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武口区土壤组成及分布

大武口区土壤组成及分布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武口区土壤属水平地带性土壤、非地带性土壤两个系列,共有4纲6类8亚类。灰漠土分布于平汝铁路支线以西,西北煤机总厂铁路支线以北,面积约3.8平方公里,占土壤总面积的5.8%,是荒漠环境下形成的水平地带性土壤。新育成土主要分布于大武口沟流域,面积约4.8平方公里,占土壤总面积的7.3%。

大武口区土壤组成及分布

大武口区土壤属水平地带性土壤、非地带性土壤两个系列,共有4纲6类8亚类。其中:以灰钙土类分布最广,次为新育土、灰漠土、粗骨土、潮土、风沙土等。

一、水平地带性土壤

灰钙土类 广泛分布于区内各地,面积约51.9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78.6%。是干旱气候条件和荒漠草原生态环境下形成的水平地带性土壤,以淡灰钙土为主。上部为腐殖层,较薄,小于30厘米,淡色;土层多呈灰白色,有斑块状或层状石灰淀积。该类土层薄,含较多砾、砂,水分少,植被稀疏,水土易流失。土壤PH值7.8—8.4,表土含盐量0.07%—0.16%,矿化度1克/升—3克/升,水解氮30微克/毫升—46微克/毫升,速效磷5微克/毫升—12微克/毫升,有机质0.77%—1.87%。在引灌条件较好的地段已被开垦为耕地、林地。

灰漠土 分布于平汝铁路支线以西,西北煤机总厂铁路支线以北,面积约3.8平方公里,占土壤总面积的5.8%,是荒漠环境下形成的水平地带性土壤。全剖面砾石含量较多,往往可达四分之一左右;表土层很薄,大多不足10厘米;钙积层接近地表,厚20厘米左右。土壤PH值8.4—9.4,全盐含量0.1%,有机质含量0.5%—0.7%(其归类还有待研究,暂时将其归属灰漠土类)。

二、非地带性土壤

粗骨土类 分布于郑官沟以南的贺兰山洪积扇邻山地区,在灰漠土出露区以北,面积约2.2平方公里,占土壤面积的3.3%,系成土作用很弱的一种土壤,甚至还处于分化阶段,主要由砾、砂构成,植被稀疏。

新育成土 主要分布于大武口沟流域,面积约4.8平方公里,占土壤总面积的7.3%。系由近代洪积、冲积作用堆积的一类土壤,几乎没有或很少经过生物作用,没有或仅有雏形腐殖层,其质地、盐分、养分等都强烈受母质影响,变化很大。土壤含盐量一般多在0.24%左右,有机质多在1.9%左右,水解氮多为29微克/毫升,速效磷多为4.5微克/毫升,是长兴街道办事处主要农耕地之一。(www.zuozong.com)

风沙土 分布于大武口区南部及东南端,面积约1.5平方公里,占土壤总面积的2.3%。是风沙性土,包括流动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两个亚类。

潮 土 亦称浅色草甸土。分布于本区东南平石公路西侧,面积约1.8平方公里,占土壤总面积的2.7%。该土壤分布于大武口区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往往生长有湿生草甸植被。在植被影响下,20厘米以内的土壤表层为植物根系密集的浅色腐殖质层,疏松多孔。已被开垦为耕地而形成10—20厘米厚的灌淤熟化层。潮土有机含量在1.2%左右,水解氮43微克,速效磷6微克/毫升—7微克/毫升,含盐量0.3%。表土多以轻壤土为主,次为河壤土、中壤土和沙土。

大武口区土壤类型、面积及分布

注:1.各类土壤分布、面积是根据《宁夏通志·地理环境卷》(2008年5月调整)的宁夏土壤图
(1∶210000)求积测量算的。
2.土壤分类,是根据“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GBT17296-2009”分类。
3.大武口总土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是宁夏新闻网2011年8月17日公布数据。

大武口区土壤类型分布图

注:此图是按照宁夏土壤图绘制而成,没有比例尺,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