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短期薪酬的确认与计量
1.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
2.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职工福利费为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3.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为职工缴纳的养老、失业保险费调整至离职后福利中)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相应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企业应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2)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3)上述两项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4.带薪缺勤分为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
(1)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
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
(2)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我国企业职工休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病假期间的工资通常属于非累积带薪缺勤。
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实务中我国企业一般在缺勤的会计期间计提应付职工薪酬时一并处理。
5.利润分享计划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企业应当确认相关的应付职工薪酬:
(1)企业因过去事项导致现在具有支付职工薪酬的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
(2)因利润分享计划所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义务金额能够可靠估计。属于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视为义务金额能够可靠估计:
①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之前企业已确定应支付的薪酬金额;
②该短期利润分享计划的正式条款中包括确定薪酬金额的方式;
③过去的惯例为企业确定推定义务金额提供了明显证据。
职工只有在企业工作一段特定期间才能分享利润的,企业在计量利润分享计划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时,应当反映职工因离职而无法享受利润分享计划福利的可能性。
如果企业在职工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12个月内,不需要全部支付利润分享计划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该利润分享计划应当适用本准则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有关规定。
企业根据其经济效益增长的实际情况提取的资金,属于利润分享和资金计划,但是,这类计划是按企业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确定享受的资金,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仍是由于职工提供服务产生的,不是由企业与其所有者之间的交易而产生的,因此,企业应当将利润分享和资金计划作为费用处理,不能作为净利润的分配。
6.非货币性福利应按以下方式确认和计量:
(1)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并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其销售成本的结转和相关税费的处理,与正常销售商品相同(视同销售)。
(2)以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但不确认为收入。
(二)科目设置
企业应当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结算、使用等情况。该科目为负债类科目,贷方登记已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的数额,借方登记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数额;该科目期末一般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若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支付的职工薪酬的数额。“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带薪缺勤福利”“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等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账务处理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例11.5】甲公司本月应付工资总额632 000元,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中列示的产品生产人员工资为41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120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为70 400元,销售人员工资为20 600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为11 000元,则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410 000
制造费用 120 000
管理费用 70 400
销售费用 20 600
在建工程 11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632 000
【例 11.6】承例 11.5,甲企业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总额632 000元,代扣代交个人所得税40 000元,企业代垫职工家属医药费12 000元,实发工资580 000元。甲企业的有关会计处理为:
(1)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80 000
贷:银行存款 580 000
(2)代扣款项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2 000
贷:其他应收款——代垫医药费 12 000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40 000
2.三险一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例11.7】乙公司8月有关的职工薪酬业务如下:按照工资总额的标准分配工资费用,其中生产工人工资为10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0万元,总部管理人员工资为30万元,专设销售部门人员工资为10万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为5万元,内部开发人员工资为35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按照所在地政府规定,按照工资总额的38.5%计提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则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1)计算各项职工薪酬:
(2)相关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1 385 000
制造费用 277 000
销售费用 138 500
在建工程 69 300
研发支出 484 800
管理费用 415 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 770 000
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2 770 000
贷:银行存款 2 770 000
3.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并且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例11.8】A公司为一家电生产企业,共有职工200名,其中170名为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30名为总部管理人员。2月该公司决定以其生产的液晶彩电作为福利发放给公司每名职工。该彩电的单位成本为10 000元,该型号液晶彩电的售价为每台14 000元,A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A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计入生产成本的金额为:170×14 000×(1+13%)=2 689 400(元)(www.zuozong.com)
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30×14 000×(1+13%)=474 600(元)
借:生产成本 2 689 400
管理费用 474 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 164 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 16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 8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64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 000 000
贷:库存商品 2 000 000
【例11.9】某公司12月外购电暖气作为春节福利发放给职工。电暖气的每台不含税价格为 500元,增值税税率为13%。假定100名职工中85名为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15名为总部管理人员。则该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购买电暖气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56 500
贷:银行存款 56 500
(2)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
借:生产成本 48 025
管理费用 8 475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56 500
【例11.10】B公司为总部各部门经理级别以上职工提供汽车免费使用,同时为副总裁以上高级管理人员每人租赁一套住房。B公司总部共有部门经理以上职工30名,每人提供一辆桑塔纳汽车免费使用,假定每辆桑塔纳汽车每月计提折旧l 000元;该公司共有副总裁以上高级管理人员8名,公司为其每人租赁一套公寓,月租金为每套8 000元。B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94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94 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0 000
贷:累计折旧 30 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64 000
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 64 000
本例中,B公司将其拥有的汽车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还应当按照该部分非货币性福利30 000元,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带薪缺勤
带薪缺勤,分为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
【例11.11】甲公司共有1 000名职工,该公司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该制度规定,每个职工每年可享受5个工作日带薪病假,未使用的病假只能向后结转一个日历年度,超过1年未使用的权利作废,不能在职工离开公司时获得现金支付;职工休病假是以后进先出为基础,即首先从当年可享受的权利中扣除,再从上年结转的带薪病假余额中扣除;职工离开公司时,公司对职工未使用的累积带薪病假不支付现金。
2×18年12月31日,每个职工当年平均未使用带薪病假为2天。根据过去的经验并预期该经验将继续适用,甲公司预计2×19年有950名职工将享受不超过5天的带薪病假,剩余50名职工每人将平均享受6天半病假,假定这50名职工全部为总部各部门经理,该公司平均每名职工每个工作日工资为300元。
分析:甲公司在2×18年12月31应当预计由于职工累积未使用的带薪病假权利而导致的预期支付的追加金额,即相当于75天(50×1.5天)的病假工资22 500元(75×300元),并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 22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22 500
假定2×19年12月31日,上述50名部门经理中有40名享受了6天半病假,并随同正常工资以银行存款支付。另有10名只享受了5天病假,由于该公司的带薪缺勤制度规定,未使用的权利只能结转一年,超过一年未使用的权利将作废。2×19年,甲公司应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18 000(40×1.5天×300)
贷:银行存款 18 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4 500(10×1.5天×300)
贷:管理费用 4 500
【例 11.12】沿用例 11.11 资料,所不同的是,该公司的带薪缺勤制度规定,职工累积未使用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无限期结转,且可以于职工离开企业时以现金支付。丁公司1 000名职工中,50名为总部各部门经理,100名为总部各部门职员,800名为直接生产工人,50名工人正在建造一幢自用办公楼。
分析:丁公司在2×18年12月31日应当预计由于职工累积未使用的带薪病假权利而导致的全部金额,即相当于2 000天(1 000×2天)的病假工资600 000元(2 000×300),并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 90 000
生产成本 480 000
在建工程 3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600 000
【例11.13】甲公司从2×18年1月1日起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制度规定,该公司每名职工每年有权享受12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休假权利可以向后结转2个日历年度。在第2年末,公司将对职工未使用的带薪休假权利支付现金。假定该公司每名职工平均每月工资2 000元,每名职工每月工作日为20个,每个工作日平均工资为100元。以公司一名直接参与生产的职工为例。
(1)假定2×18年1月,该名职工没有休假。公司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当月,累积相当于1个工作日工资的带薪休假义务,并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 2 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 000
——累积带薪缺勤 100
(2)假定2×18年2月,该名职工休了1天假。公司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当月,累积相当于1个工作日工资的带薪休假义务,反映职工使用累积权利的情况,并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 2 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 000
——累积带薪缺勤 100
借: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100
贷:生产成本 100
上述第1笔会计分录反映的是公司因职工提供服务而应付的工资和累积的带薪休假权利,第2笔分录反映的是该名职工使用上期累积的带薪休假权利。
(3)假定第2年末(2×19年12月31日),该名职工有5个工作日未使用的带薪休假,公司以现金支付了未使用的带薪休假。
借: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500
贷:现金 500
5.利润分享计划
【例11.14】甲公司实行利润分享计划,约定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按照当年税前利润的1%领取奖金报酬。该公司2×18年度税前利润为20 000万元。
借:管理费用 2 00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短期利润分享 2 000 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