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991年始,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通过门诊服务、入户调查、疾病复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为乡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优先服务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老年人、重症精神病人等重点人群,逐步覆盖全部人群。2015年,全乡累计建立健康档案13203人份,电子录入10170份。其中对408例糖尿病病人、101例重症精神病人进行体检,并纳入健康管理范围。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体检,检查内容包括:一般检查、心电图、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并统一反馈体检结果,作为健康指导的依据。2018年,全乡共建立纸质档案13276份,建档率93.55%;电子档案建立13132份,建档率92.53%,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份数5012份,档案动态使用率37.75%。
健康教育 进入21世纪,乡卫生院通过印发宣传资料、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健康咨询活动等形式,为广大群众宣传健康生活理念,普及健康基本知识,逐步提高全乡人民健康素养,促进身体健康,提升生活质量。2016年,全乡总共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16个,宣传栏内容共更新90次,根据疾病高发特点,每期都有特色和侧重点,并有相关记录。2018年,共举行9次健康咨询活动,参加健康咨询活动人数达662人。全年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共12种、19000份。举办健康知识讲座96次,参加人数共2160人。全年新增播放健康教育影像资料种类12种,总共播放306次,总播放时间为306小时。利用门诊及住院就诊期间,对相关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对有高危患病因素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嘱患者限酒戒烟,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对于初发的高血压、高血糖患者进行饮食和运动指导。全年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352人次。
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咨询
慢病患者管理 2016年始,全乡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以提高健康管理水平,增加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高血压患者管理 2016年,全乡严格执行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累计发现2453名高血压患者,并对2238人进行相关的健康检查、随访和干预指导。2018年,对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登记2816人,规范管理2780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98.72%,最后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1645人,经过规范管理高血压控制率达到58.42%。
糖尿病患者管理 2016年,全乡累计发现糖尿病患者442人,对其中415人进行相关的健康监测、血糖测试,并进行规范性随访和生活方式干预及指导。2018年,乡卫生院配备并下发了足够的血糖试纸,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全部免费测空腹血糖。全乡2型糖尿病患者登记536人,其中规范管理507人,2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94.59%。通过规范性随访和生活方式干预及指导,最后一次随访血糖达标人数277人,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达到51.68%。(www.zuozong.com)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2018年,全乡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29人,规范率达95%以上,服药率65%,规范服药率为2%,对规范患者进行了面对面随访和分类干预措施,并按要求录入了档案系统。
肺结核患者管理 2018年,按照肺结核患者管理规范的要求,凡是发现有疑似肺结核症状的患者一律转到县级定点医院进行综合规范治疗,乡卫生院共发现督导治疗6例肺结核患者,共督导42次,面对面服药1092次,全部进行了规范治疗,追踪到位。
中医药健康管理 2016年,全乡累计为1888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规定项目的健康检查,并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反馈,进行健康行为指导,同时对1239人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2018年,全乡共对1149人老年人进行了体质辨识,老年人接受中医药管理比例达到50.13%;辖区内应管理的0—36月儿童累计227人,按月龄接受中医药管理服务的214人,共服务361人次,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94.27%。
签约服务 2018年8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重点加强对已签约贫困人口中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与健康服务。2019年底,全乡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团队3个,家庭医生37人,县级医院选派到石门口乡驻点工作人员12人。累计签约3553户,6733人。其中重点人群4522人,原发性高血压2120人,2型糖尿病367人,老年人1547人,严重精神障碍129人,孕产妇42人,0-6岁儿童507人,肺结核患者6人,残疾人签约518人,贫困人口签约494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8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