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杰
中韩建交20周年之际,中韩两国高层却罕见地就“脱北者”问题公开“斗嘴”。
继韩媒多天报道“中国遣返‘脱北者’”后,2月22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在青瓦台称,“脱北者”并非犯罪分子,中国政府应遵循国际标准处理。而前一天,韩国外交通商部宣称要将“脱北者”问题闹到联合国,寻求国际支持。中国外交部则于21日、22日两度回应,否认“脱北者”是难民,反对将问题政治化、国际化。
位于首尔钟路区孝子洞的驻韩中国大使馆前,一波又一波的韩国“脱北者”人权团体成员和民众继续示威,横幅上用中英韩三种语言写着:“我们爱中国,请中国也爱脱北者”。记者会上,几名“脱北者”女性唱着《故乡的春天》,默默掉下了眼泪。
宣称要“无限期绝食”的韩国自由先进党国会议员朴宣映在中国大使馆对面表示“坚持”,韩国执政党前党首郑梦准也亲临对她进行“鼓励”。
这些举动让“脱北者”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今年春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热度。
据韩联社提供的不完全统计数字,目前在华“脱北者”大约有20多万。人数众多的“脱北者”不仅给中国造成很大的治安压力,也带来颇为棘手的外交问题。近年来,韩、美、日及欧盟以尊重人权为借口,在处理“脱北者”问题上不断向中国施压,而长期鼓励、怂恿甚至策划朝鲜人“脱北”的韩国,更是想把在华“脱北者”问题作为离间中朝关系的工具。
韩将“脱北者”问题闹上联合国
据报道,2月13日,24名被中国拘捕并面临遣返的“脱北者”中的10人通过朝鲜人权团体向韩国人权委员会求助,从而引发了此次“脱北者”之争。
韩国《东亚日报》2月14日在头版头条刊登题为《31名脱北者在中国被捕,面临送回朝鲜危险》的报道,称中国正处于“严打脱北者”期间,2月8—12日在沈阳、长春、延吉抓获31名“脱北者”。报道还称,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最近下令对在金正日去世后试图离开朝鲜的“脱北者”“灭掉三族”,送回后“公开处死”或“终生监禁”。
有对朝人权团体表示,30多名“脱北者”中有9名已经被遣返朝鲜;在沈阳被捕的16名“脱北者”也很快会被遣返朝鲜。朝鲜消息人士透露,随着“脱北者”问题越闹越大,朝鲜当局下令“根除非法越境”,向北方派遣了50多名保卫部人员,目的是逮捕要逃离出境的“脱北者”。
此后数日,一些韩国政客和市民团体频频聚集到中国驻韩大使馆前面示威。在韩国国内,该议题的政治分量也被加重。李明博表态后,外界就此解读说,表明这一问题已被提升至国家外交的层次,这一方面是在间接批评中国,另一方面也表明韩国将在外交上加大对中国的施压力度。《中央日报》更称,在“脱北者”问题上,韩国政府原来奉行“静默外交”,现在应对更加走向直接。外交部门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此前通过非公开方式请求中国政府“妥善处理”的方法并不奏效,因此改为“正面进攻”。
2月27日,韩国外交通商部多边外交调停官金奉炫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高层会议发表主旨演讲呼吁,“脱北者”为了寻找人类的基本权利自由与生存逃离朝鲜,但是他们却遭悲惨逮捕,并面临强制遣返的威胁。他还说,国际社会通过联合国大会朝鲜人权决议案等敦促各国遵守禁止强制遣返原则,但至今为数众多的“脱北者”已被强制遣返朝鲜。“‘脱北者’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人道主义问题。”
据韩联社报道,这是韩国政府第一次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上正式提到“脱北者”问题。韩国政府原计划直接针对中国提出发言,但由于担心与中国发生外交摩擦,使用了较为委婉的措辞。
另一方面,美国就此问题做出的一系列回应也十分热情。德国联邦议院和欧洲议会也将就此问题“施压”中国。据《中央日报》报道,针对中国遣返“脱北者”问题,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下属的人权委员会于3月1日举行紧急听证会。除部分专家出席外,两名“脱北者”也将“现身说法”提供“证词”。韩联社则评论说,中国遣返“脱北者”已经成为“华盛顿炙手可热的焦点”。据报道,3月5日,美国“国会与行政部门中国委员会”也会举行听证会,“深入了解”中国遣返“脱北者”问题。(www.zuozong.com)
此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办公室的官员在接受韩联社采访时也指出,如果韩国政府决定将“脱北者”问题提交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讨论,美国将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等相关国际机构,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国家一道,为保护朝鲜难民作出共同努力。
与韩国官方同样关心“脱北者”问题的还有韩国各在野党、“脱北者”声援组织,甚至不同党派代言的演艺界明星。韩国执政党临时党首朴谨惠还写信给中国政府抗议。“绝食示威”的朴宣映则向国会提交了《敦促中国停止遣返脱北者的决议案》,而在该议案上签字的有韩副议长郑义和、前国会议长金炯旿、民主统合党国会议员李洛渊、自由先进党代表沈大平等29名国会议员。
有分析说,这与今年4月即将举行的韩国议会选举及年底的总统大选不无关系。韩国Christian Today于2月22日分析称,基督教市民团体协议会已决定发动基督教选民只将选票投给反对强制遣返“脱北者”的国会议员候选人,而不关心“脱北者”生死的候选人没有资格担任国会议员。
针对韩国的官方声明,中国外交部多次做出正式回应:“脱北者”不是难民,而是因经济原因进入中国境内,是非法入境者。中方一贯根据国内法、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谨慎、妥善处理非法入境朝鲜人问题,符合各方利益和国际惯例。人权理事会不是讨论上述问题的场合。在2月29日的外交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洪磊再次强调,我们希望中国的司法主权得到尊重和维护,也希望有关方面和人员不要再炒作这个问题。
韩拿“脱北者”离间中朝
当然,相关示威活动的主力还是各种在韩“脱北者”团体。这种组织目前在韩国有3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朝鲜人权团体联合会”、“朝鲜人民解放战线”和“对朝气球团”等。
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所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朝鲜问题专家向本刊表示,组织、实施对华抗议活动只是“脱北者”团体活动的一部分,形形色色的“脱北者”团体已成为韩对朝心理宣传战的主力,其最重要、最常见的活动之一就是向朝鲜放飞传单。2011年2月,朝鲜曾警告要向这些组织长期活动所在的韩国坡州市临津阁及其他施放区进行瞄准射击,但“对朝气球团”还是以公开或非公开方式,用数十个大型气球向朝鲜放飞了数十万张传单、DVD光盘、U盘及美元纸币。不过,据韩国警方透露,由于十余名当地居民来到现场提出强烈抗议,该组织在无奈之下放弃了在该地区散发传单的计划。
为吸引朝鲜人“脱北”,韩国政府原则上接受所有愿意抵韩定居的“脱北者”。韩政府奉行的鼓励脱北政策,让一些朝鲜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通过各种非法途径逃离祖国。据韩联社2011年年底提供的不完全统计数字,目前在韩“脱北者”达2.3万多人,中国约有20多万人,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约有3000余人。
据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所专家透露,“脱北者”进入韩国后会接受一系列审问调查项目,实际上也是一个“洗脑”过程。通过审查程序,韩方也会寻找具有“发展潜力”的“脱北者”,并对其进行“特种培训”,其中个别人会被派到中国来,继续帮助朝鲜人“脱北”。事实上,大量“脱北者”来到中国,与韩方的脱北鼓励政策及一些韩国“特工”的在华活动不无关系。
据这位专家介绍,大量“脱北者”来到中国,已对中国不少地区,尤其是东三省带来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与此同时,面对韩方,甚至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如何处置跑到中国的“脱北者”,也变得非常棘手。
其一,1951年通过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及其1967年的《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有关难民的定义侧重于政治因素,其他比如因饥荒而逃出的就不能称之为难民,来到中国的“脱北者”大都出于经济原因,算不上难民,对此中国外交部已做出明确解释。其二,中朝签有领事条约,根据这一具有法律约束性的文件,这些“脱北者”必须被遣返回朝鲜,如果把他们交给韩国,势必会遭到朝鲜的反对。其三,一旦中国松口同意把一些“脱北者”交给韩国,那就会让更多的朝鲜人感觉到,中国可以成为他们脱北的中转站,会鼓励更多的朝鲜人铤而走险。其四,韩国口头上欢迎所有“脱北者”是因为韩国宪法将朝鲜人都视为韩国公民,但这也是因为中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华“脱北者”进入韩国,首尔才敢这样大张旗鼓地做“道义上的好人”。
上述专家表示,对韩国来讲,“脱北者”问题也是把“双刃剑”:鼓动并接收“脱北者”可能会为韩国赢得所谓“尊重人权”的好名声,但此举无疑也将给韩国带来一定的社会负担。加上这些“脱北者”鱼龙混杂,难免会出现名为脱北实为朝鲜当局服务的“假脱北”人员,由此给韩国带来的可能就不仅仅是社会问题了。
久而久之,“脱北者”问题已成为韩国、日本及一些西方国家向中国施压及离间中朝关系的一种工具。面对种种压力,中国政府能做的事情相对有限:一方面可要求朝鲜善待被遣返的“脱北者”,同时促使朝鲜对外传递有关他们被遣返后的信息,以平息外界对其命运的无端猜测;另一方面是加强边界管理,同时帮助朝鲜发展经济,以减少朝鲜公民“脱北”的动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