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切口装饰手法在当代服装上的运用相当广泛,上至殿堂,下至市井,都可以看到它怪异的倩影。有趣的是,切口装饰手法还见证了高级定制和街头时装此起彼伏、各安其位的过程。它体现了服装流行的传播模式经由下传到上传模式、水平传播模式,最后形成综合传播模式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后现代切口装饰也经历了在高级女装、高级成衣和街头时装的不同演变,形成了各有趣味的风貌,并在不同的设计师手中形成了一些具有独特风格的样貌。设计师们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意念和造型风格,有些设计师的作品透而不乱、破得精致;有些设计师的作品则是破烂得几乎不能拎起来,或不知道应该从哪个洞把胳膊伸出。街头人群则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个人穿着需求选择和搭配出不同的切口装饰,或者更加欣悦,或者更加生活,也形成了不同的视觉特点,为设计师提供了新鲜而生动的设计素材【138】。
图9-13 Lisa Perry2014春夏纽约时装周切口装饰作品
(一)时装设计师对切口装饰手法的运用
1.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cons)——现代乞丐装的始祖
1981年川久保玲在巴黎推出首个时装展,发布了她的“乞丐装”,这可以说是现代时装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用“切口”剪裁体现“穷风流、饿快活”的丐帮样貌。从那以后,川久保玲塑造了以不对称而著称、以破旧褴褛为面貌的时装美学。它打破了女性一贯斯文得体的穿着,并引领了80年代初期崇尚宽松、刻意的立体化、破碎、不对称、不显露身材的服装设计潮流。川久保玲的切口运用了科技的手段来实现,表达了一种对西方舶来文化的反对和挑战。
川久保玲对切口装饰的使用,往往带有一种挑战和愤怒的力量,敢于反叛,敢于说不,有时表现出女性主义的某种特征,虽然她并不主张任何主义。她将自己的服装描述为:“女人不用为了取悦男人而装扮得性感,强调她们的身段,然后从男人的满意中确定自我的幸福,而是要用她们自己的思想去吸引他们。”出现在川久保玲服装中的切口装饰常常让人瞠目结舌,极具爆发力。这和她的自我意识有关,因为她认为:“当我的服装可以对观者产生强烈的冲击力时,我意识到服装可以干点什么的。”向规则挑战的川久保玲绝对是个不安分的人,她说:“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反叛。我愤怒,并且从愤怒中汲取力量。”表现在她对后现代切口装饰手法的使用上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没什么不可以。如图9-14为川久保玲2014年春夏男装秀,作品中不乏其风格性的切口装饰特点,大胆、不失潮流令其独树一帜。川久保玲本季男装延续秋季女装的切口装饰的新奇裁剪方式,并以黑色皮革材质与柔软面纱拼接,揉成管状的裤装呈现的褶皱效果,配合男模的吸血鬼眼妆,令整场惊艳诡异气息。
图9-14 川久保玲2014春夏男装秀
2.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朋克文化与时装
维维安·韦斯特伍德是英国时装设计师、时装界的“朋克之母”,出身于一个来自北英格兰的工人家庭。她曾是朋克运动的显赫人物,她的成就要归于她的第二任丈夫麦尔考姆·麦克拉文——英国著名摇滚乐队“性枪手”的组建者和经纪人的启发与指点。她使摇滚具有了典型的外表,撕口子或挖洞的T恤衫、拉链、色情口号、金属挂链等,一直影响至今。
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用切口装饰体现朋克文化,进行颠覆传统的实验。众所周知,维维安·韦斯特伍德是以朋克服装起家的,她自己也是朋克一员,所以她最初的服装设计不可避免地带有朋克极端叛逆的烙印。1970年,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和麦克拉伦在伦敦开设商店,一段时间后他们开始出售有许多链子和拉链的皮衣,印有淫秽图案的T恤衫,并在一些黑色的或者是条纹的T恤衫上面挖洞、撕扯、打结、翻卷,加上铁链、毛发、拉锁、橡皮乳头、大头钉、鸡骨头、印刷图形等元素,构成特立独行的“朋克时装”,这在当时都是难以被主流社会接受的。此时的切口装饰和其他元素一起,在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的手中大放异彩,使得时装、性和政治相互碰撞,成为当时英国社会中反叛一族最恰当的表述符号。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她不断从传统里汲取营养,探寻新的风格和表达,设计手法柔和了很多,开始脱离强烈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批判。现在的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的设计积极宣传反消费主义和绿色环保理念,设计经常涉及当今与未来时尚工业的发展这种严肃议题,也因此她的设计风格总是极端前卫怪异,有时难以亲近。图9-15为维维安·韦斯特伍德2010年春夏女装,朋克风依旧,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用缎带、羽毛、塔夫绸和蕾丝重现了法国“美丽年代”的无尽高贵。
图9-15 维维安·韦斯特伍德2010春夏女装时装秀
如图9-16所示为维维安·韦斯特伍德2012春夏时装秀。本场秀仍然是走她独树一帜的风格,怪诞而新奇,层出不穷的创意和出其不意的表现绝对会让保守派大呼Hold不住!她的织锦和挂毯一般的超大号紧身胸衣试图达到一种装甲的效果,而并不是像大多数人认为的没落王族的感觉。无论是精致如锦缎,金属薄膜丝,闪光饰片或蕾丝,还是普通如尼龙和网眼布,这些浪漫至极的设计款式看上去都像用边角料或织物切口碎片胡乱拼成的。在作品中,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引用了无数的参考形式,包括从黄金分割、紧身胸衣和臀垫在内的许多欧洲经典式样中汲取细节。她的魅力、她的睿智始终吸引着无数人去探究去追随。从她的服装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摇滚精神。在历史与未来的双重维度里,维维安·韦斯特伍德永不停歇地创造着时装史上的惊爆瞬间,至今她怪招频出,不循常规,兼具天真和冒险的双重品性,是个挖掘不尽的题材库。
图9-16 维维安·韦斯特伍德2012春夏时装秀场
3.侯赛因·卡拉扬(Hussein Chalayan)——解构主义与服装
侯赛因·卡拉扬是一个有着土耳其+塞浦路斯血统的时装设计师,拥有侯赛因·卡拉扬的同名品牌。被业界称为英国时装奇才、先锋艺术的接班人。TIME杂志时装编辑劳伦·戈尔茨坦(Lauren Goldstein)评价侯赛因·卡拉扬说:“他开拓别人所不涉及的领域,相对于时尚,他选择务实,相对于奢华,他选择设计。”这位大师不像前面提到的两位的风格,他的破,常常是针对于服装的结构,所以会形成一种独特的不完整。这种破不仅仅是一种切口装饰,还表现了对服装结构的深入理解和思考。通过打破服装的传统结构,创造出全新的艺术效果和心理体验。表面上看来,破得最规整;仔细揣摩,发现破得最彻底。在侯赛因·卡拉扬的设计中,则是一种冷静和超然:看起来是笔挺的、有品质的,甚至是有建筑感的,但是心理感觉却是缺失的。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在服装的结构上破旧立新,从更深的层面打造一种支离破碎。在侯赛因·卡拉扬的设计中(图9-17、图9-18),没有平庸的把戏,也没有卖弄的粗劣,一切都是富有创意的严谨艺术。侯赛因·卡拉扬的时装秀一向是全世界时尚人士期盼的精彩秀场,他超越、新奇的概念,总是赋予人们一种无穷创意的能量,带领我们眺望未来。侯赛因·卡拉扬的设计由于太过超前了,他所关注的又是几乎存在于想象中的未来世代,根本难以为现在的社会所理解。他是属于下个甚至下下个时代的设计师。他的设计并不植根于历史、街头或者神话传说中,而是体现一种未来意向和对未来的思索,他在用他的时装设计传达一种人类文明进化的可能性,是对人类双脚可以离开土地,自由地在宇宙穿行时代的畅想和诉说。这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时代,才是侯赛因·卡拉扬创意能够真正驰骋的舞台。
图9-17 侯赛因·卡拉扬的2012春夏时装秀(www.zuozong.com)
图9-18 侯赛因·卡拉扬的2012秋冬系列
4.香奈尔(Channel)——精致典雅与切口的共舞
香奈尔是业界传奇。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它代表了成熟的设计与成功的商业运作,对于贵妇名媛和商界人士来说,它代表了地位和品位。
在以高雅、简洁、精美而著称的香奈尔套装上看到切口装饰的影子,可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服装的精致当然是好的,但是过于精致却难免让人产生僵硬、拘束甚至老气的感觉。不必说被年轻化浪潮冲击的时尚界,即使在当年,香奈尔女士从军装中获得灵感而创造出清新干练的形象,在当时其本身就是前卫、年轻和活泼的。时至今日,她俨然已经成为了经典的代名词,可是香奈尔品牌的精神和形象一样,80多年来并无太大改变,那就是突破传统,抛弃束缚。况且时尚界从来就是求新求变,没有哪一个女人愿意接受保守老女人的形象,于是香奈尔服装上出现切口装饰的身影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毛边是切口装饰在香奈儿品牌中最常见的运用方式,精细的裁剪、高档的面料未免让人有压抑和拘谨的感觉,毛边恰到好处地消除了这种约束感,体现出一种内在的惬意和洒脱,成功降低了服装的年龄感。图9-19为香奈儿2013春夏成衣高级发布秀。其作品在基本轮型和主要设计元素都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对传承经典、延续品牌线路的要求又如此之高,创新设计谈何容易。然而香奈儿品牌从不缺乏惊喜,切口装饰如同神来之笔,既符合时代精神,又提升了品牌的设计感,这种对切口装饰的创造性使用实在是可圈可点。
(二)后现代切口装饰手法在街头时尚服装上的运用
街头服装泛指大众穿用的具有明显时尚性和群体性的服装。街头的后现代切口装饰手法通常有两个极端:更激进的或者更温和的。更激进的切口装饰带有对抗主流社会的意味,所谓对抗不同于嬉皮士的集会广场或群居乱性的直接形式,而是象征性的符号对抗,这种对抗甚至是无意识的。这一类型的切口装饰往往更后现代,更加抢眼和特殊,追求让观者心惊肉跳、过目难忘的效果。比如一些自虐的残破装饰,撕扯而异样的破裂,还会配上一些恐怖的图案和文字,这种自娱自乐的符号抗争和心理抗争,对于服装面貌却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更温和的切口装饰将野性内敛,比较实用,即使在日常生活中穿着也不会引起太多侧目,此时的切口更多的是一种装饰,而非一种宣言。在此类切口装饰中,常常切口代替撕裂,而且更加简洁,暴露部位不太挑战而且面积更小【139】。
街头的切口装饰娱乐和游戏的气质更加明显,并且融入了新的游戏规则和草根理念,传统的绝对精神与高贵、典雅等一系列审美标准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大众文化的集体狂欢。大胆、活泼的破烂面貌,制造出放肆、傲慢的感觉和一种新奇的快乐。漫不经心的态度和幽默与讽刺是设计师们和街头穿着者的惯用习惯。值得一提的是,切口装饰还留给穿着者想象力的发挥、进行二次创造的机会,这也是为何切口装饰能在大众人群中如此走俏的原因之一。将牛仔裤拉毛的自我改造只是小游戏而已,有一群养裤子的人,买来牛仔裤之后坚持不用任何方式洗涤,并且尽可能地穿着,使得牛仔裤由于穿着形成非常自然的磨白和适体的形态,这种做旧方式需要非常强大的耐力和忍受力,却因为它的恋物感和游戏感使得它的拥趸乐此不疲。另外,后现代切口装饰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共融性,它既可以和非常破碎的服装搭配,造成破破烂烂的形式:同时,也可以和严谨的服装搭配,创造一种碰撞和混搭的乐趣。不论选择何种搭配方式,穿着者都会在游戏的心情中体会到穿衣服概念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切口装饰服装带给人的快感已非仅仅是服装本身的好看与难看,而是让人们在探索和游戏中有新的发现。
图9-19 香奈尔2013春夏高级成衣发布秀(局部及服装)
街头切口装饰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年轻人在创造和使用上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年轻人的稚气真我正如切口装饰对原创本色的忠贞坚持,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冒险精神,也活脱脱地反映在切口装饰大胆、创新的设计理念上。对于后现代反权威特点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也是年轻的一代,他们将街头人群挑战自我、跨出轨道的心态彻底展露出来,借切口装饰闯入浪荡不羁、拒绝约束的人生道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年轻人都是街头服装甚至整个服装产业的主宰。他们不断用充沛的青春能量树立新的样式和新的流行,青年人在服装上的独断专行直接影响着设计师、媒体和潮流的走向。
街头灵感与高级时装的设计之间也有非常微妙的关系。19世纪50年代以前,普通民众的街头服装对与流行创造的影响力很小。但看看现在的T台,模特儿们大可以穿着奇怪轻松的服装,仿佛闲闲散散走在街头的天真但有点坏的女孩。街头,是服装设计师们鲜活而不竭的设计灵感来源,也是厂商检验自己所提供的服装有多受欢迎的最终环节。可以说,街头即是开始也是结束,对于切口装饰来说,更是这样。所以,研究切口装饰在街头大众人群中的应用和表现是很有意义的。
(三)时尚切口装饰手法设计要点归纳
综合后现代切口装饰的各种形式,可以看到:基于切口装饰相对服装主体的从属性,其自由度是有限的。切口装饰风格必须以服装的风格为主体、为基调,在保持对应关系的前提下,自由发挥,妥善协调服装款式、色彩、材质等元素,注意突出服装风格。
切口装饰与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的结合。“服装设计整体美感的产生与形成,其造型要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离不开具体的构成形式和美学原理。”比如说,破洞可以作为点的要素来使用,和传统的点的要素一样都能给人以系列感或者节奏感。再比方说,服装上的线是由外轮廓线、内结构线和各种装饰线相结合构成的,切口装饰中的卷边和毛边符合线的要素的应用法则,可以形成各种形状的装饰线,应用的部位有领口、袖口、下摆、搭门、口袋开线等。
切口装饰和面料之间也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面料本身的质感决定了切口装饰的面貌,反过来,切口装饰也改变了面貌的视觉效果。切口装饰中有一些具有特殊的肌理效果,能造成醒目的感觉。同时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组合,突出对比优势,使材质的对比成为视觉焦点,使切口装饰的这种肌理形态成为“上层建筑”。也可与结构设计相结合,将某一部分进行叠加或者挖空处理,形成一定体积感或者缺失感,与其他部分形成体与面的对比。
切口装饰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举个例子,绷在画框上的一张纸,怎样用最简单的办法使它呈现出空间感呢?答案是用刀把纸划破。这个裂口,使得一张平面的纸顿时有了前后远近,有了层次感和空间感。同理,在服装上使用切口装饰的时候,最典型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利用了空间的层叠关系及人们“近前远后”的心理。比如在服装的同一平面内,某一部分的完整形态与不完整形态在并置的状态下会产生前后距离感。完整形态靠前而突出,不完整形态则靠后,由此形成层次感。
最后要提到的是,适当的切口比全身的切口更有气质,也更加实用。破而不烂,透而不明是后现代切口装饰在当代服装运用中的典型特例。意犹未尽的不修边幅,没落贵族的慵懒气质,这些都是切口装饰传递给人们的心理形象。这也解释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看起来破的、旧的,但是仍让人感觉很好的服装一定是很贵的。
时尚的切口装饰形式是通过对事物本来面貌的撕裂和破坏,创造出新的东西,还可以再加入其他元素,如果也是经过分裂和破坏的,那么就更加值得玩味和欣赏。同时切口也能形成视觉中心和注意力中心,无论是对改变热烈欢迎的人士或是对瑕疵无法容忍的完美人士,都不可避免地会注意到切口装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