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州苏绣小镇:美丽生态文化样板

苏州苏绣小镇:美丽生态文化样板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绣小镇全景图湿地保护尽显自然生态之美。文化传承融润人文特色之美。苏绣非遗文化是小镇的灵魂,创建期间,小镇始终聚焦苏绣文化传承,通过构建产业载体、吸引人才集聚、激活内生动力,以传承、创新焕发苏绣技艺新活力,“绣”出发展新画卷。目前,已有80余件苏绣精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近90件苏绣精品被世界各地博物馆或名人收藏,苏绣已成为国际舞台上耀眼的“中国符号”。

苏州苏绣小镇:美丽生态文化样板

苏绣小镇自创建以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传承苏绣文化、推动产业发展、强化品牌建设、优化载体平台、完善服务配套,全力打造生态建设新标杆、绿色发展新典范,全面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面!

苏绣小镇全景图

湿地保护尽显自然生态之美。小镇位于苏州“绿肺”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资源,坐拥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刺绣艺术馆景区和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创建以来,小镇高度重视生态建设,通过建设水森林、恢复修缮自然驳岸、建设生态浮岛等举措推进湿地生态保护;建设完善科普宣教长廊、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太湖(游湖)流域鸟类标本展览区等设施,开展大熊猫、鸟类、稻文化等自然课堂,推进湿地生态科普宣教活动。如今的湿地公园汇集生态环境、度假休闲、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为恢复太湖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是保存和传承太湖文化的“太湖博物馆”。

以人为本构筑城乡宜居之美。小镇坚持以人为本,落实“聚力创新、聚焦富民”的理念,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了新空间。一是增强产业支撑能力,依托自主创业服务中心,为当地农民提供创业系列服务并开展相关培训,推出“零门槛准入”、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同时,立足锦湖生活广场、裸心泊等载体运营,为居民创造就业岗位,拓宽就地就业渠道。二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妥善补偿安置被征地农民,并发展村级合作经济,以锦湖生活广场为例,由镇湖街道惠民农村社区股份合作联社等进行投资开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滚动发展。三是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主干路网、水电气网络等公共配套设施完善,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主体,新能源汽车和公共自行车等为补充的多层次绿色低碳交通体系,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教育、医疗养老商业金融等生活配套齐全,百姓安居适居乐居,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www.zuozong.com)

文化传承融润人文特色之美。苏绣非遗文化是小镇的灵魂,创建期间,小镇始终聚焦苏绣文化传承,通过构建产业载体、吸引人才集聚、激活内生动力,以传承、创新焕发苏绣技艺新活力,“绣”出发展新画卷。一是培育苏绣传承人,培养出2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2名省工艺美术大师、8名省工艺美术名人和90名高级工艺美术师。二是搭建苏绣新载体,依托小镇客厅(中国刺绣艺术馆)、绣品街、小镇文创旗舰店、绣创空间等平台,助力苏绣文化的展示、传播和交流。三是塑造苏绣新品牌,举办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出展广交会、京交会、苏州品博会等文创博览会,《玉兰飘香》走进首届进博会,绣娘作品入藏中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目前,已有80余件苏绣精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近90件苏绣精品被世界各地博物馆或名人收藏,苏绣已成为国际舞台上耀眼的“中国符号”。

人性化治理展现文明和谐之美。建设中,小镇积极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文明成为最美的风景。一是扎实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建设文明实践站,利用宣传栏、LED屏、灯杆旗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健康等内容,营造浓厚氛围,并发动居民积极参与。二是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发挥家庭和妇女在美丽乡村和家庭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庭院创意改造、成果展示等形式,普及推广经验,推进由户到村的环境转变,提升人居环境。三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秀岸花园为例,社区推出“三三议”(定时议、定人议、定责议)以解决居民需求,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营造社区精神文明和谐氛围。

城市更新彰显绿色发展之美。小镇坚持生态保护优先,通过在原有城镇格局基础上进行合理功能划分,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和利用以满足现代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求,新建部分功能产业载体,助力城市更新,开创了绿色发展新境界。一方面,通过环境绿化、污水治理、河道疏浚整治等工程,为小镇治污添绿。另一方面,载体改造及新建遵循“适用、经济、绿色、美观”要求,确保小镇风貌统一、文脉延续,并适当“留白”,为小镇未来留下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