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诗歌与戏剧在《日本文学简史(日本文学史要说)》中的探讨

现代诗歌与戏剧在《日本文学简史(日本文学史要说)》中的探讨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户廉吉发布了《日本未来派运动第一回宣言》,同时发表了诗论《我的未来主义与实行》、《关于同一表现主义》等,提倡在艺术理念、表现形式等方面对诗歌进行革新。新感觉派的兴起,给新体诗成立以来现代诗理念和方法革命带来了好时机。他们对抗传统的韵文和破坏自由诗的形式,进行现代诗的形式革命。无产阶级派诗人中,中野重治和金子光晴可谓佼佼者,在现代诗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代诗歌与戏剧在《日本文学简史(日本文学史要说)》中的探讨

日本现代诗与整个日本现代文学一样,是在现代艺术派诗与无产阶级派诗的对立和并存中,从探索艺术的革命和革命的艺术两个不同方向揭开序幕的。1921年,以平户廉吉、高桥新吉、萩原朔太郎等批判和否定民众诗和象征诗,要求在诗的内容和形式上的革命开始,标志着近代与现代之交,现代诗已经胎动。这一年前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瑞士的达达主义德国表现主义、英国的意象主义、法国的超现实主义等欧洲的新兴前卫艺术开始传入日本,对于现代诗的问世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平户廉吉发布了《日本未来派运动第一回宣言》,同时发表了诗论《我的未来主义与实行》、《关于同一表现主义》等,提倡在艺术理念、表现形式等方面对诗歌进行革新。

继之,高桥新吉在辻润支持下移植了达达派诗,写了《达达诗三首》、《达达派新吉的诗》,试图将“近代苦恼”用象征化的达达主义诗表达出来,对当时诗的现代变革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期,萩原恭次郎、壶井繁治、小野十三郎、冈本润等创刊《赤与黑》,继承了达达精神,否定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既有的语言秩序,为破坏而破坏叫好,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抒情诗的精神和形式。他们在《赤与黑》创刊号上高声疾呼:“何谓诗?何谓诗人?我们放弃过去的一切概念,大胆地断言‘诗是炸弹!诗人是向牢狱坚固的墙和门投掷炸弹的黑色的犯人!’”这反映了这一诗派的性格特征:一方面他们进行诗的形式革命,变革诗的情绪和韵律,构建现代诗的新的主题;一方面又充满焦灼、虚无和绝望的感伤情调。

萩原恭次郎的《死刑宣告》、小野十三郎的《半开的窗》、冈本润的《从夜到早》等就以这样的新面目出现。比如,恭次郎的《死刑宣告》一诗就是在激烈的绝望与希望、猛烈的破坏与创造的交替中唱出:

蜂拥而来的人群!

● ● 到二楼去!

——罢工团的职工的手和旗帜

在道路上卷起了漩涡!

门扉的

/——手枪开始射击!

里面

嘭!

CCCCCCCCCC——群众呐喊了!

转向车拖着巨大的身躯向中央停车场奔去!

● 红

● 灯

不安的钢轨——\

——音响!

从这诗中,不难看出恭次郎的达达派诗,以一种超常的呐喊,体现了罢工工人对社会现实否定的意志和破坏的力量,流露出焦躁与不安的心情,传达了那个场面既激越又彷徨的氛围,就像“不安的钢轨”发出的“音响”。这首诗无论是在诗魂或诗形上都给现代诗带来了一次新的艺术革命。

新感觉派的兴起,给新体诗成立以来现代诗理念和方法革命带来了好时机。野川孟、野川隆创刊GEGJMGJGAM PRRR GJMGEM,开展超现实主义诗的创作;安西冬卫、北川冬彦等创刊《亚》,促进短诗向新散文诗发展,标志着现代艺术派诗的起点。从艺术的革命出发的,还有堀口大学的译诗集《月下的一群》,翻译和介绍法国最具代表性的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和前卫艺术派诗人阿波里耐、科克托等的诗作,推动了现代诗运动的开展,成为其后《诗与诗论》的现代派诗运动的先驱。他们对抗传统的韵文和破坏自由诗的形式,进行现代诗的形式革命。

《诗与诗论》主要成员有:北川冬彦、安西冬卫、三好达治、西胁顺三郎、北园克卫、神原泰、村野四郎等。他们以这个刊物作为阵地,以超现实主义作为主导,扩大了现代艺术派诗的范围,开展新散文诗的理论工作和介绍欧美的诗和诗论,同时不仅限于诗的领域,它还接受欧美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影响,积极介绍新文学的理论和实验性作品,拥有很大的影响力,成为现代新诗的母胎。

《诗与诗论》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是西胁顺三郎、三好达治,西胁顺三郎(1894—1982)在这一运动中创造了很大的业绩,他的散文诗《馥郁的火夫》这样唱出:(www.zuozong.com)

繁殖的神啊!在梦游患者面前筑起一道悬崖吧!奥列安达之花的火。在桃色的永恒中抽泣、垂钓。若本教卞波像女性般低语,凤尾船就滑行了。突然绽开的合欢花啊!我喝奥德科龙了。死,再见!

诗的最末一行,诗人呼出:“来吧,火啊。”火,是一种“破坏力乃至爆炸力”的代表,火夫就是诗人,以花的火、合欢花的馥郁、死,来“破坏现实诸关系”或“人生经验的世界”,这是诗人对诗的超现实主义的追求。

但是,这一派围绕诗与现实关系问题产生了意见分歧。冬彦与持相同意见的三好达治于1930年脱离《诗与诗论》,新创刊了《诗·现实》,提倡新现实主义,试图将前卫的方法活用到社会的现实中,整合艺术派诗与无产阶级派诗两者的关系。所以刊物也发表马克思主义文学论、艺术论和诗论。

在近代诗经历了儿玉花外的社会主义诗、石川啄木的社会主义革命诗和民众诗之后,积累了经验的一些抱着明确的历史使命感的诗人,呼唤诗应该面向劳动者,在诗的理论和方法上探求一条新路。1926年《驴马》问世,无产阶级派诗和诗论以中野重治为中心展开,开辟了具有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的诗歌道路。当时的无产阶级派诗人,有知识分子出身的,如中野重治、洼川鹤次郎,森山启等;有工农出身的,如松田解子、长谷川进等;还有从现代艺术派诗立场转向,参加了无产阶级派诗运动的,如壶井繁治、小野十三郎等。1930年《无产阶级诗》创刊,从此开始了以确立无产阶级派诗为目标的统一的诗运动。这前后,小熊秀雄作为无产阶级诗人崭露头角,发挥了他的天才。在诗论方面接受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小熊秀雄、大江满雄等于1934年创刊《诗精神》,在时局恶化和整个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受挫的情况下,改变过去的指导理念,在开发极具个性的诗法中继续传承无产阶级派的诗精神。小熊秀雄和壶井繁治、金子光晴写下了许多讽刺诗,对当时的社会及国粹主义进行了批判。

无产阶级派诗人中,中野重治和金子光晴可谓佼佼者,在现代诗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野重治(1902—1979)在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有关政治与艺术关系的长期论争中,坚持日本文学的美意识和感受性,一贯主张诗人必须在现实中,追求个人的主观和感受性,坚持个人的爱情和愤怒。因此,他的诗保持着一种浓郁的浪漫抒情性和强烈的现实性。明显的标志是《黎明前再见》、《歌》等诗作向浪漫、激越的抒情性的转变。他的名篇《雨中的品川车站》更是借助描写在雨中车站送友“出征”的场景,以国家的河川将要“冰封”,“出征者”叛逆的心也将要“结冻”,暗喻战争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并以大无畏的气概将讽刺和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驱逐“出征者”走上侵略战场的天皇,即战争的根源天皇制:

李君,再见
另一位李君,再见
你们将要返回你们父母的国家

你们国家的河川将在严冬里冰封
你们叛逆的心也将在别离的瞬间结冻

海在黄昏时分隆隆地咆鸣
鸽被雨水濡湿从车库顶上落了下来

你们被雨水濡湿,你们会想起驱逐你们的日本天皇
你们被雨水濡湿,会想起留小胡、戴眼镜、水蛇腰的他

金子光晴(1895—1975)的反战诗《鲨鱼》,以尖锐的讽刺和批判的诗风,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抨击。他还将自己创作的诗篇结集出版,取名为《鲨鱼》,此时来到日本的郁达夫为诗集封面题字。光晴的诗从批判现实主义的视角出发,以一种隐喻的象征手法,对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亚洲的掠夺、日本军队的残暴等进行揭露和批判,显示了诗人对抗军国主义坚定的态度。

这些诗作以新的思想和新的语言,呼喊出时代的声音,代表着正义与进步,给当时沉默的左翼诗坛带来了新鲜的空气。

在无产阶级派诗和现代艺术派诗开始退潮之际,一批诗人想在落潮的这两种艺术理想之间,重建日本的抒情诗,于是出现了现代抒情诗的潮流。其标志是堀辰雄、三好达治、丸山薰先后投入季刊《四季》的工作,形成最大的诗歌集团。同人有萩原朔太郎、芳贺檀、田中克已、中原中也、立原道造、室生犀星、伊藤静雄、田中冬二等。

这时期还有与《四季》的偏向西方抒情诗体不同的诗派,就是1935年创刊的《历程》派,创刊人有草野心平、逸见犹吉、高桥新吉、中原中也等,宫泽贤治、高村光次郎、金子光晴等也成为这一派的成员或支持者。他们致力于诗的现代性,无固定的主张,尊重诗人的个人立场。比如,草野心平同情弱小的生命;高桥新吉倾向无政府主义,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宫泽贤治将对诗的热情倾注在庶民的生活感情上;中原中也则追求没有含义的单纯的音的效果。

上述现代诗运动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初期的现代诗运动,是从艺术的革命和革命的艺术两个对立和并存之中展开,进行诗的内容与形式的革命,一方面坚持意识的持续,一方面追求刹那的感觉冲动,明显地具有自我分解的特征。(二)大多数诗人都参加某一集团,这与近代诗坛以诗人个人为中心的创作活动形成对照,形成了集团性。与此同时,集团的约束性又不大,对个人有适度的宽容,诗人可以在跨集团的刊物上发表诗作,甚至可以同时参加两个集团。这是现代日本诗坛的一个特有的现象。(三)进入现代以来,诗坛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相继发行有分量的诗刊,从现代主义派的《诗与诗论》起,经过新现实主义派的《诗·现实》、抒情诗派的《四季》,到无产阶级诗派的《无产阶级诗》等,都是引人注目的。

*   *   *

现代日本戏剧是以小山内薰及土方与志于1924年创建的筑地小剧场为基地而发展起来的,它保证了新剧的正常公演,同时培养演员,探索演员艺术的新的创造方法,以重新振兴现代的新剧运动,实现改革戏剧的理想。筑地小剧场创办伊始,一直采取上演西方剧的方针,西方翻译剧成为新剧舞台的主演剧目,包括易卜生的《群鬼》、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等,直至创立第三年,才开始上演坪内逍遥的《角色的修行》、武者小路实笃的《爱欲》、中村吉藏的《大盐平八郎》等。在公演西方现实主义经典剧的同时,也上演一战后兴起的梅特林堡、安东列夫等西方象征剧,深受青年观众的欢迎。同时,筑地小剧场培养了一批新剧新人,如著名的新剧导演、演员杉村春子、千田是也、岸辉子、泷泽修、山本安英等,他们当时都参加了筑地小剧场发起的现代新剧运动,战后分别成为四大剧团的台柱。

与此同时,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兴起,其战斗的戏剧精神给时代敏感的青年,特别是劳动青年带来很大的刺激,支持这一运动的观众大增。土方与志以公演马塞的《夜》为契机,也开始转向左翼戏剧,筑地小剧场内部由此而产生裂痕。主张艺术至上主义的艺术派杰出人物是久保田万太郎(1889—1963),他的代表作是四幕剧《大寺学校》,以明治末期的东京浅草地方为舞台,展开了一个平凡的故事: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大寺学校的校长,以旧式方法办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迎接20周年校庆之际,大寺校长耳闻老友鱼吉在大寺学校附近,创办了一所新型的公立学校,他深恐竞争不过对方,于是自酌自饮,低吟近松的歌,来消解心中的忧愁。这部剧作表现了落后与进步的对立,人情与义理的纠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历史进程中个人的宿命。从戏剧的布局、结构、情节发展和结尾来看,与西方现代话剧相似,被认为是筑地小剧场创立以来艺术派戏剧的最高杰作。

在无产阶级戏剧方面,秋田雨雀(1883—1962)的《国境之夜》、《骷髅跳舞》成为无产阶级戏剧运动的开端。《国境之夜》以北海道十胜为舞台,作为主人公的开垦者大野三四郎对外界的事不闻不问,独善其身。一个大雪之夜,一对带领孩子的夫妇敲门向他求助,他佯装听不见。翌晨醒来,接仆人通报,这对夫妇和孩子冻死在雪原中,他始知自己的罪过。《骷髅跳舞》以关东大地震后日本当局迫害当地朝鲜人为背景,写了一个朝鲜人被自警团抓获处以私刑。一个有同情心的日本人救了这个朝鲜人,并将自警团团员变为骸骨,让他们随着自己的领唱跳起舞来。此两剧以写实手法或以魔幻的形式,讽刺和嘲笑社会和政治的反动,也批判了明哲保身的思想。

村山知义(1901—1977)建立了东京左翼剧场,发表和上演了许多优秀的无产阶级戏剧剧本和剧目,促进了无产阶级戏剧运动的勃兴与高涨。这时期,筑地小剧场剧团上演了藤森成吉的《茂左卫门受磔刑》,左翼剧场上演了村山知义的《暴力团记》。从这个意义上说,藤森成吉和村山知义是无产阶级戏剧创作的重要支柱。

村山的四幕九场新剧《暴力团记》,以1923年中国京汉铁路工人“2·7”大罢工为背景,描写了郑州铁路工人为反抗军阀的压迫,组织总工会,团结广大工人举行大罢工,并与军阀豢养的暴力团绿党的破坏罢工行为进行勇敢的斗争,最后在军队的血腥镇压下失败了。终场镇压的枪声停止,舞台转暗,在黑暗中传来庄严的声音,这说明工人们觉悟到失败的原因,决心克服困难,与农民联盟继续战斗。帷幕渐降,工人的口号声四起:“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工农政府万岁!”作品没有设定特定的主人公,而是着力塑造工人的群体,宣扬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阶级的牺牲精神。剧本发表时,最后的一句口号写作“工农××万岁”。这部多幕剧由于正面把握无产阶级反对一切统治阶级斗争的现实,以及运用与之相应的表现方法——比如正确处理集团的演技和运用群众的场面,受到很高评价,被誉为“现代无产阶级新剧创作的最高标志”,奠定了该剧作者村山知义在日本现代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