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民解放军外线进攻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中体现

人民解放军外线进攻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中体现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8年2月24日,西北人民解放军南下,以一部向陕中的门户宜川发动进攻,进而威胁西安以吸引胡宗南增援。同年10月5日,西北人民解放军向关中平原进军,发起了荔北战役。人民解放军以主力追击敌军,以一部在5月19日攻占了咸阳,迫近西安,5月20日,西安守军宣布起义。6月1日,据守榆林的国民党二十二军等部队通电起义,陕北之敌基本肃清,人民解放军的后顾之忧完全解除。

人民解放军外线进攻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中体现

1948年,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被粉碎,这时虽在总兵力上国民党军仍占优势,但士气低落,机动性已大为降低,人民解放军抓住时机在全国转入了战略进攻。在西北战场上,敌军在整个西北的兵力为311000 余,可直接投入战场的主要是胡宗南的179000兵力,宁、青“二马”的41000 兵力及邓宝珊的8000 余人。胡宗南部在进攻陕北时损失惨重,特别是部队大量补充新兵,战斗力已大不如以前。而被蒋介石强行调到前线的“二马”,各有自己的打算,邓宝珊本人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不满,兵力也较单薄。在这种情况下,胡宗南调整其战略部署:一方面据守延安、洛川、宜川几个点阻击西北解放军南下;一方面又以一部兵力部署在潼关一线,企图配合中原的敌军打通陇海铁路。而此时,西北人民解放军在粉碎了胡宗南等部对边区的军事进攻后,野战军兵力已增加到81642 人,部队经过冬训后士气高涨,此外,还有稳固的根据地,有大量的地方武装(32498 人)、民兵等做后盾。[22]敌我形势对比发生了变化,人民解放军已拥有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为了粉碎敌人图谋、牵制胡宗南部,配合陈、谢兵团进军中原。1948年2月24日,西北人民解放军南下,以一部向陕中的门户宜川发动进攻,进而威胁西安以吸引胡宗南增援。宜川被围后,胡宗南急命敌机动部队,整编二十九军军长刘戡率兵增援。2月28日,解放军以主力将刘戡部围于距宜川不远的瓦子街,瓦子街战役歼灭了胡宗南的4 个旅,刘戡战死。接着于3月3日,解放军又回兵攻占了宜川,歼敌1 个旅。此次战役,国民党军共损失兵力近30000 人。宜川是关中的大门,宜川战役标志着解放军转入外线作战,开始把战火引向敌占区,解放战争在西北已进入了大反攻阶段。3月5日,西北解放军乘胜向南进军,进行了黄龙战役,歼敌32000 余人,收复了边区的甘泉、富县,新解放了黄陵、宜君、白水、韩城等县,并围攻洛川。黄龙战役使得敌军不仅损失了大量兵力,而且使在延安、洛川的敌军处在极被动的地位。

为保住延安、洛川,敌军不得不增加援军。西北人民解放军鉴于当时形势,向敌军后方宝鸡进军,通过打击敌军的重要供给线,迫使延安、洛川之敌撤退,巩固自己的后方。1948年4月16日,西北野战军以少量部队继续包围洛川,掩护主力分三路西进。攻克了长武、灵台、武功、岐山、宝鸡等地。宝鸡是胡宗南部的重要军需补给地,为夺回宝鸡并围歼解放军,胡宗南命其主力裴昌会部西进,企图与从陇东南下的马步芳部夹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为了跳出敌军包围,放弃宝鸡向陇东转移,在陇东镇原的屯子镇、宁县县城,与马步芳整编八十二师发生激战。此次战役(史称西府战役),人民解放军转战1500 余里,攻破县城10 余个,歼敌21940 人,并获得了大量军用物资,解放了旬邑县,迫使困守延安、洛川之敌撤退。但因个别指挥员失职和不听指挥,自身伤亡也较重大(共损失14973 人)[23],并未完全达到原来预定的目的,为此,彭德怀同志也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

1948年8月,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了配合其他战场人民解放军的攻势,牵制胡宗南部,发动了澄合战役,给了向黄龙解放区的澄城、合阳一带进攻的敌军以重创,解放了韩城、澄城、合阳。同年10月5日,西北人民解放军向关中平原进军,发起了荔北战役。为配合人民解放军的进军,朝邑县(1958年撤销)中共地下组织策动了原国民党朝邑地方武装起义,该地方武装又配合人民解放军一度解放了平民县(1950年撤销)。同年11月,人民解放军华东、华中部队发起淮海战役,为防止胡宗南部东调,西北人民解放军又在洛河东西两岸地区发起了冬季战役,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消灭敌人。在下半年西北人民解放军发动的3 次攻势中,以20141 人的代价消灭敌军59399 人[24],不仅牵制住了胡宗南部,支援了其他战场,而且也打碎了胡宗南的所谓“机动防御”体系。

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全国战局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为了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了统一编制。1949年2月,按照中共中央指示,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第一野战军为了进一步削弱胡宗南部力量,1949年2月20日,又发动了春季攻势,攻占了铜川、淳化、大荔、富平等,夺回了耀县、朝邑、平民县城。同年4月21日,国共和谈彻底失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西北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指挥下,于5月15日发起了陕中战役,国民党军主力胡宗南部为避免被围歼,逐步向西南撤退,西北的马步芳、马鸿逵部也撤入甘肃。人民解放军以主力追击敌军,以一部在5月19日攻占了咸阳,迫近西安,5月20日,西安守军宣布起义。胡宗南部一度发起反击,但到6月中旬,以失败而告终。6月1日,据守榆林的国民党二十二军等部队通电起义,陕北之敌基本肃清,人民解放军的后顾之忧完全解除。(www.zuozong.com)

中共中央军委为了加强西北地区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决定将华北野战军的第十八、第十九两个兵团划归第一野战军系列。1949年5月,第十九兵团经禹门西渡黄河到达陕西。6月7日,第十八兵团也经风陵渡西渡黄河入陕。原一野的第七军、第一军第三师、第三军第八师也随十八兵团入陕归还建制。6月14日,原西北人民解放军所属各部,分别改组为第一(一、二、七军)、第二(三、四、六军)两个野战兵团。至此,第一野战军的兵力达到了12 个军,人民解放军在西北的总兵力达到344000 余人。[25]虽敌在西北仍有35 万余兵力,但有近7 万远在新疆,能直接投入西北战场的兵力第一次低于人民解放军,这为人民解放军大规模歼敌创造了条件。

在渡江战役后,国民党军队已无大的抵抗力,人民解放战争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全国。西北战场也进展神速,1949年7月,西北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扶眉战役,以3 个兵团的兵力将胡宗南部的4 个军(40000 余人)包围歼灭,并彻底切断了胡宗南部与马步芳、马鸿逵部的联系,解放了宝鸡、风翔等地。7月下旬,为打击西北“二马”,给进军大西北扫清道路,人民解放军以10 个军的兵力发起了陇东战役,马鸿逵为避免部队被歼,急命其部队退守宁夏,马步芳见势不利,也命其部队撤守兰州。1949年8月,西北人民解放军发起兰州战役,以5 个军合围兰州,1 个军监视“宁马”,以3 个军直取“青马”老巢西宁,人民解放军以优势兵力粉碎了马步芳部的激烈抵抗,8月26日解放了兰州。

兰州战役是解放大西北的最后一次大战,特别是国民党军在西北战场战斗力很强的“青马”八十二军被歼后,西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基本瓦解,丧失了抵抗能力。兰州战役后,“青马”残部在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宁的3 个军和由兰州向西宁追击的1 个军的打击下,已溃不成军,9月6日西宁解放。9月19日,驻守宁夏中卫的马鸿宾率八十一军起义,打开了宁夏的大门。在负隅顽抗的一二八军遭到人民解放军沉重打击后,“宁马”残部于9月23日接受和平协议,宁夏解放。甘、宁、青各省先后成立了军管会。新疆也在共产党张治中等努力下,由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政府主席包尔汉宣布起义。至此,整个大西北解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