外一种带有强制力的家族治理形式,那就是家规。家规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在局部范围内有了“法”的特点,家规是针对一个家而言,族规是针对一个族群而言。俗语讲:“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是相比于国法而言,家规的惩罚措施相对温和,一般不会有致人伤残的情况出现。而且家规也更有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更契合家族情况,并且还有一定的地域和时代特色。(www.zuozong.com)

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做的《弟子规》,又名《训蒙文》,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对孩子进行全面的启蒙教育。

总而言之,家训和家规是家风的表现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