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万物萧瑟。
即使宁波地处江南,冬季常见的开花植物亦屈指可数,不过茶、油茶、蜡梅、枇杷、胡颓子、美人茶等。而我们身边,当季开花最热烈最显眼最烂漫的,也就是茶梅了。
清人陈淏子在《花镜》中指出:“茶梅,非梅花也。因其开于冬月,正众芳凋谢之候,若无此花点缀一二,则子月几虚度矣。其叶似山茶而小,花如鹅眼钱而色粉红,心深黄,亦有白花者,开最耐久,望之素雅可人。”古人为文,言简而意丰,短短六七十字,将茶梅名字来源、观赏价值、花叶特征等说得明白如话。
茶梅(Camellia sasanqua),山茶科山茶属,与蔷薇科杏属之梅花无涉,取其开于冬日且花形与梅类似之义,在我国和日本均为古老而传统的观赏植物。一般说来,茶梅分为普通茶梅(Sasanqua Group)、冬茶梅(Hiemalis Group,日本亦称寒山茶)、春茶梅(Oleifera Group)三类品种群。普通茶梅最接近原生态茶梅,十月即花,单瓣或复瓣,白色花居多。冬茶梅品种群十一月即花,红色、粉色重瓣花为主体,是江南最常见的。文中所述,多以此茶梅为主。春茶梅,一般认为是茶梅与山茶花的杂交品种,花期、花形兼具二者特色,我国引种较少,所见不多。
茶梅的最大价值,在于填补花季之空白。寒冬腊月,是自然界休养生息的时节。草花植物,早已隐遁无形,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等待着来年春天的降临。灌木、乔木,或枝丫光秃,或翠绿如常,一眼看过去,似乎了无趣味。
而茶梅,不与凡卉争春,不畏霜雪严寒,灿灿然绽放,成为少花季节的耀眼明星。茶梅花量巨大,有白、粉、红诸色,兼单瓣、复瓣、重瓣多态,艳若桃李,姿似芍药,孤植则花开满树,丛植则红艳一片,虽大红大绿,然亦大俗大雅。茶梅另有一妙处,就是花期漫长,自十月底至来年二三月,新老相继,绵绵不绝,几达半年之久,为萧瑟冬日增添一股暖意,实为此季不可多得之尤物。
不识茶梅者,往往与山茶花混同。此说不算全错,毕竟茶梅亦为山茶属之一种。但严格到种,细细比较两者,区别则比较明显。(www.zuozong.com)
山茶植株大,茶梅个子小。明代画家陈道复有一首《画茶梅》诗,就谈及这一点:“花开春雪中,态较山茶小。老圃谓茶梅,命名端亦好。”三类品种群中,普通茶梅植株高一些,亦不过两米左右,而山茶花最高可达九米。我们小区的山茶,一般在两层楼左右高。最常见的冬茶梅品种群,大约高一米,矮的甚至只有半米,亦是花开满枝,故用作绿化隔离带,或做盆栽,都比较适宜。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是毛主席写梅花的句子。而梅尧臣的“腊月冒寒开,楚梅犹不奈”,苏轼的“说似与君君不会,烂红如火雪中开”,也是说山茶开放在腊月深雪之季。在诗人及被诗人们误导的一般人眼中,似乎认为梅花、茶花最能傲雪斗霜。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据观察,江南最寒冷季节开花植物,也就开头所列蜡梅、枇杷及本文主角茶梅等几种,梅花、山茶一般要到阳历二三月才能开放,此时春天已经拉开大幕了。所以,我们农历春节前看到的山茶属植物,除美人茶之外,一般为茶梅,春节之后大规模开放的,就是山茶了。
茶梅花期漫长,盛放之时,亦是落红无数之时。尤其正当花季的冬茶梅,枝上地下,均红艳艳一片。细心之人观察落花,会发现区别茶梅与山茶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茶梅花瓣基部离生,故花是一瓣一瓣凋落的,有时候花瓣落光了,花蕊还在枝头。而山茶花瓣基部连生,故落花之时,和木棉、油桐花一样,整朵整朵坠落,保持着在枝头时的姿态。知道了这个秘诀,咱们就不必费心去比较小枝是否有毛、叶子孰大孰小,即可以轻松辨识二者。
茶梅实在太常见了,单位门口的花坛,开车路过的绿化带,公园里、小区内……这个季节的宁波,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到处可见茶梅倩影,却少有人为茶梅慢下匆匆的脚步。
“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深红数百窠。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嫌处只缘多。”此为唐朝诗人陈标为蜀葵鸣不平之作,窃以为,将“蜀葵”二字换为“茶梅”,亦能尽意。其实只要我们稍一驻足,细细品鉴,令人熟视无睹的茶梅,亦有诸多动人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