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松平不昧与若草:江户时代松江藩藩主茶道宗师及其创建的茶道流派

松平不昧与若草:江户时代松江藩藩主茶道宗师及其创建的茶道流派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松平不昧と若草人物小传:松平不昧松江藩第7代藩主,茶道大师,茶道石州流不昧派之祖。若草两字来自江户中后期风流大名松平不昧的短歌。江户时代茶道早已成熟,茶人不少见,松平不昧是少见的“大名茶人”。松平不昧是茶道流派的宗师,要定时举办茶会。松平不昧模仿栂尾山春景制出一款绿果子,在春日茶会使用,这绿果子就是“若草”。

松平不昧与若草:江户时代松江藩藩主茶道宗师及其创建的茶道流派

松平不昧と若草

人物小传:松平不昧

松江藩第7代藩主,茶道大师,茶道石州流不昧派之祖。松平不昧也是一位有作为的藩主,通过藩政改革,促进了藩内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并推动了茶道文化在松江地区的普及。著作有《茶事十二月》《古今名物类聚》等。

“店前薄冰生,跨过缓入内。”这俳句看似普通,其实有滋味。薄冰是季语,表明是乍暖还寒的初春时候;店是和果子店,和花团锦簇的洋果子店不同,朴素的店招透着安静闲适。到了店前,客人连脚步都放缓了,这就是“和”的魅力。

西洋果子相比,和果子更甜些,吃一口甜到喉咙,整只吃完难免腻了。和果子和茶道关系紧密,不宜空口吃,要配日本茶。和果子按含水量大致分3类:首先是含水40%以上的生果子,一般小豆馅制作,模样精美,有鲜明季节特征;其次是含水20%以下的干果子,糯米粉和砂糖制,模子压成可爱的形状;半生果子在两者之间,外皮略硬,中间填了软糯的豆馅。浓茶味苦,配甜腻些的生果子;薄茶味淡,适合清淡的干果子,半生果子比较灵活。大福、羊羹是常见的生果子,有平糖、落雁和煎饼等属于干果子。最中是典型的半生果子,糯米粉加糖烤制成型,中间加各类馅料,外刚内柔,十分有趣。

吃和果子要选对茶,吃法也有讲究:得按季节选果子,春日吃樱饼风雅,夏天吃就有些不对,秋意一深,又是吃栗羊羹的好时候。取果子装在碟里,欣赏它的精致样子,再用长短适宜的杨枝切着吃。杨枝是牙签,吃和果子常用黑文字杨枝,樟科植物制成,有天然花纹,还有淡淡香气。

由此可见,和果子不是果腹的吃食,是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更是茶道的组成部分。

和果子源于舶来的“唐果子”,进入室町时代,公卿贵人倾心茶汤,茶道逐渐确立,茶会用的果子也讲究起来。果子不光要应季,更要有想法,能表现茶会主人的趣味喜好。与一般人相比,茶道宗师更精益求精,他们不满足于购买现成果子,还与果子店主共同推敲,定制更合心意的新款果子。不少和果子都是他们的创意,若草就是其中之一。

若草一词初看不明所以,“若”是年轻之意,若草就是嫩草。若草是春天的应季果子,碧绿长条形,模仿暖风轻拂、草木欣欣向荣的春日美景

若草由糯米粉加糖蒸熟搅拌而成,以做法、食材论,应归入生果子类的“求肥”种。求肥原名“牛皮”,是古中国祭祀用的祭品。它是红糖所制,外观茶褐色,质地柔韧,和鞣制过的牛皮有些相似,所以得了“牛皮”的名字。牛皮漂洋过海来到日本,天皇把牛皮改成“求肥”,这名字一直用到现在。

既是求肥的一种,若草如何得了这别致名字呢?若草两字来自江户中后期风流大名松平不昧的短歌。松平不昧是松江藩第7代藩主,本名松平治乡,不昧是雅号。江户时代茶道早已成熟,茶人不少见,松平不昧是少见的“大名茶人”。他少时学石州流茶道,晚年开宗立派,创出新派“不昧流”。他收集了“油屋肩冲”“枪樵肩冲”等茶道名器,还编写了《古今名物集》,介绍了各名器的模样、主人、尺寸,还一一定了品级,书中的评价标准一直沿用至今。(www.zuozong.com)

松平不昧隐居后醉心于茶道,在江户和松江藩的庭园建了多所茶室,“菅田庵”和“明々庵”一直保存至今。他还指导匠人烧陶,按喜好制作茶碗,也研制各类新鲜果子配茶。松平不昧是茶道流派的宗师,要定时举办茶会。办茶会要考虑许多——根据季节、客人身份选择插花、挂轴、果子、茶器和果子器等。他在茶会使用自制的乐山烧、布志名烧茶器,也让客人见识了许多精致果子。

松平不昧茶会用的果子十分讲究,他写过茶道指导书《茶事十二月》,详细记录了每月茶会适合用哪些果子。他写过一首短歌:“云起雨未落,栂尾山上摘若草”,栩栩如生地描出一幕有趣场景:澄净的春日天空突然被云朵覆盖,空气湿漉漉的,似乎马上要落雨,栂尾山上的人们赶紧采些嫩芽带走。栂尾是知名茶产地,人们采的是茶树嫩叶吧?栂尾山上大片茶园,春来嫩叶萌发,远远看去像绿色海洋。松平不昧模仿栂尾山春景制出一款绿果子,在春日茶会使用,这绿果子就是“若草”。

若草在江户后期名噪一时,进入明治时代突然失传。明治中期,和果子店“彩云堂”店主善右卫门翻遍古籍,走访不少茶人,终于觅到若草的制作方法:选奥出云、仁多地区的一级糯米,用石臼细磨成粉,奥出云等地气候寒冷,产出的糯米最有弹性;之后米粉倒进铜锅,加砂糖、麦芽糖加热,匠人长时间搅拌,直到粉团呈半透明,再揉出一个个长条形待用;把糯米蒸熟,擀成煎饼状,放在阴凉地风干,待水分挥发完,捣成粉末,再调成翠绿色,就是“寒梅粉”;最后把做好的长条形捧在手里,均匀撒上寒梅粉,碧绿的若草就完成了。

时光荏苒,彩云堂店主100多年前重新发现若草,如今它已是知名果子,讲究点的果子店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是春天的应季果子,3~5月份都有供应。但是,细心的果子匠人会调节寒梅粉的颜色,不同时候的若草有微妙不同。都是绿果子,3月是带黄的嫩绿,5月便是翠绿了,用果子体现季节变化,这也是和果子的精致之处。看见玻璃柜里的若草变成翠绿色,风雅的顾客心领神会:已是暮春时节,眼看要到初夏,路边的杜鹃已冒出花蕾了吧。

店铺推介

彩云堂:“彩云堂”是创业141年的松江和果子老铺,首代店主也是若草的重新发现者。该店严选奥出云的高级糯米,加净水磨粉,全程手工制作。制出的若草软糯有弹力,与机器制品大不相同。

地址:岛根县松江市天神町124,也可在网店购买。

风流堂:“风流堂”创建于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向来珍视松江地区的饮茶文化。对于松江人来说,感悟季节变化,与好友聊天品茶,从来缺不了精致美味的和果子。该店若草色味俱佳,是有名的风流铭果。

地址:岛根县松江市矢田町250-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