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保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德风险问题在保险市场中普遍存在。医疗保险公司根据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的实际就医情况经常调整医疗保险费用,以便消除投保人的道德风险行为。

保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四、道德风险

所谓道德风险是事后的隐蔽行为,即交易双方签约以后,由于一方的行为不能被另一方准确、及时的观察,从而该方的行为会发生改变以最大限度地增进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另一方的利益。

道德风险问题在保险市场中普遍存在。例如,在个人没有购买家庭财产保险的情况下,会采取多种防范措施以防止家庭财产失窃。比如会装上防盗门,尽量减少同时外出的机会,在远离家门的时候,委托亲戚、朋友或邻居照看家门等。因此,在没有购买家庭财产保险的时候,家庭财产失窃的概率较小。但一旦向保险公司购买了全额家庭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一旦遭受损失,保险公司将给予百分之百的赔偿)后,由于家庭财产失窃后由保险公司负责全额赔偿,个人有可能不再采取防范性措施,从而导致家庭财产损失的概率增大,使保险公司的利益遭受损害。(www.zuozong.com)

道德风险行为的后果不仅是导致保险公司遭受损失,也妨碍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假定医疗保险机构每年按照个人看病的概率向个人收取医疗保险费。个人在头一年看病次数多,医疗费用支出大,医疗保险机构就在下一年增加个人的医疗保险费。因此个人负担的医疗成本将随着他看病次数与医疗费用的增加而增加,个人不会无节制地增加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其需求是符合资源配置效率要求的。但如果个人的医疗保险费与个人的就医次数和实际医疗支出毫无关系,无论就医次数多少,花费的医疗费用高低,都向医疗保险机构支付相同的保险费,那么个人将无节制地增加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显然,这种无节制的医疗需求是不符合资源配置效率要求的。在我国传统的公费医疗制度下,政府充当了医疗保险公司的角色,对每一个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实行全额的医疗保险。享受公费医疗者的道德风险行为一方面造成医药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使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大大超过供给。

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行为是在承保人无法觉察或监督投保人行为的情况下发生的。解决的办法只能是通过某些制度设计使投保人自己约束自己的行动。例如,在家庭财产保险中,保险公司并不对投保人实行全额保险,而规定某些最低数量的免赔额。一旦投保人的财产发生损失,投保人自己也将负担一部分损失。医疗保险公司根据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的实际就医情况经常调整医疗保险费用,以便消除投保人的道德风险行为。即使由政府统筹解决个人的医疗保险问题,也要让个人承担相应的份额,否则个人的道德风险行为将会使任何形式的政府医疗保险方案难以维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