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习作围绕“动物园”来写。走进独特的动物园,你会发现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家人和可爱的动物之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你的家人像什么?哪里像?和他们每个人在一起生活感觉怎样?拿起笔写一写吧!
关键语
关键语一:像什么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与动物之间相似的地方。比如:妈妈和绵羊相比较,妈妈的头发和绵羊的卷毛很相似;妈妈爱吃素食,绵羊总是吃草,这也是相似之处;妈妈性格温柔,绵羊性格温和,这又是相似之处。那么这样想开去:你的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
关键语二:哪里像
就是要把他们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写出来。老师这里说的印象深,有两层含义:一是你的家人留给你印象最深的特点,你要仔细去回想,把它们写出来。比如他吃饭时的样子、说话的声音、睡觉的姿态等;二是你写出的家人特点,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让读者觉得你写的人确实和某种动物的特点很相像。
关键语三:感觉怎样
最后写一写,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比如,面对豹子一样爱发脾气的爸爸,河东狮吼的妈妈,猴子一样顽皮的弟弟,你要把自己对他们的真实评价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关键语四:每个人
爷爷、奶奶、爸爸、兄弟、姐妹……他们都像什么动物?什么地方像?给家里每个人都写上一段,那我们的家庭“动物园”就写完了。
文本相连
“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这个语文要素也是我们本次的习作训练点。“小小‘动物园’”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习作话题。教材引导学生回味生活片段,感知家人特点,感受这个特殊“动物园”的氛围和无穷乐趣。回顾本单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的那五粒豆,在“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笔下各有各的理想,经历也各不相同,最终各有各的归宿。在它们的生命历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物有物的不同,人有人的特点。我们家庭里的成员也各有各的脾气、兴趣、爱好、理想……抓住他们每个人最有特点的地方写出来,给每个人写上一段,也就组成了我们的“家庭动物园”。
构思点拨
选材立意
在你的家庭里,你打算写哪些人呢?从哪些方面来突出他们的特点呢?最棒的办法是: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来写。如:爷爷很胖,行动缓慢,笨拙——像熊;爸爸脾气暴躁——像雄狮;姐姐爱美——像孔雀……
结构行文
我们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来安排文章内容,当然总分式也可以,即先总说家庭成员的特点,再按顺序逐一分述。
写这样的文章,我们的语言可以风趣幽默一些,我们还可以关注人物的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当然丰富的想象也必不可少,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能活灵活现!
暖心提示
下面我们用一张思维导图来了解习作思路:
帮扶知法
同学们,这次小小“动物园”习作,是要让我们写一写自己的家人,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加起来,这篇习作就完成了。那么,我们怎样把每一个人物的特点活灵活现地写出来呢?下面请看两个小的习作片段:
片段一:我的弟弟,个子不高,又瘦又小,外号“小萝卜头”。别看他个儿小,“疯”劲儿一来,就像一只顽皮的猴子,常常把我气得哇哇大叫。如果你不信,那就去看看他“大闹天宫”的“英雄事迹”吧!
要睡觉了,我在床上看《米老鼠》。正看得津津有味,弟弟趴到我身边凑热闹,还吃他藏了很久的美食“米花糖”。十几分钟后,弟弟站在窗台上得意地说:“姐姐,看看你床上有什么?嘻嘻!一会儿就有蚂蚁来吃啦!”我这才发现,床上全是米花糖颗粒。我吓坏了,脑子里全是我睡着了,蚂蚁爬在我身上的样子。急忙大喊:“你下来,赶紧捡了,不然我不理你了!”弟弟漫不经心地捡了几颗,就不停地乱翻我的书包,乱玩我的玩偶,在我的床上又蹦又跳……最终我忍无可忍,追弟弟,教育他,整理床,收拾书包……最后我累得不行,倒在床上睡着了。
读了上面小作者写弟弟的片段,聪明的你现在一定掌握了把人物写“活”的一些小技巧吧!你看,作者是抓住一件事情来写弟弟淘气的。在叙述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抓住了弟弟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来描写,还加上了自己的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比如,弟弟站在窗台上得意地说:“姐姐,看看你床上有什么?嘻嘻!一会儿就有蚂蚁来吃啦!”这句话就生动地写出了弟弟顽皮的样子。我吓坏了,脑子里全是我睡着了,蚂蚁爬在我身上的样子。急忙大喊:“你下来,赶紧捡了,不然我不理你了!”这句话就衬托出弟弟的顽皮,让“我”很无奈。当然,写人物不能少了外貌描写。你看:我的弟弟,个子不高,又瘦又小,外号“小萝卜头”。别看他个儿小,“疯”劲儿一来,就像一只顽皮的猴子,常常把我气得哇哇大叫。就把弟弟的“猴”样儿写得很生动。
片段二:著名的绘本故事《我家是动物园》里讲述了可爱的“动物一家”。首先亮相的是“小猴子”祥泰!那抓耳挠腮的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语言,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祥泰”的开场白是自我介绍特点,他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嗨,大家好,我是祥泰”“其实……我是小猴子”这是借助比喻介绍“我”;“我最爱吃香蕉,爬树很拿手,还很会模仿”集中说明“哪里像”猴子,也就是写出了猴子的三个特点。
同学们,你能用下面这样的句式来介绍自己的特点吗?
“嗨,大家好,我是______。其实,我是________(动物)。因为________。”
放手练习
同学们,在祥泰“动物一家”中还有:“大狮子”爸爸、“大浣熊”妈妈、“长颈鹿”爷爷、“狐狸”奶奶、“猫头鹰”曾祖母、“小白兔”妹妹,还有两条“鲸鱼”金鱼,呵呵!当然金鱼也算是他们的家庭成员!经过上面的练习,聪明的你,能帮祥泰写一写他家人的特点吗?请你用第三人称“他,他们”来练习呦!
他(她)是______。其实,他(她)是________(动物)。因为________。
【教学目标】
1.学会在观察中发现书中人物和动物的相似点。把家人想象成不同的动物,发现他们与动物之间的相像点,感受小小“动物园”里爱的氛围。
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抓住人物特点写人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在观察中发现书中人物和动物的相似点,把家人想象成不同的动物,发现他们与动物之间的相像点。
难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抓住人物特点写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大家来猜一猜就知道了。
1.它爱模仿,爱吃香蕉,还是攀缘高手。(猴子)
2.它漂亮,爱吃萝卜和青菜,总爱竖着耳朵听别人说话。(兔子)
同学们都对动物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你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是不是很有趣。你觉得你的家人分别像哪种动物呢?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动物园”来写的。(板书:小小“动物园”)
二、创设情境
1.出示动物照片,理解人物和动物的关系。
看完照片,我们认识了许多动物。你最喜欢谁?你最喜欢它身上的哪个特点?(贴“特点”牌)
把自己的家变成动物园,你觉得你的家人分别像哪种动物?(出示课件)
(1)爸爸与猫:我的爸爸胖胖的,很憨厚,像一只猫。(样子、性格)(板书:样子、性格)
(2)姐姐与鱼:我的姐姐游泳特别好,在水里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本领)(板书:本领)
(3)爷爷与大老虎:我的爷爷很威严,就像一只大老虎。(性格)
把每一个人都比作一种动物,这是通过观察人物和动物的关系,找到某个人和某一种动物的相似点来描写人物。这在我们作文中也是常见的,这叫作“抓住特点”。这把金钥匙,你掌握了吗?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
1.展开联想,介绍家人。
(1)同学代表来介绍自己的家人。
将自己家人鲜明的特点介绍清楚、详细,这是有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
(2)对于没有说到的方面,同学们互相进行补充,说清楚人物的长相、特点等。
(3)师根据学生所说,及时进行归纳,并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说出家人有趣的地方。并根据家人的显著特点,联想家人像哪种动物。
教师总结:今天这篇作文要和动物联系在一起。抓住家人外貌、性格、习惯、爱好、本领、品质等不同方面的特点,说清家人像什么动物,哪里像。同时还可以进行人物的心理描写,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活灵活现。
(4)除了以上这些,同学们再想想,我们还应该怎样做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呢?生思考,尝试回答。
教师总结:习作还要融入感情,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会有血有肉,才能感人。
2.练写小片段。
(1)同学们,请你选一位最喜欢、最有特点的家庭成员,写一个小片段。
(2)生写片段,师巡视检查,做适当的指导。
(3)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作品,请同学们进行评议,指出片段的优缺点,师及时进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评议,看看有没有产生歧义的句子,内容是否合理,写得是否形象等,并提出修改意见。
3.例文引路。
(课件出示)
例:哥哥是一只小豹子,想安静的时候,一句话不说,静静地写作业,静静地听歌,静静地思考。但是,一到上体育课的时候,就截然不同了,奔跑起来像小豹子一样飞快。有一次,哥哥参加一项二百米短跑竞赛,枪声一响,他像离弦的箭一样,一下就窜了出去,谁也追不上他。哥哥自然得了冠军!
例文将哥哥和小豹子联系起来,因为他们真的很像,哥哥安静的样子像豹子,奔跑时的速度像豹子,并且还运用了实例,使人物特点更突出。
教师总结:同学们,例文运用了实例的描写,人物的特点是通过事件表现出来的,事件典型,特点才更突出,那么有哪些事能表现出家人与动物的相似特点呢?同学们可以仔细回想,从中选取一两件,写在我们的习作上。
四、文笔互动,习作构思
1.学生做好写作前构思。自己的家人有什么地方最像某一种动物?有趣的地方在哪里?先静静地想一想,想好后写下来。
2.下笔成文,教师点拨指导,帮助他们打开思路。
3.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过程】
一、交流习作
1.选代表读一读自己描写的习作片段(不要说出文中人物像哪种动物),大家听听他写的像哪种动物?
2.根据同学们的讨论回答,师进行指导。(www.zuozong.com)
评析总结:现在我们都能够抓住人物和动物的特点,展开联想。
二、自改习作
美玉是雕琢出来的,同学们的习作稿也需要写好后,通过自己的修改使文章锦上添花,你有没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好呢?
1.学生自改习作,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对照“是否想象成最恰当的动物”,是否写出人物“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2.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根据标准,评改习作
1.集体评价。
(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作,放到投影仪上,全班同学针对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评价标准:
①描写的人物与动物像不像。
②实例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凸显了人物的特点。
③叙事是否清楚明了。
(2)生提出修改意见,师相机进行指导,提出修改方向。
2.组内互评、修改
组内相互传阅习作,结合同学和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与对方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再次进行修改。
四、誊写习作
生誊写自己的习作。
五、推荐优秀作品
1.读习作。
同学们的习作通过自己几次修改,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请你将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同学们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欢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全文写得好,就读全文,如果你觉得只有某一片段写得精彩,就读这个片段。
2.优秀习作欣赏。
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或片段组织学生评赏,然后分组交流自评,畅谈习作收获,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3.教师总结:读着这些习作,我们知道了写人物要抓住特点,通过实例描写,展开叙述,突出人物的特点,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做到了?
4.把习作小小“动物园”读给家长听一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六、小结
学习写“人物”,我们在介绍人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性格、样子、本领等),围绕中心句,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板书小小“动物园”特点:性格、样子、本领……抓住特点)
我家是个动物园
贾紫琦
我住在一个小小的动物园里。
我的爷爷很威严,像一只大老虎。有一次我没考好,爷爷就用他的“如来神掌”把我解决了。我的奶奶性格很温和,爱吃素,像一只温和的小绵羊。
我的妹妹很调皮,就像一只小猴子。有一次,妹妹站在空调的室外机上往下跳,结果把自己的脚扭伤了,爸爸赶紧带她去了医院。
我的弟弟很爱睡觉,像极了胖胖的猪。有一次他过生日,我们大家都等着小寿星起床,时间过去了一个小时,哎,弟弟还是没起。
现在说说我的妈妈吧,妈妈很凶,就像一只凶猛的大狮子。
我的爸爸很胖,憨憨的,像一只熊。
最后说说我自己吧,我像一只变色龙,开心的时候很温和,生气的时候就是玫瑰刺。
这就是我家,一个热闹、快乐的动物园。
1.除了通过外貌描写人物特点,还可以通过动作等描写人物特点。
2.用事例描写人物时,应该具体,那样人物形象才能够丰满。
我家是个动物园
贾紫琦
我住在一个小小的动物园里。这个动物园里热闹、快乐,充满了温馨。
开头点题很好,总说家庭的氛围“快乐”。
我的爷爷很威严,总是板着面孔,想看见爷爷微笑那可不是一件容易事。用老虎来形容爷爷,再恰当不过了。爷爷要是生起气来可吓人了,眼睛瞪得圆圆的,说话的声音震耳欲聋。就拿上次数学测验来说吧,我只考了78分,到了家试卷刚放到桌上,只听爷爷一声吼,房顶都颤了一下,我赶紧用手捂住耳朵。只见卷子飞到了地上,爷爷就用他的“如来神掌”把我解决了。不过事后爷爷还是给我买了好吃的,我知道爷爷是疼爱我的。我的奶奶性格很温和,总是面带微笑,说起话来温柔极了,邻居奶奶总爱来我家串门。奶奶不喜欢吃肉,喜欢吃蔬菜,什么油菜呀,生菜呀,奶奶都吃得津津有味,就像一只温和的小绵羊。
通过语言、神态的描写来突出爷爷脾气大,通过具体事例来突出很爱我,使得文章内容生动形象。
我的妹妹很调皮,就像一只小猴子。吃东西的时候都闲不住,不是在沙发上跑,就是坐到茶几上,要么就是在床上滚来滚去。妈妈说过她很多次,要注意安全,她就是不听。有一次,妹妹站在空调的室外机上往下跳,结果把自己的脚扭伤了。爸爸急得衣服扣子没系好,就开起车赶紧带她去了医院。
抓住妹妹的动作,如“跑”“坐”“滚来滚去”,妹妹调皮的性格展露无遗。
我的弟弟贪吃贪睡,是一头可爱的小肥猪。有一次他过生日,全家人等着给他祝贺,结果他就是赖在床上不起。还是我喊了一声:“蛋糕来了!”他才一骨碌爬起来,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抓住弟弟的动作去描写,人物形象很丰满。
现在说说我的妈妈。妈妈很凶,就像一只凶猛的大狮子。我的爸爸很胖,憨憨的,像一只熊。
最后说说我自己吧。我像一只变色龙,开心的时候很温顺可爱,生气的时候就是玫瑰刺,那个时候谁都不理我,怕扎到手。
这就是我家,一个热闹、快乐的动物园。我爱家里的每一位成员。
结尾概括全文,点明中心,处理得很好。
小小“动物园”
赵梦涵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我的家就像一个小小的“动物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爸爸是人见人爱的“大熊猫”,妈妈是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姐姐是个性挑剔的“小考拉”。
开篇总写每个人的特点。
我的爸爸是一只胖胖的、和蔼可亲的“大熊猫”。他每天中午工作回来,美美地吃完饭后,就会懒懒地揉揉眼睛,伸伸懒腰,打个哈欠,舒舒服服地躺到床上睡觉去了。他在家时总是好吃懒做,连动都不爱动。但是重要时刻他也会突然出现的,每次我有不会的题时,他都会非常耐心地给我讲解,直到我掌握弄懂了为止。
中心句概括出爸爸的特点,然后通过爸爸的动作描写使得爸爸的特点更加突出。
我的妈妈是一头吃苦耐劳的“老黄牛”。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了,给我和姐姐做早饭,送我们上学,再急急忙忙地去上班。下午再接我们回家,给我们做晚饭。饭后我和姐姐写作业时,她就开始做家务——扫地、拖地、洗衣服、叠衣服……等我们写完作业又要给我们检查作业,我们睡觉了她又开始做她公司的事。她每天都是家里最晚睡觉的那个,家里的脏活累活都是她干。唉!家里要是没了她该怎么办呀!
中心句概括出妈妈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加以描述,妈妈的特点更加鲜明。
妈妈说我是家里最好养的,只要是妈妈做的菜我都爱吃。但是姐姐跟我却截然不同,她是一个非常挑食的家伙,像小考拉只爱吃桉树叶一样,她只爱吃一种食物——肉,无肉不欢。有一次妈妈只做了一道菜花,菜花里只放了一点点肉丝。结果吃饭时,姐姐竟然非常耐心地把肉丝一小根一小根地全挑出来吃掉了。所以每次妈妈都没办法,只有强制姐姐吃一些蔬菜。
姐姐挑食的特点描写细致,一个小小的动作姐姐的形象呼之欲出。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动物之家”中,这个家让我感到温暖、安心。我喜欢家中的每一位成员,我爱我的“动物之家”!
1.结构:先概括叙述人物的特点,再具体去叙述,条理清晰。
2.语言:小作者描述故事的语言诙谐幽默,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人物形象很丰满。
3.情感:文章表达出自己爱家人这一真实的内心感受。
我家是个“动物园”
徐安泽
我家是个“动物园”,有“狗熊”爸爸,“老虎”妈妈,“猴子”妹妹和一只总是被“猴子”妹妹欺负的“小狗”。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开头干净利落,很有概括力。
首先来说说“狗熊”爸爸。他有着一个胖胖的像狗熊一样的大肚子和一个健忘的脑袋。三年前我的学习桌坏了,我让“狗熊”爸爸帮我修理一下,但他总是忘记,还拍着大肚皮笑着对我说:“过几天一定修。”可是,直到如今书桌都没有修好!
如果论战斗力,我的“老虎”妈妈和我的“狗熊”爸爸不相上下。我的“老虎”妈妈有时候很温和,有时候很凶猛,有时候看似温和实则凶猛。我做错事情的时候,她就会用她的“血盆大口”和“锋利虎爪”来攻击我,像极了一只凶猛的大老虎!不过,当我表现好的时候,她对我很温和,还会拼命地奖励我。
通过事例来突出妈妈善变的特点,而且语言幽默,极大地吸引了读者。
其次,就是我的“猴子”妹妹了。她很调皮,常常会用玩具打我。她会在买零食的时候让妈妈给我也买一份,其实她是想等我不在的时候偷偷吃掉。我的“猴子”妹妹也很疯狂。有一天晚上,她先是坐在椅子上把椅子弄得摇摇晃晃,然后她又躺在两个椅子上唱歌。过了一会儿,她猛地跳下来跑到沙发前,用力一跳就跳上了沙发。哎,她可真是精力旺盛啊!
通过事例突出妹妹的特点,内容具体,动作描写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
最后就来说说那只总被“猴子”欺负的“小狗”吧。这只小狗很胖,爱吃排骨,总是能闻见一些别人不容易闻到的气味,眼力很差却十分听“主人”的话。嘿嘿,你猜到了吗?这只“小狗”就是我哦!
我家是一个快乐的“动物园”,我喜欢这个“动物园”里的所有动物!
结尾点明中心,抒发情感。
1.结构:文章用首先、其次、最后这样的词语使得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语言:通过具体事例,然后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文章重点突出,人物形象丰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