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康华饲料等14家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获评,并推动特色养殖业发展

康华饲料等14家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获评,并推动特色养殖业发展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彭欧亚糖业、康华饲料等14家重点龙头企业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龟鳖、大蚝、对虾等特色养殖业加快发展。那思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康熙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6.6公顷,为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康华饲料等14家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获评,并推动特色养殖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钦南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处理好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长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总要求和重点突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关系,完成好“三农”领域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突出重点,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012年,台湾农民创业园园区总规、产业规划等基本完成,10千伏供电、道路等设施陆续投入使用,新入园的钦州龟谷和北部湾花卉项目的用地工作抓紧落实。龟鳖养殖规模达1255吨,年产值15亿元,创造利润近7亿元;大蚝养殖1005公顷,产量19.6万吨;无公害对虾养殖3933.33公顷,产量3.5万吨;海鸭蛋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886公顷,占年度任务的116%;钦南区木材加工企业110家,年产值达到2.1亿元。钦南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8亿元,增长5.7%。

2013年,钦南区第一产业增加值52.19亿元。2014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40万元,比上年增长3.15%。总投资9226万元实施团和围海堤标准化建设,总投资5500万元实施犁头咀围海堤标准化建设,总投资1913万元开工建设一般小Ⅱ型水库12座。新增火龙果种植面积203.33公顷。对虾养殖面积为3973公顷,产量为4.6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39公顷和2513吨。龟鳖产量1394吨,比上年增长6.7%。那彭欧亚糖业、康华饲料等14家重点龙头企业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2015年,广西唯一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落户钦南区,玛氏火龙果基地被授予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广西第一批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粮食生产实现五年连增。久隆镇“双高”糖料蔗基地成为钦州市唯一一个超过67公顷连片基地,那丽辣椒综合批发市场成为“南菜北运”全国十大品牌生产基地,大蚝、海鸭蛋、龟鳖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五祥农牧年产值居自治区畜牧企业前三名。建成特色水产养殖区134公顷、稻虾套养示范基地15.41公顷、智能化水产养殖6.7公顷;休闲农业欢乐农庄33.5公顷;改造横丰生太新农村154户。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125家,带动农户2.1万户,社员户均纯收入3.85万元。那丽镇那雾山休闲示范区投入资金1824万元进行建设,以休闲观光为主导产业,配套建设杨梅、三华李采摘、特色生态养殖业,12月入围自治区乡级示范园。

松山乡村世界(中共钦南区委宣传部 提供)

2012年始建广西钦州钦南(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图为该园一角(苏其 摄)

2018年,钦南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6.7亿元,比上年增长5.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6.10亿元,增长5.2%。其中,农业总产值24.2亿元,粮食播种面积3.28万公顷;渔业总产值73.5亿元,水产品总产量47.46万吨,名特水产养殖面积1.6万公顷,占渔业总产值的70%;牧业总产值11.5亿元,肉类总产量4.64万吨,生猪出栏22.73万头,家禽出栏1798万羽,肉牛出栏9000头;林业总产值5.37亿元,植树造林面积2486.67公顷,占市下达任务的106.6%。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实现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区4个、县级示范区7个、乡级示范园12个、村级示范点54个,2个县级示范区通过自治区考评核验。现代化生态养殖场认定取得实效,7个畜禽养殖场申报,其中申报五星级1个、四星级2个、三星级4个。引种富硒红薯种植10公顷,发展特色海水稻(海红米),种植33.33公顷。“钦州辣椒”和“钦州赤禾”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公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开展,颁发证书5.4万户(本),颁证率78.9%,12个镇(场、街道)汇交数据通过自治区质检及验收。钦南区糖料蔗种植面积6333.33公顷,糖料蔗总产量32.2万吨,“双高”糖料蔗基地5个片区建成134.63公顷。

2019年,钦南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2.7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7.2亿元,增长5%。其中,农业产值27.42亿元,比上年增长5.1%;林业产值6.13亿元,增长12.24%;牧业产值15.98亿元,增长11.3%;渔业产值67.41亿元,增长3.4%。水产品产量45.07万吨,肉类总产量4.82万吨,生猪出栏16.79万头,家禽出栏1940万羽,肉牛出栏6400头。粮食播种面积3.26万公顷,粮食产量14.12万吨。开展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北部湾花卉小镇获广西第九批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九河湾海红米产业示范区获钦州市现代特色农业县级示范区。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第十五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及“2019年桂台农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对接交流会”上,与中国台湾及福建、广东等地台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合同金额9.5亿元。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97家,其中自治区级示范社10家,市级示范社28家。开展“大棚房”问题清查整治行动,76个“大棚房”问题全部整改完成,恢复生产功能面积2.4公顷。推进糖料蔗生产工作,糖料蔗种植面积533.34公顷;开展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并通过自治区验收,最终划定面积8053.34公顷;通过推动制糖企业重组,拖欠蔗农的99万元蔗款全部兑现完毕。

(一)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钦南区按照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以自治区级示范区为发力点,以市级为支撑点,以县级为依托点,以乡级为承接点,创建各级示范区。2014年,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成效显著,被自治区列为首批20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之一,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工作现场会在钦南区召开。特色农业种植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新增火龙果种植面积203.33公顷,火龙果基地通过自治区首批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考评验收;“双高”糖料蔗示范基地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已落实土地420公顷。龟鳖、大蚝、对虾等特色养殖业加快发展。那思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康熙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6.6公顷,为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康熙岭镇渔光互补项目(苏其 摄)

犀牛脚镇发展海鸭养殖(钦南区农业农村局 提供)(www.zuozong.com)

2015年,玛氏火龙果、欢乐农庄、钦台农、中国龟谷、万亩富硒水稻、“双高”糖料蔗等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快。农业产业主体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8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90家。辣椒、黄瓜等农产品实现增产增收,对虾、龟鳖等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93.8亿元,同比增长4.1%。

久隆镇特色农业(苏其 摄)

2016年,钦台农获得自治区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称号,泽胜蔬菜基地、康熙岭万亩富硒水稻基地获得自治区乡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称号,银湖山庄获得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称号,是近年来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最多的一年。2018年,钦南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6.7亿元,比上年增长5.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6.10亿元,增长5.2%。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区4个、县级示范区7个、乡级示范园12个、村级示范点54个,2个县级示范区通过自治区考评核验。引种富硒红薯种植10公顷,发展特色海水稻(海红米)种植33.33公顷。“钦州辣椒”和“钦州赤禾”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公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开展,颁发证书5.4万户(本),颁证率78.9%,12个镇(场、街道)汇交数据通过自治区质检及验收。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6333.33公顷,糖料蔗总产量32.2万吨,“双高”糖料蔗基地5个片区建成134.63公顷。

2019年,钦南区累计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115个,核心区面积1005公顷,拓展区4690公顷,辐射区10050公顷,其中自治区级示范区3个,县级示范区4个,乡级示范区(园)19个,村级示范点88个。

(二)着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钦南区着力解决分散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的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12年,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1家。

2013年,龟鳖养殖年产值超15亿元,大蚝年产值7亿元以上。台湾农民创业园、“中国龟谷”等农业园区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引进和培育13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以园区带动农户、以基地带动产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2017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27万公顷,完成目标任务100%。粮食总产14.68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76万公顷。新增家庭农场11家,发展市级示范社5家。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43亿元,同比增长6.78%。农民人均纯收入1.2211万元,同比增长8.3%。示范带动全区蔬菜无公害生产面积337.35公顷。农业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净值8.623亿元,其中龙头企业固定资产净值8.411亿元。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0.68万户。龙头企业甘蔗、火龙果等种植基地面积6.5万亩,牲畜饲养13万头,养殖水面面积153.7公顷。农业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2982人。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9家。钦南区开展县级龙头企业认定工作。钦南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2家,全区累计共454家,注册社员4818人,社员出资总额14.01亿元。带动农户2.1万户。新增5家市级示范社,自治区级示范社1家(钦州市钦绿果蔬专业合作社)。有7家合作社被评为自治区示范社。建成特色水产养殖区134公顷、稻虾套养示范基地15.41公顷、智能化水产养殖67公顷;改造横丰生态新农村154户。7月,通过自治区考评,获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大海田园休闲农业示范区创建。同年,整合市、区两级财政和经营业主资金8461万元(其中市级投入409万元,区级投入824万元,经营业主及当地农户投入7228万元进行核心区建设),建成核心示范区100公顷,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齐全。主导产业为休闲观光,配套建设水果、蔬菜种植、特色生态养殖业。12月入围自治区县级示范区。久隆镇松山乡村世界投入1623万元进行建设,其中整合区镇两级财政资金357万元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经营主体及当地农户投入1266万元进行建设;规划建设总面积200公顷,年内开发66.6公顷,种植16.6公顷优质百香果、番石榴、葡萄、大青枣、橘子等,蔬菜3.33公顷,集现代观光农业、城郊休闲娱乐、生态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乡村度假景区;12月通过自治区考评,获得自治区乡级示范园。沙埠镇台果休闲示范区投入1844万元进行建设,整合区镇两级财政资金366万元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经营主体及当地农户投入1478万元进行建设。以休闲观光为主导产业,配套建设种植业、台湾新水果品种采摘体验和种植展示,核心区连片面积33.6公顷;12月入围自治区乡级示范园。钦南区那丽镇那雾山休闲示范区投入资金1824万元进行建设,整合区镇两级财政资金565万元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经营主体及当地农户投入1259万元进行建设。以休闲观光为主导产业,配套建设蔬果种植、杨梅和三华李采摘、特色生态养殖业,核心区连片面积56.66公顷;12月入围自治区乡级示范园。进一步调优粮食品种结构和提升稻米品质,深入开发“潮禾(海红米)”等特色优质米品种,重点打造海水稻米品牌,在优势区发展小杂粮及“潮禾(海红米)”。开展“海水稻—禾虫(鱼)”共作模式示范,在康熙岭镇新南村建立“潮禾(海红米)” 特色优质米种植示范点。全区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重点推广野香优、Y两优、深两优等超级稻品种,配套推广地膜覆盖防寒育秧、旱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效、高产技术,确保全区粮食总产稳定在14.62万吨、面积稳定在3.26万公顷。在水稻、玉米、甘蔗、蔬菜、木薯等主要农作物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3347公顷,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提升了农民群众科学施肥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018年,钦南大蚝是广西唯一入选“2018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的农业品牌,龙门蚝湾示范区获认定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大海猫田园休闲农业示范区和海纳绿洲海水养殖产业示范区获自治区认定为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冬辣椒种植面积达到4666.6公顷,钦南区成为全国第二大冬辣椒种植基地。钦州辣椒与“钦州赤禾”(钦州海红米)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钦南区“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38个。

那丽辣椒待运外销(那丽镇人民政府 提供)

2019年,钦南区深入开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的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钦南区组织“钦州湾花卉小镇”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申报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荣获自治区级三星级核心示范区。钦南区九河湾海红米产业示范区通过县级示范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