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一汽集团的创新探索之路

关于一汽集团的创新探索之路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重点关注一汽集团中高端轿车产品技术创新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一汽集团在这一阶段并未掌握相关的集成创新技术,整车与发动机匹配性能不好的问题迟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小结一汽集团自主创新发展之路与其他品牌一样,注定会面临很多挑战。一汽自主研发体系包括集团技术中心及其他多个部门、多个子公司,如何有效协同,建立清晰的流程,将开发技术、产品技术以及制造体系有效整合需要进一步探索。

关于一汽集团的创新探索之路

1953年7月15日,中国一汽的前身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六十多年来,一汽的成长和发展受到国家几代领导人和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红旗”品牌更是成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汽车情结。一汽自主研发体系主要包括以一汽技术中心为主的乘用车、商用车研发体系和以一汽轿车公司、天津一汽为辅的乘用车研发体系。本节重点关注一汽集团中高端轿车产品技术创新的探索和发展过程。

一汽集团的轿车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这就是红旗品牌的创立,当时红旗主要靠手工生产。由于高油耗、高成本等原因,红旗轿车于1984年停产。1987年8月,由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主持在北戴河召开关于中国发展轿车的专题会议(汽车业称之为“北戴河会议”),会议做出同意一汽、上汽、东风发展轿车的决策。自此,一汽开始走上规模化生产轿车的道路。二十多年来,一汽自主轿车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引进消化吸收(1987—2001年)

这一时期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轿车工业基础从几乎空白,到逐步形成以中外合资企业为主体的轿车生产体系;二是需求结构从公务车为主体,到轿车开始进入部分富裕家庭。

1988年,一汽花费两亿元引进了“奥迪100”的技术,规划目标3万辆,以实现“小红旗”轿车90%以上国产化为标志。该项目由一汽技术中心负责技术的消化吸收,一汽轿车公司负责生产。一汽技术中心分解了两辆样车,根据大众提供的资料对每个零部件的原理、结构、工艺、材质和性能进行分析,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国产化[1]

一汽还聘请了西门子、保时捷的技术专家帮忙完成整车和发动机的调试,努力提高发动机和整车匹配效果[1]。此后,红旗轿车又尝试了日产的发动机,引进奥迪200车身平台。经过从奥迪100、200的技术引进、消化到生产小红旗这一过程,一汽自主轿车发展已见雏形。

除了在2002年产量超过3万辆以外,“小红旗”及后来的几款衍生车型销售并不理想。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引进的车型技术相对落后,大众公司优先把新车型及其技术授权一汽-大众。一汽集团在这一阶段并未掌握相关的集成创新技术,整车与发动机匹配性能不好的问题迟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第二阶段:引进消化吸收与联合开发(2002—2006年)

2002年后,中国迎来了轿车进入家庭爆发式增长期,自主品牌轿车相继投放市场。一汽曾试图从两个合资伙伴——大众、丰田引进先进的技术用于自主品牌平台,但均被拒绝。马自达为了尽快进入中国市场,表示愿意与一汽合作,为一汽轿车自主平台提供最新技术。

一汽开始启动奔腾B70项目(图6-1),邀请乔治·亚罗所在的ItalDesign设计公司合作开发新的车身造型。奔腾B70是日本中国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一汽轿车、马自达和ItalDesign共同合作的产物。在奔腾B70开发中,一汽的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了从概念设计、产品策划、产品工程到试制实验等过程,通过技术引进和联合开发,一汽建立了中级轿车发展平台。2006年8月,一汽投资10亿元,与马自达6同线生产的奔腾B70成功上市。(www.zuozong.com)

978-7-111-51795-5-Chapter06-1.jpg

图6-1 奔腾B70开发体系[2]

在此期间,一汽与天汽集团重组(天一重组),利用原有资源和一汽小排量发动机、新车型产品导入,建立了入门级轿车的发展平台。至此,一汽初步形成了B级轿车以下的产品基础、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2]

(3)第三阶段: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2007年至今)

奔腾B70开发完成后,一汽基本掌握了中级轿车的开发流程,积累了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继奔腾B70之后相继开发了奔腾B50、红旗品牌高端车和欧朗低端车。在奔腾B50开发过程中,一汽继续与马自达和ItalDesign合作,但一汽开始探讨集成创新,相对B70,一汽更多地承担了B50外观设计工作,ItalDesign主要负责设计的“审查”工作。

2007年到2008年,一汽先后启动红旗L平台、H平台产品开发。L平台定位于国家领导人和外宾用车,H平台定位于政府公务用车和商务用车,主要对标奔驰、奥迪。借助红旗H、L平台一汽开始追求正向开发[3],由一汽主导整车及控制、底盘平台、增压发动机及控制系统、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驱动车桥、车身设计及工程、电子电气等开发工作,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技术资源和供应商资源等。伴随着2013年红旗H7的上市,一汽初步建立了高级轿车整车和平台的开发体系、产品标准体系、生产体系、质量保证体系、零部件供应体系和人才队伍。

(4)小结

一汽集团自主创新发展之路与其他品牌一样,注定会面临很多挑战。首先是一汽的研发知识积累不够,在销奔腾轿车主要是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在CAD/CAE、试制验证等工程开发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对标评价数据支撑,一些核心技术尚未掌握。其次是零部件、整车同步开发或先行开发能力不足,包括材料、关键零部件、毛坯、模具制造等技术开发和供应保障能力欠缺,这是由积累和投入不足双重因素导致的。三是一汽自主研发体系内部合作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一汽自主研发体系包括集团技术中心及其他多个部门、多个子公司,如何有效协同,建立清晰的流程,将开发技术、产品技术以及制造体系有效整合需要进一步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