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马云带领着18人组成的团队在浙江杭州创立了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了全球批发贸易市场——阿里巴巴网站,也是2010年上线的1688的前身。初期的阿里巴巴将自己定位于一家提供B2B电子商务的“中国中小企业贸易服务商”,获得软银等机构大约2000万美元的融资。随着2003年淘宝诞生后,阿里巴巴很快推出了阿里旺旺,淘宝网推出了支付宝业务,迅速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标志着阿里开始布局C2C和B2C业务,目标客户也从国内中小型的制造商转为了全球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卖家。2005年,阿里巴巴与雅虎美国达成合作,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互联网公司。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整体在美上市,估值高达1690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IPO。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可以具体参考图4-3。
图4-3 阿里巴巴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恒天财富研究院。
如今,阿里巴巴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按照公司年报的分类,阿里巴巴的业务板块主要涉及电商、云计算、数字媒体与娱乐和其他创新业务。旗下主要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1688、阿里云、蚂蚁金服、阿里妈妈、菜鸟网络等,如图4-4所示。2018年财年(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中,阿里巴巴集团收入2502.66亿元,同比增长58%,创下IPO以来最高增速。2019财年第一季度(2018年4月1日—2018年6月30日)中,阿里收入达到809.20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61%;净利润达到76.5亿元,下跌45.5%。阿里核心电商业务收入达691.8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1%。
图4-4 阿里巴巴生态圈
数据来源:阿里巴巴2017投资者日,恒天财富研究院。(www.zuozong.com)
阿里巴巴的发展从两个维度出发,一个是围绕着电商业务横向拓展,发力天猫、淘宝等平台,扩大客户和消费者数目,从而提升销售,同时收购了多家海外商业,扩大海外电商版图。例如阿里投资了苏宁、银泰商业、LAZADA、易购生鲜等企业,扩大了经营范围,不仅在线上提高渗透率,在线下也在快速发展。
另外一个维度是纵向拓张,提高自己的服务丰富度以及产业覆盖范围,包括在金融、物流、云计算、休闲娱乐等领域。阿里巴巴以服务中小企业的理念紧紧围绕交易核心,构筑出了多产业的商业生态圈,宣扬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从阿里巴巴的战略布局来看,电子商务、金融是绝对领先业务,而大部分产业都是核心业务的延伸。阿里巴巴的产业覆盖了电子商务、物流、本地生活O2O、文娱媒体、医疗健康、企业服务(云计算)、旅游、硬件、游戏、教育、汽车、房产等领域,如图4-5所示。阿里巴巴自有和参股的金融业务主要涵盖了支付、贷款、证券、基金、担保、保险、银行等领域。
图4-5 阿里巴巴产业版图
数据来源:IT桔子,恒天财富研究院。
在收入结构上,阿里巴巴的主要收入来自其核心的电子商务业务。2019年财年(2018年4月1日—2018年6月30日)中,阿里核心商务收入为691.88亿元,占总收入的85.51%;阿里云收入占46.98亿元,占总收入的5.8%;数字媒体及娱乐业务占比7.5%。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可以分为四类,包括了国内零售、国内批发、国际零售和国际批发。在商业模式上,国内零售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收入(P4P直通车、广告展示费、淘宝客项目和聚划算位置费)、交易佣金和淘宝旺铺;国内批发收入主要来自会员费、增值服务费和P4P广告费用。国际零售业务中,阿里主要收取交易佣金(5%—8%)、广告费和自营的商品销售收入;国际批发业务中阿里收入会员费、广告费和其他增值服务费,如进出口产生的清关费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