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梯油杯油量异常-电梯结构及典型故障排查

电梯油杯油量异常-电梯结构及典型故障排查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油杯油量不足一半,润滑油容易在进行下次检查维护之前耗尽,如图4-23所示。当油杯破损渗漏,其杯盖等各部件状态完好不存在缺损、破裂,应对油杯进行更换。通常情况下齿轮润滑油的黏度大大高于普通用途润滑油,油杯中加入齿轮润滑油后,由于其常温下的黏度过高,无法有效被毛毡吸收、渗出并涂抹到导轨表面,导致导轨润滑不足。

电梯油杯油量异常-电梯结构及典型故障排查

1.油杯缺油未添加,或油杯内油位过高

在每次检查维护时,都应当对油杯油位进行检查,使油杯内的油位保持在油杯总容量的1/2~3/4。如果油杯油量不足一半,润滑油容易在进行下次检查维护之前耗尽,如图4-23所示。而如果油杯内油量过满,在轿厢和对重遭遇冲击或振动时,油杯内润滑油容易泼洒到油杯外的轿顶和对重上。

图4-23 油杯缺油

2.油杯破损,引起润滑油渗漏

由于油杯被安装在对重和轿厢的最顶部,在井道内出现碎石、垃圾等坠落物时,容易被砸中并破裂。如图4-24和图4-25所示。当油杯破损渗漏,其杯盖等各部件状态完好不存在缺损、破裂,应对油杯进行更换。

图4-24 对重上油杯破裂

图4-25 对重上油杯盖破碎

3.油杯定位错误,吸毛毡导轨接触面过小,或未完全压住导轨面,引起导轨面缺油

毛毡内储存的润滑油,需要在一定的压力下才能渗出到导轨表面,如果毛毡未能完全贴紧在导轨表面上,则润滑油的渗出量就会比较小,导致导轨润滑不足。另外,毛毡与导轨面的接触宽度应至少大于滑动导靴靴衬与导轨的接触宽度,以能够对所有靴衬与导轨产生摩擦的位置进行有效润滑。避免由于毛毡与导轨面的接触宽度较小,引起导轨润滑不足,如图4-26所示。

图4-26 毛毡与导轨面的接触宽度过小,引起导轨润滑不足

4.油杯吸油毛毡或油芯破损,或毛毡表面油污堆积结硬,导轨润滑油无法渗出,引起导轨缺油(www.zuozong.com)

电梯使用过程中,由于导轨表面始终涂抹有润滑油,这些润滑油同时会吸附井道内的灰尘和杂质,在冬季温度较低的季节,润滑油黏性增加,使导轨表面产生油污。

毛毡长期压紧在导轨表面往复运动,导致在毛毡的表面不断地收集、沾染导轨表面的油污,这些不断增加的油污沾染在毛毡表面后,同时在毛毡往复运行过程中不停地受到挤压,在温度较低的季节很容易结硬成块,使毛毡内的润滑油无法渗出到导轨表面。

5.将齿轮润滑油作为导轨润滑油使用,引起毛毡上齿轮润滑油不能顺畅渗出

导轨润滑油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导轨不生锈,减小导靴的磨损,普通润滑油同样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电梯导轨用润滑油的使用环境较为普通,可以与引擎用润滑油(常说的机油)通用,普通场合用润滑油主要注重低温性能,在低温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除了润滑还有清洁、分散作用。齿轮润滑油则不同,因为齿轮与齿轮之间的摩擦剧烈,压强要比发动机高得多,而且工作温度也高得多,因此更注重高温高压下的性能。通常情况下齿轮润滑油的黏度大大高于普通用途润滑油,油杯中加入齿轮润滑油后,由于其常温下的黏度过高,无法有效被毛毡吸收、渗出并涂抹到导轨表面,导致导轨润滑不足。

6.冬季气温降低,润滑油黏度增加,引起毛毡上导轨润滑油不能顺畅渗出

在冬季温度极低的情况下,润滑油的黏度增加,流动性变差,引起润滑油无法有效被毛毡吸收、渗出并涂抹到导轨表面,也会导致导轨润滑不足。为了保证吸油棉芯能正常吸油,可以更换低温性能更好的润滑油(注),也可以在润滑油里加10%的柴油,以帮助稀释润滑油,降低其黏度。

注:润滑油的黏度多使用SAE 等级标识,SAE 是英文“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

例如:SAE15W-40

“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在冷起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能力越好;

“40”则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机油在高温下的保护性能越好。

几种常见标号的润滑油适用的环境温度如表4-5所示。

表4-5 SAE 适用的环境温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