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有利于壮大国有经济

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有利于壮大国有经济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有的观点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应该主要由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控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首先要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发挥主导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增强而不是削弱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竞争力,是完善而不是动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有利于壮大国有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形式通过相互融合实现协同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应当允许和鼓励各种经济形式积极利用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发展。当前,有的观点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应该主要由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控股。这是对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方向的曲解,实质是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经济控制、支配、利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种手段,从而消解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必须看到,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应当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来不断巩固和壮大国有经济。

巩固和壮大国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显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对于增进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而言,国有经济不是要不要存在的问题,而是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壮大的问题。

在当代中国,国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强大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它决定了我国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这一点已经在宪法中得到明确的宣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为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障和法律依据。任何削弱甚至消解国有经济的企图或行为都是对《宪法》尊严的挑战,都会对维系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构成严重危害,都会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造成严重破坏。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将处于国民经济命脉行业的国有企业私有化,结果导致国有经济瓦解、国家竞争力衰竭,经济和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和扭曲,教训十分深刻。(www.zuozong.com)

国有经济对于推进国家现代化,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发挥了强大的支撑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动摇。国有经济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及经济协调稳定和快速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为全社会提供了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如国防、义务教育和公共福利事业等;国有企业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了稳定的能源、原材料和基础服务的供应——国有企业提供了全社会所需煤炭的70%、所需石油的92%、所需电力的91%,提供了铁路航空海洋运输等基础性服务;国有企业承担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的建设,如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工程、三峡水电站等重大工程,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全体中国人福祉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有人片面理解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只讲私有经济如何在国有经济中持股、控股,不讲壮大国有经济,甚至认为国有企业根本搞不好,应该消灭。这是完全错误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首先要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发挥主导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增强而不是削弱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竞争力,是完善而不是动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