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对于伯力士(R.Pollitzer)医生在我的工作中所给予难以估价的鼓励和建议以及友好地允许我使用他的资料表示诚挚的谢意,在我的论文写作上,陈文贵医生给予我不断的鼓励和建议,我也深表感谢。
王诗恒
1942年7月20日
我们正致力于反对细菌生物战,细菌生物战是湖南首次遭遇到的可怕瘟疫(细菌)。1941年11月4日凌晨,一架日军飞机低空飞过常德城市上空,在临近市中心的关庙街和鸡鹅巷投下了一些米粒和棉絮。这些东西中有些被收集起来送到当地一家教会医院——广德医院进行分析,涂片分析结果发现一些革兰氏阴性双极染色细菌,细菌培养也发现了同样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但是使用兔子进行动物测试未能显示任何结果。当时无法获得白鼠和天竺鼠来做实验。11月11日,人们纷纷传说在关庙街和鸡鹅巷发现死老鼠。两天之后,有几个人死于急性病。很遗憾,当时没有老鼠送到医院做检验。直到1941年11月12日早晨,关庙街一个12岁的女孩被她的母亲带到广德医院急诊,才有此类病人就诊。小女孩的血液涂片显示双极染色细菌。小女孩从发病到死亡,仅仅36小时,次日早晨去世。其死亡后的检查表明小女孩极有可能死于鼠疫。11月13、14日,又有3个病例,一死两病,经检查发现是同种病菌。11月24日,第四例病人到我们手上,我们才有机会成功地给天竺鼠接种,证实存在鼠疫。毫无疑问,头四个病例一定死于鼠疫,也许还包括那些11月12日死于急性病的人。鼠疫的存在被科学证实了,而湖南以前没有感染鼠疫的历史记录。突然出现的大量死老鼠和迅速死去的病人是在日军飞机丢下令人生疑的米粒和棉絮的地方发现的,且时间间隔与鼠疫潜伏期完全一致,这些毫无疑问地证实了敌人把鼠疫传播到了常德。
1941年11月12日至1942年6月30日期间,我们对收集到的18个鼠疫感染病例和23个死于鼠疫的病例、1879例被检查的老鼠、3536只跳蚤进行了研究。
第一个接触到的病例是11月12日被送到广德医院的一个12岁的关庙街女孩。她存在典型的败血症鼠疫临床症状,第一天入院的外围血液检查发现了一定数量的鼠疫杆菌,死前数量更多。11月13、14日,又发现两个鼠疫病例(表1.NO.2、NO.3),他们都有典型的腹股沟腺炎症状,不久死去。11月14日晨,红十字协会的一名医生半路拦住一具棺材,对尸体(表1.NO.4)进行解剖,从肝、脾切片检验来看,再次发现了早就怀疑存在的B型鼠疫杆菌。在11月24日又有一个鼠疫腹股沟腺炎症病例报告,临床诊断和生物细菌检验都是鼠疫。陈文贵医生那时在常德,对此进行了天竺鼠接种试验,证明结论是正确的。鼠疫的存在被完全证实了,因此发布公告,所有的病人和死者都必须上报和检验。用这种方式,我们获取了表1所记录的病例。所有疑似和确诊病例被立即送到东门外的隔离医院,接触者被隔离,密切观察。由于担心解剖所有尸体会引起更多的怨恨和危险,因此只对部分尸体进行了解剖。开始,那些疑似或确诊患鼠疫的死者尸体被火化,但是后来因为这种措施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而放弃了,为此,这些死尸不再被焚烧而是埋葬在公墓里。因为没有设置隔离检查站或警戒,情报收集工作做得不好,前几个月肯定有一些病例漏掉了。为了避免隔离和尸检,当时人们努力瞒报病人和死者。12月仅有2例病例(表1.NO.6、NO.7),次年1月1例,2月1例,3月最后3天2例,4月份人感染鼠疫的病例突增。从被检疫的39例病例中,确诊20例,另有3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中有1例是一个5岁男孩(表1.NO.11),系突发高烧并引起颈部僵硬,不久陷入昏迷状况,大脑脊椎流动明显萎缩。在显微镜下观察没有发现明确的生物体,但是他的血液涂片显示对B型鼠疫杆菌呈阳性,这可能是鼠疫脑膜炎并发症。有一陈姓家庭的两个女性病例(表1.NO.16、NO.17),一例是腹股沟腺炎并发败血症;一例是轻型的腹股沟腺炎症,后发展为二期鼠疫型肺炎。入院不久,两位女性患者都死了。其他的病例参见表1。
对于第一位病人,以一般的医疗救治措施并加之磺胺治疗,而其他的病人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因被发现得太晚而无法进行救治。从3月份开始,我们得到磺胺药物准备对病人进行救治,它是首先应用于印度一种新型疗法。此前,所有送到医院的病人都不治而亡,这使得人们更不愿把病人送到医院。从4月11日始应用磺胺治疗,最终有5例病人痊愈,这使得医院的治疗形势有所好转。在5名痊愈的病人中,1例是肺炎患者(表1.NO.18),4例是腹股沟腺炎患者(表1.NO.23、NO.24、NO.27、NO.31),其中NO.23、NO.24来自于同一家庭。那例肺炎患者是一个在当地报社工作的记者,单身男人,病发第三天入院。幸运的是,后来这个地方再也没有发现类似病例。在这次治疗过程中没有一例败血症患者治愈过。在临床实践中,磺胺治疗没有出现副作用,一些病人甚至可以服用200余粒药片,除了在少数病人中出现了轻微的血尿。
5月有5例病例,6月上半月有2例。自此以后无病例报告。详细的人感染病例记录,病例的年龄、性别和住址可参看表2,病例类型参见表3。
一些啮齿类动物,尤其老鼠,是众所周知的传播疫病给人类的传染源。在常德的鼠疫流行中,对鼠患鼠疫研究是绝对必要的。直到1941年12月,鼠疫研究专家伯力士抵达常德时,常德地区才开始对老鼠进行检查。自此,老鼠由伯力士之手得到了正确的研究。研究安排得非常好,他雇佣一些人每周必须捕捉3只老鼠,无论是死的还是活的,一美元一只跳蚤或一只老鼠。但是,捕捉老鼠非常困难,这使我们没有足够的老鼠进行研究,因此,我们得到的鼠患鼠疫的百分比数据不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无论如何,这些数据仍显示了鼠间鼠疫流行病情形的一个大致的轮廓,它与人间鼠疫流行病的范围大致相符。从1941年12月24日到1942年6月30日共有1879只老鼠被检查(见表4)(表4字迹漫灭,无法翻译——译者注)其中发现有415只老鼠是明确感染了鼠疫的,139只老鼠为疑似鼠疫,1、2、3月老鼠感染鼠疫的平均百分比为20%,但是在4月上升至44.40%,然而从5月开始下降了。详细数据参看表4和线形图(线形图因字迹漫灭,无法翻译——译者注)。
必须指出,显微镜下的发现并不总是一致的,有时,确诊老鼠会表现出某些器官的总的病理变化,如肝脾充血、腺肿大、胸腔有渗出物,但有些没有上述明显变化,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通常,在流行病活跃期,我们可以从确诊老鼠的病例中发现那些明显变化。
在鼠疫感染扩散期,跳蚤是昆虫里最重要的病菌扩散者(传播者),由于它很少死于疫病且潜伏期特别长,因此它比老鼠更危险。在鼠疫流行期间,对跳蚤和它的感染性进行整体研究是重要的。不同种类的跳蚤,尤其是cheopea的指数和印度跳蚤(外源性跳蚤cheopis)的百分比,在流行病理学上都是特别危险的。第一,当感染上B型时,印度跳蚤的胃更易于产生阻塞;第二,这种跳蚤的幼虫不是靠血喂养而是靠米粒喂养的,因此它们在米店和仓库尤其丰富,随着大米的转运,鼠疫会从一个地方扩散到另一个地方。
从死老鼠身上收集跳蚤时,把老鼠放在一盆水里,用尾钳梳理死老鼠的毛发,将跳蚤移到皮氏培养皿或含有酒精的玻璃器皿中。从活老鼠身上搜集跳蚤时,把装有捕获的老鼠的布袋放进一个封闭的容器中,然后通过三氯甲烷将老鼠和跳蚤一起麻醉,大约十分钟后,取出布袋仔细地用尾钳拣出跳蚤。在疫区的住户内获取跳蚤,可在晚上把做好标记的半托盘油放在地下或地板下面,用半明半暗的灯光以诱捕跳蚤来进行研究。验证这些跳蚤是否感染了鼠疫的方法是把捣碎的跳蚤擦拭在白鼠的皮肤上。
在我们的资料统计中,确诊的跳蚤数量是很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检的大多数老鼠是死的,甚至有些已严重腐烂。当这些受检的老鼠到我们手上时,一些跳蚤肯定也已经腐烂了。尽管开展了捕获活老鼠的运动,仍未获得满意结果。从表4的数字和图3(图3因字迹漫灭无法翻译——译者注)的曲线来看,我们验证了少量的印度跳蚤和大量的欧洲跳蚤。6月下半月,我们得到一窝高质量的印度跳蚤,这些印度跳蚤是在城市东端的一只活老鼠身上得到的。但这些跳蚤数量是如此的少以致没有多少研究意义,用不充分的资料是不能对跳蚤的有关指数进行测算的。
人间传播的鼠疫不是简单地直接从病原体到人,现将整个传播过程所包括的各个要素概略如下:
很显然,敌人飞机抛撒下的谷粒和棉絮中肯定包含有感染鼠疫的跳蚤。谷粒是老鼠喜爱的食物,老鼠自然会接触这些谷粒而感染疫病。通过跳蚤这个传播者,第一个感染鼠疫的老鼠很快传播给更多的老鼠,由此,会有更多的跳蚤被感染和更多的老鼠死于鼠疫。跳蚤不会很快死去,当它们找不到足够的老鼠宿主时,它们开始咬人。因此,人间的鼠疫流行病的爆发总是在鼠间的鼠疫流行之后。
在我们研究的这些老鼠中,大部分属于黑家鼠。黑家鼠通常生活在住屋内,容易与人接触。表4和表5显示人感染的病例和老鼠感染的数量和百分比分别存在的关系表明,当啮齿类动物感染超过20%时,鼠疫开始流行起来。5月,人患鼠疫和鼠患鼠疫开始下降,6月与5月上半月一致,在6月下半月,鼠患鼠疫和人患鼠疫下降了。人与动物确诊病例数量同时下降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最为重要的原因是跳蚤在炎热的夏季比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春、秋季节不易带菌,另外,也与老鼠身上的跳蚤种类的数量和湿度因素有关。
在鼠类患传染病流行之初,啮齿类动物没有免疫力,所以容易传染。随着时间流逝,啮齿类动物渐渐增强免疫力,并且免疫力能遗传到下一代。免疫力能持续多长尚不清楚,但是通常情况是流行疫病结束免疫力失去。我们发现,带有病菌的老鼠在常德的分布相当广,这是这个城市的带病菌的老鼠、人、携带感染病菌的跳蚤的患者流动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新的老鼠随火车和船只带到这个城市。这些因素就是为什么易感染的老鼠不断地在鼠疫流行期间出现的原因。
我们的数据显示印度跳蚤稀少,这不一定意味着在常德印度跳蚤真的很少。我们没有得到更多的印度跳蚤是由于这个事实:不能在这个城市的角落,尤其是米店和仓库成功捕获老鼠。但在下水道中的一只褐鼠的身上得到10只印度跳蚤这个事实证明,预测鼠疫已经过去是没有根据的。跳蚤指数的增长预示着鼠疫即将爆发。
在腹股沟淋巴结炎症病人身上取得病菌液,在肺炎性鼠疫病人身上获得血痰来证明B型鼠疫杆菌是容易的。但是,要从败血症病人的外围血液中证明B型鼠疫杆菌的存在是不容易的,除非在病人死前不久立即取样。对败血症病人的早期诊断,需要进行更近距离的观察和运用智慧作出判断。早怀疑一个病例比晚确诊一个病例更明智一些。
必须强调的是,5例经过治疗而康复的病人是接种了鼠疫疫苗的。尽管抗鼠疫疫苗不能绝对避免鼠疫而令人遗憾,但它仍然能使病人增强对疫病的抵抗力,缓解病情的严重性,使医疗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治疗。
从表2中我们发现性别和年龄在疫病感染中没有扮演特殊角色,但在表1中我们没有发现5周岁以下的感染儿童。
用新式的磺胺药物的疗法比抗鼠疫的血清疗法更有效,因为前者使用方便,副作用少。在疫病流行期间,血清的需求量大,但因为制备和运输的困难,经常得不到足够的血清,尤其在战时的中国,而且血清存在有效期。但是磺胺片剂能集中打包运输,只要保存得当,不会变质。运用磺胺片剂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吃低蛋白或流质食品,可有效地减少磺胺毒性对胃造成的伤害。运用磺胺对我们的病人进行治疗,结果是令人鼓舞的。磺胺本身不是细菌,但它可以有效增强人对鼠疫的抵抗力,尤其对于腹股沟淋巴性鼠疫病人的治愈率达60%—70%;而对于败血病人治愈率不是很理想。在发病的初期给病人服药2—4毫克(4—8片),一旦病情加重,我们按每隔2—4小时1毫克给患者服用。除病人出现严重情况如血尿而减少剂量或停用以外,治疗会持续下去。每天开出两次小苏打,因为磺胺药物的毒副作用使得鼠疫患者的心脏特别虚弱,还必须小心护理,不让病人的心脏过度疲劳。在康复期,患者必须至少卧床休息一周。病人在病中,心脏刺激药物或补药经常被推荐使用,它将使患者恢复几率更大。
湖南是当下中国相当重要的省份,通过水路、公路、铁路,它是中国西南诸省的门户。湖南还以生产水稻和棉花而闻名,尤其是环洞庭湖的区县如安乡、益阳、汉寿、南县和常德。常德不仅是稻米和棉花生产最重要的县,而且还是运输以上物资进入其他省份的战略大通道。以下是它与其他地区联系的几种交通方式:(1)西通大庸、鹤峰和湖北的恩施,然后到四川的万县。(2)经沅水到沅陵,然后经公路到永顺、恩施和万县。(3)西南经公路至沅陵、芷江到贵州。(4)经洞庭湖有三条重要的通道:东南经湘江到长沙;东北经长江到汉口;东北经长江上溯至沙市,然后到宜昌和万县。另外经长沙连接,走铁路到广东、广西也十分方便。
综上所述,跳蚤尤其是印度跳蚤很容易随着大米、棉花的运输流散各地,并且由于交通便利,老鼠和病人很容易逃离疫区。显而易见,鼠疫的严重危害性不单在常德这个城市,而且更大的危险在于它向周边及其他省份扩散,因此,防控措施必须严格执行。为了控制疫情的扩散,笔者尽力详细探讨所有应该采取的措施。有些措施在常德已经实施,措施的整体框架是基于伯力士医生的计划。
1.公共卫生宣传。这里不讲公共卫生宣传的重要性,只是希望获得人们的理解与合作,以便控制方案的顺利进行。鼠疫主要在穷人区域流行,因为穷人通常不能阅读或者太忙没有休闲时间阅读和参加集会,所以一般宣传方式如报纸、海报、小册子和公共聚集场所的演讲对穷人来说不是充分有效的。为达到宣传的效果,挨家挨户地在人们方便的时候进行宣传是重要的。注重宣传房屋内的防鼠,隔层、屋顶和地板的防鼠,人们保存食品的方法;观察并且询问房屋周围是否有死鼠或病鼠;在每家每户张贴告示,告诉人们如何防鼠、灭鼠、保护食品以及鼠疫的一般知识和预防知识,尽可能诚恳简单地解释每项措施。一周后,重新检查这些住户是否有任何改善,如果没有改善要重新对他们提些建议,并且几天之后进行第三次检查。假如仍然没有改进,防疫人员必须对其商店和仓库采取强制措施。
2.集体免疫。正如前文所述,抗鼠疫接种不能使人们完全免于鼠疫,但是之前的免疫预备都是有效的。大范围的接种能减少人们感染的机会,即使人们不幸感染上鼠疫,接种也能降低疫病的严重性,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注射一针疫苗不足以产生对病毒的抗体,需再打一针以加强免疫力。在这个战略要径的城市,对人们进行接种免疫以及进行两次接种非常不方便,而挨家挨户的接种是我们期待好结果的唯一方式。接种必须在家庭成员方便的时候进行,通常在晚上或中午,保长和乡长应该帮助开展这项活动。接种时要非常注意技术的无菌操作,使人们没有理由逃避免疫,扩散流言,并告诉人们接种后可能发生的反应。在两次或三次接种之后,发给人们接种证书。严格地讲,任何人都不能被排除在集体免疫外,但为了减轻人们的抵制情绪,三类人可以免除免疫:(1)二岁以下小孩。(2)危重病人,尤其是那些慢性疾病患者,如肺结核、心脏病和肾病患者,得急性病患者应在康复后予以免疫。(3)孕妇。孕妇不幸被列入三类人之中,因为当地人在孕妇免疫上有一种传统的偏见,认为接种有可能导致流产、堕胎。即使由于非接种的原因而造成了流产或堕胎现象发生,我们亦将备受责备。假如某家庭不反对对孕妇接种,我们将尽力为其免疫。
由接种获取的免疫期不会持续很长,通常不超过3—6个月,因此在鼠疫流行即将结束的末期,仍然坚持在疫区重复免疫是必要的。迄今为止,接种已在常德所有的医院、设置在6个城门口的隔离站和水路的落路口与皇木关等地进行。到5月,28.6%的人口接受了免疫,军队全部接受了免疫,详情见表6,这些数据显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受到了保护;挨家挨户的接种本应在预期的秋季鼠疫爆发前的8月初开始。
很清楚,接种只是临时性的保护,它不能消灭鼠疫,因此,接种必须结合有声有色的灭鼠运动才行。
3.抗击老鼠的运动。(1)灭鼠。有4种办法,即:埋、诱、毒、熏。埋鼠很简单,但埋鼠时有危险。诱捕需要技巧,夹子和诱饵饼干必须不带人手的任何气味,因为老鼠是很聪明的动物。夹子每次使用前都要用火烤,在拿夹子或放置食物之前,手必须用泥土弄脏,并告诉家人,晚上要保管好食物。当老鼠捕获后马上放在布袋里,不要触摸或移动夹子。毒药最好用钡碳酸盐,因为它对老鼠有毒性而对接种的人和其他家畜无毒。按照1∶4的比例混合钡碳酸盐和面粉,加水少许,制成直径一英寸的小球,然后蘸入石蜡,或用动物油、植物油炸一下,用筷子触碰、放置,不可用手。不管老鼠吃不吃,前两三天晚上最好放置不带毒的面粉,依房子大小来定夺放置毒药面团的多少。放钡碳酸盐的好处是,老鼠吃饱之后,引起胃肠炎,致使老鼠极度干渴,于是外出寻找水,最后死在屋外。在鼠疫流行期间,这种方法不是很好。至于熏,最好的化学物质是氰化钙粉末,商业名称为氰。在潮湿的空气中,它会慢慢释放出液氰酸,比直接使用液氰酸气体更安全。氰能直接杀死跳蚤,在鼠疫流行期间,它是最好的灭鼠方法,但是价格不菲。实际操作时,把氰化钙粉末直接放进仔细寻找到的鼠洞里,鼠洞四周的洞口应封死以便于释放的气体不被泄漏出来。当一个人把气体泵入鼠洞时,其他的人在房屋四周看有无气体泄漏,因为鼠洞大多是连通的。一旦发现泄漏要堵塞漏洞。如有必要应喷洒催泪瓦斯,1000立方的空间为50CC,如有泄漏,则要禁止人员进入房间。此种方式是安全有效的。如果人们对危险有足够的认识,则不用撤离人员。对于房屋建筑不牢固且鼠洞太多,此种方法绝对无效。注意应在有专家指导下方能进行。(2)主要的防鼠措施。根据经验,我们知道,在一种好的生存条件下,大规模灭鼠之后,老鼠会很迅速地大量繁殖,因为他们有更多的食物和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之大量繁殖。因此房屋、建筑里必须没有老鼠隐藏生存的地方,防疫人员应该设计出这种新式房屋。起造新居时,屋主应向警察报告,后者应随即向鼠疫预防部门报告以得到相关的指示。(3)次要的防鼠措施。贫民负担不起新造房屋费用,为了达到预防目标,房屋要加以改建,诸如拆除隔层、地板和顶棚,阻塞鼠洞,如此老鼠隐藏空间就少一些。防疫人员要关注此事。(4)食品保护。针对老鼠而言,保护食品的最佳办法是灭绝住户老鼠。当地的水缸是保存食物的最佳地方,还有其他较安全的容器。人们通常忽视抹饭桌,这样晚上老鼠有一顿美餐,它们又会再来。要是它们发现不了食物,它们将从住屋内消失。(5)清洁。房屋和街道的清洁必须予以重视。烂家具不要放在角落或阁楼上。事实上这些家具不会再用,不如当柴烧,以减少鼠疫隐藏的空间。当柴烧的东西、盒子等要离墙壁远点儿。垃圾倾倒在公用垃圾箱里,夜幕降临时要覆盖严密。卫生防疫宣传每隔1—2个月举行一次。
以上针对老鼠的五项措施实际上是抗击鼠疫之中最主要的措施。鼠疫静止期是大规模灭鼠和防鼠的最佳时期,这样可以避免秋季鼠疫的大规模爆发。
4.情报与实验室服务。应要求警察、保长、乡长合作以得到情报,尽可能早地报告患者和死者人数并使其得到医疗工作者的检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得到其他工作人员和乡村医生的理解并与之合作,以便于他们把掌握的案例及时地报告给我们。唯有如此良好地组织情报网络,我们方能得到即便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分的病例。应该重点强调,尽早报告重病人以便及时对他们施行救治,使之康复,阻断任何严重病情的存在和扩散。每一个医护工作者应该人手一册诊断书,记录病人的姓名、住处、疫病发生日期,以及其他有意义的日子和病人的主要症状。检察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里要出去巡阅这些手册,看看是否有任何疑似病例。有关病例的新发现一定要详录在册。
一个简单的实验室必须有一台显微镜以便对病例作出诊断;在附近有一个房间或遮蔽棚,可以对老鼠进行检查;还有一些供实验用的动物,以满足实验的需要;有一个验尸间,以对死者的尸体进行检验。
5.行政措施。鼠疫预防委员会应该包括当地负责人和其他行政人员,而技术委员会只包括医疗和卫生防疫人员。由技术人员指导计划和执行工作,而不是行政人员进行整个工作的指导。技术人员必须敏捷、精力充沛、诚实、有决断力,尤其是在疫病爆发初期,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和惩罚措施,以使百姓服从。
商店和仓库应该遵守有关防鼠和食品保存的规定。在肺鼠疫爆发期间,所有公共聚会都应取消。(www.zuozong.com)
1.病人初入院治疗。一方面,病人入院治疗对病人是有好处的,比如可以得到好的护理,适当的饮食,绝对的卧床休息以及及时的特殊治疗;另一方面,阻断了感染的进一步扩散。
2.隔离接触者。肺炎性鼠疫患者的接触者必须隔离观察一星期,对他们的体温、脉搏和呼吸进行一日两次的测量,任何轻微的体温上升和脉搏加速应该被视为疑似病例,并与其他接触者立即隔离,要是病情加剧,治疗立即开始。腹股沟腺炎鼠疫患者的接触者不需要绝对的隔离,最好暂时疏散。因病人与接触者待在同一住处,时间较长,被感染的跳蚤叮咬的几率就相当大。注意不要让任何接触者逃脱,尤其是那些肺炎性鼠疫患者的接触者。
3.灭鼠、灭跳蚤。灭鼠和灭跳蚤应同时进行,因为只灭鼠而把跳蚤落下了,后者反会咬人,腺鼠疫患者的家里应喷洒煤油雾剂以灭跳蚤,搜寻老鼠并杀死。对肺炎患者的家里没有必要用福尔马林和硫黄消毒。血痰污染的地板和床铺有感染性,应用100℃的沸水清洗,再涂上石灰,床最好烧掉,床上用品要么烧掉要么开水煮沸消毒。酒精是最好的消毒剂,但太昂贵。经过消毒的房间要一直关闭,一周后才能使用,防鼠工作要随之进行。隔离医院和接触者隔离观察集中营应做到无鼠、无昆虫,无跳蚤、虱子和臭虫。进入病房或集中营前,病人和接触者必须做无跳蚤处理,进行灭虱也是必要的。
4.尸体处理。对死者尸体进行焚烧是最安全的方式。但是由于人们强烈反对火葬,我们选择一处公墓对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尸体予以埋葬。棺材必须用坚固的材料制成,并将石灰铺洒在棺材之内。埋葬地点应较高,因为死者必须埋葬在6英尺深的地方。疫病流行期过后,死者家庭成员可能希望移葬他处。
5.邻居房屋的清空。从病人住处撤离那些发现病人的人和邻近房屋的人员,最好把他们移到特备的公共场所。撤离期间住房应灭鼠和灭跳蚤,如有必要卫生防疫人员应对房屋采取保洁措施加以改善。撤离人员返回旧居的时间应由感染传播的活动期来确定,通常撤离人员须等到瘟疫过去后再回家。
6.焚烧住房。此种方案在疫病流行之初最宜采用,因为此时只有少数几户人家感染,影响面较小。焚烧前,所有的门窗紧闭,任何与外界相通的洞眼或缝隙应予以堵塞。这些措施是必要的,目的是为了不让一只老鼠逃离现场。当疫病处于高峰期,焚烧房屋就没有效了,因为这需要烧太多房屋,而且当地房屋都是紧挨着的。焚烧整个城市应严肃考虑,除非绝对必要,例如隔绝方案不能执行,且邻近地区有较大感染的危险。城市焚烧之前,必须首先建立隔离地带。
隔绝本身并不能消灭疫病,但它是一种阻止感染源扩散到邻近地区的手段,执行起来很麻烦但又必须严格执行。
1.行人及行李的控制。病人在潜伏期很难察觉,病人尤其是肺炎性患者旅行到其他地方,会带来新的流行瘟疫。如莫林乡(属桃源县)某人,在鼠疫爆发后到常德做生意,不幸感染鼠疫,他回到莫林乡疫病还处于潜伏期,不久一家5口都死亡了,还感染了其他11名接触者。幸运的是,此次肺鼠疫不同于其他的肺鼠疫,因缺乏血痰这个常见的感染飞轮,所以此次疫情很快被阻断了。淋巴结炎患者的接触者没有危险,可以自由活动,但他们的行李必须消毒。
规定:必须仔细搜寻出每一个肺炎性鼠疫患者和他们的接触者,在肺炎鼠疫爆发期间,禁止路人通过疫区,除非7天隔绝期期满之后。若有必要,应严禁火车、轮船和巴士通行。
2.对大米和棉花的控制。禁止疫区生产和储存的大米和棉花输出。假如有途经疫区的货物,不能在疫区下载,并且在天黑之前必须离开,否则货物将被迟滞隔离。
3.水上交通工具的控制。这种控制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船舶是老鼠迁徙的手段之一。禁止船舶在拂晓和傍晚时分泊在疫区沿岸,晚上它们必须泊在离疫区陆岸至少20英尺的河中。船与陆岸之间的交流应予以禁绝。大型船舶与陆岸的任何来往必须使用小船进行联络。
1.湖南常德爆发的鼠疫是由1941年11月4日日本飞机撒下的混杂在米粒和棉花中的带菌跳蚤引起的。
2.对1941年11月12日至1942年6月30日期间人感染鼠疫进行了研究,发现17个确诊病人中的5人和1个疑似病人得以康复;20个死者是确诊病人;3个死去的疑似病人。以下三点应该提到:(1)腹股沟淋巴结炎和初期肺炎鼠疫患者的诊断相对较易,B型败血性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阶段血液很难证实。(2)早期治疗时,运用大剂量的磺胺和好的治疗以及严格的护理,60%—70%的腹股沟淋巴炎患者可以治愈,甚至一些初期肺炎性患者也可治愈。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例败血症患者治愈。在使用磺胺药物时,我们还未遇到严重的毒副作用发生的情况。(3)抗鼠疫接种不会带来完全的保护,但可以减轻病症和降低死亡率。
3.检疫1879只老鼠,其中在4月感染率达到44.4%,当鼠间传染达到20%以上时,人间的鼠疫开始爆发。
4.收集3536只跳蚤并对其检疫,其中印度跳蚤罕见。
5.疫情控制方案已充分讨论。
表1 1941年11月12日至1942年6月30日常德鼠疫患者详细记录表
续表
续表
表2a 1941年11月12日至1942年6月30日常德城区鼠疫分析(一)
表2b 1941年11月12日至1942年6月30日常德城区鼠疫分析(二)
续表
表3 1941年11月12日至1942年6月30日常德城区鼠疫病例类型
表5 1941年11月12日至1942年6月30日常德地区对人进行检查的记录
表6 1941年11月12日至1942年6月30日常德接种鼠疫疫苗情况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372—06—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