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吊顶工程验收注意事项详解

吊顶工程验收注意事项详解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组成吊顶工程由支承层和面层组成。吊顶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1)吊顶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2)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施工记录。

 吊顶工程验收注意事项详解

(一)组成

吊顶工程由支承层和面层组成。

(1)支承。支承由吊杆和主龙骨组成,其中主龙骨又包括木龙骨和金属龙骨。

2)金属龙骨:有U 形、T 形、C形、L形等,间距1~1.5m,通过吊杆将其与楼板连接。

(2)基层:用木材、型钢或其他轻金属材料制成的次龙骨组成。

(3)面层:木龙骨吊顶多用人造板面层或板条抹灰面层,金属龙骨吊顶多用装饰吸声板。

(二)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

(1)安装完顶棚内的各种管线及设备,确定好灯位、通风口及各种照明孔口的位置。

(2)顶棚罩面板安装前,应做完墙、地湿作业工程项目。

(3)搭好顶棚施工操作平台架子。

(4)轻钢骨架顶棚在大面积施工前,应做样板间,对顶棚的起拱度、灯槽、窗帘盒、通风口等处进行构造处理,经鉴定后再大面积施工。

2.材料准备

铝合金方板板材、龙骨、吊杆等。

3.施工机具

冲击钻、无齿锯、钢锯、射钉枪、刨子、螺钉旋具、线坠、角尺、锤子、水平尺、折线、墨斗等。

(三)工艺流程

基层弹线→安装吊杆→安装主龙骨→安装边龙骨→安装次龙骨→安装铝合金方板→饰面清理→分项、检验批验收。

(1)木质吊顶施工:

施工程序:弹线找平→检查、安装预埋件和连接件→安装吊杆和大龙骨→安装木顶撑→安装小龙骨→安装饰面板

(2)金属吊顶施工:

施工程序:弹线找平→检查、安装预埋件和连接件→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安装灯具→安装饰面板。

1)水平线:吊顶高度水平线。

2)吊杆的安装:有预埋件、射钉、膨胀螺栓固定(图9-24)。

图9-24 吊筋固定方法(www.zuozong.com)

(a)射钉固定;(b)预埋铁件固定;(c)预埋钢筋吊环;(d)金属膨胀螺栓固定;(e)射钉直接连接钢丝(或铁丝);(f)射钉角铁连接;(g)预埋8号镀锌钢丝
1—射钉;2—焊板;3—钢筋吊环;4—预埋钢板;5—钢筋;6—角钢;7—金属膨胀螺栓;8—铝合金丝;9—8号镀锌钢丝

(四)方式工艺

(1)弹线:根据楼层标高水平线,按照设计标高,沿墙四周互顶棚标高水平线,找出房间中心点,并沿顶棚的标高水平线,以房间中心点为中心在墙上画好龙骨分档位置线。

(2)安装主龙骨吊杆:在弹好顶棚标高水平线及龙骨位置线后,确定吊杆下端头的标高,安装预先加工好的吊杆,吊杆安装用直径8mm 膨胀螺栓固定在顶棚上。吊杆选用直径8mm 圆钢,吊筋间距控制在1200mm 范围内。

(3)安装主经骨:主龙骨一般选用C38mm 轻钢龙骨,间距控制在1200mm 范围内。安装时采用与主龙骨配套的吊件与吊杆连接。

(4)安装边龙骨:按吊顶净高要求在墙四周用水泥钉固定25mm×25mm 烤漆龙骨,水泥钉间距不大于300mm。

(5)安装次龙骨:根据铝扣板的规格尺寸,安装与板配套的次龙骨,次龙骨通过吊挂件吊挂在主龙骨上。当次龙骨长度需多根延续接长时,用次龙骨连接件,在吊挂次龙骨的同时,将相对端头相连接,并先调直后固定(图9-25)。

(6)安装金属板:铝扣板安装时在装配面积的中间位置垂直次龙骨方向拉一条基准线,对齐基准线向两边安装。安装时,轻拿轻放,必须顺着翻边部位顺序将方板两边轻压,卡进龙骨后再推紧紧。

图9-25 U 形龙骨吊顶示意图

(7)清理:铝扣板安装完后,需用布把板面全部擦拭干净,不得有污物及手印等。

(8)吊顶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吊顶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施工记录。

(五)成品保护

(1)轻钢骨架、罩面板及其他吊顶材料在入场存放、使用过程中应严格管理,保证不变形、不受潮、不生锈。

(2)装修吊顶用吊杆严禁挪做机电管道、线路吊挂用;机电管道、线路如与吊顶吊杆位置矛盾,须经过项目技术人员同意后更改,不得随意改变、挪动吊杆。

(3)吊顶龙骨上禁止铺设机电管道、线路。

(4)轻钢骨架及罩面板安装应注意保护顶棚内各种管线,轻钢骨架的吊杆、龙骨不准固定在通风管道及其他设备件上。

(5)为了保护成品,罩面板安装必须在棚内管道试水、保温等一切工序全部验收后进行。

(6)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发现有保护设施损坏的,要及时恢复。

(7)工序交接全部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签字认可。由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和成品保护负责人同时签字确认,并保存工序交接书面材料,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对防止成品的污染、损坏或丢失负直接责任,成品保护专人对成品保护负监督、检查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