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咸阳都城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北和咸阳市东部。《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三辅黄图》记载:“自秦孝公至始皇帝、胡亥,并都此城。”也就是说,自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由栎阳西迁,到秦统一六国,再到二世丧国,这里作为秦国和秦朝的首都达144年之久。咸阳横跨渭水南北,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大都会之一。咸阳宫室的宏伟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有着夸张的描写,其规模宏大、装饰豪华是毋庸置疑的。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公元前206年,项羽烧秦宫室,秦咸阳城变为废墟。至汉晋时期,这里已成农田和墓地。
【秦咸阳宫】
秦代宫殿建筑众多,形式多样,且分布范围很广。《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从咸阳宫遗址发掘出土的楚、燕瓦当,也可证明这一点。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建朝宫于渭河南岸,先作阿房宫前殿,前殿为阿房宫之主要殿堂。根据实地考古调查,现尚存东西长1400米、南北长450米、后部残高7米至8米之大夯土台。
历代文献中对咸阳宫多有描写。辛氏《三秦记》载:“咸阳,秦都也。在九嵕山之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汉书》载:“秦起咸阳,西至雍,离宫三百。”《汉书·五行志》载:“先是惠文王初都咸阳,广大宫室,南临渭,北临泾,……秦遂不改,至于离宫三百,复起阿房,未成而亡。”《三辅黄图·序》载:“惠文王初都咸阳,取岐、雍巨材,新作宫室。南临渭,北逾泾,至于离宫三百。复起阿房,未成而亡。”《三辅黄图》载:“始皇兼天下,都咸阳。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制宫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关中记》载:“孝公都咸阳,今渭城是也,在渭北。始皇都咸阳,今城南城是也。”唐李商隐诗曰:“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图2-1 秦咸阳宫位置示意图
1959年至196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渭水考古队在咸阳市窑店乡牛羊村附近发现了秦咸阳宫殿遗址(图2-1)。3号宫殿遗址在1号宫殿遗址西南方,其间有夯土互相连接,也是一处高台建筑。在1979年的发掘中清理出过廊、回廊两道,屋宇两室。3号宫殿遗址壁画主要出于廊东、西坎墙墙壁上。1979年在1号宫殿建筑发掘基础上,对3号宫殿建筑遗址进行了局部发掘,发现了保存完整的长卷轴式建筑壁画,有建筑、车马、人物、游猎、鸟兽、植物、鬼怪等丰富内容。壁画出自基址北部的廊,共九间,第一、第二间墙体已毁。第三间东壁墙底部存有壁画底边边饰,为紫红底色的黑色几何图案;第四间东壁画车马图;第五间东壁画仪仗图;第六间东壁画车马图;第七间东壁亦画车马图;第八间东壁剥落殆尽;第九间东壁画麦穗图,南北均有竖行排列的黑色几何纹图案。第三间西壁墙底部残存极少黑色几何图案;第四间西壁中部残存黑马三匹,底部有黑色几何图案(图2-2);第五间西壁北部残留一建筑物图像;第六间西壁画建筑图;第七间西壁画麦穗图;第八、第九间西壁壁画剥落殆尽,仅在二者墙壁的中部各有一平行的南北向黑带。[1]其中第四间东壁的车马图为四马一车(图2-3),其系驾方式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铜车马相似(图2-4)。画面不仅突出了秦代绘画的写实性,而且表现手法多样,颜色丰富,有黑、赭、黄、大红、朱红、石青、石绿,以黑的比例最大,显示出秦人尚黑的特点。《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此图整体采取侧面鸟瞰角度,逼真的造型和动态表现了秦人性格中粗犷强劲的特点。画面局部还采用了剪影效果,构图规矩、工整,绘画技法娴熟、准确,当为宫廷画工所绘。关于壁画的完成时间,有学者认为应作于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2]秦咸阳3号宫殿遗址中出土的壁画,是迄今仅见的秦代绘画原作,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宫廷殿堂壁画,应当代表了战国、秦代绘画的最高艺术水平,在中国建筑史和美术史上都极具价值。通过它所反映的至今未有记载的许多内容,为我们了解秦代社会生活诸多方面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图2-2 车马出行图(www.zuozong.com)
图2-3 车马图局部(东壁第四间)
图2-4 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局部)
秦代壁画的技法以平涂为主,不强调线条,如“没骨”法,并且不使用渲染。色彩以红、白、黑为主,辅以黄、绿、蓝等色,色彩运用简练分明。画面为横带式构图,平面化表现手法,写实、严谨、生动。壁画用草拌泥抹墙,墙面均经过馑涂。
从仅存的秦咸阳宫壁画实物来看,秦代壁画处于较为原始和粗犷的阶段,以小幅面的几何图案和写实性的现实题材为主。相较于两百年后的天马行空、想象丰富的汉代壁画,不可同日而语。
【注释】
[1]咸阳市文管会、咸阳市博物馆、咸阳地区文管会:《秦都咸阳遗址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
[2]李光军:《略谈秦都咸阳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壁画的年代》,《〈考古与文物〉第一届年会论文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