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投资领域是人们最少关注的层面,但是它却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每一个投资行为都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换句话说,投资者的心理决定了投资市场的波动。所以说,成功的决策要求投资者深谙心理学的真谛。
藏在投资学背后的心理学
2010年4月18日到4月24日,某市共有6个项目推出新房源,共计1547套,约110.28万㎡。单从成交价格来看,市场成交均价为44600.88元/㎡,比前一周减少了489.21元/㎡,降幅为9.38%,降幅明显。
以某楼盘为例,2010年3月16日,甲组团开了三幢高层,均价为5200元;4月21日开出乙组团的3、5、8三栋高层,一共478套,均价在5100元/平方米左右。而新开盘的房源较前次相比,每平方米都有70~100元的让利空间。与此同时开发商还拿出了50套特价房,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打九七折。
其实房价的差别不大,但是购房者的反映却明显有所变化。3月16日,该楼盘450多套房源开盘首日,就卖出了300余套,首日消化率接近8成,而4月21日新开盘的房源,第一天才卖出不到140套,消化率整体都不到三成。(www.zuozong.com)
现在购房者的观望心理依旧非常浓厚,尤其是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一直都在左右着大多数人的投资行为。
买涨不买跌是如今投资市场上非常典型的现象。让我们从投资者的心理角度分析来看:一般在房价看涨的时候,投资者的心理往往都会有一个预期,那就是市场价格还会再涨,假如现在不买的话,涨价以后也就很有可能就买不起了,或者要付出比现在高出许多倍的代价;但是当市场价格看跌之时,投资者也还是会同样有一个心理的预期,那就是市场价格还会再跌,尽管谁也无法判断最低点在哪里,但毫无疑问的是,没有一个投资者会愿意自己刚刚添置的房产,没过几天就大幅贬值。因为投资者这种普遍存在的心理,于是现在在投资市场上买涨不买跌的情绪也就变得十分地普遍。
事实上,除了这种买涨不买跌的现象,还是会有很多的现象都与投资者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例如从众心理。一般而言,人通常都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的时候,或者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而这种压力也就促使我们趋向于群体一致的现象,这其实就是所谓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一般都会导致投资者在对市场没有一个基本了解的前提下,看到别人买的时候,自己也买。而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是反正不只是自己买了,其他的人也买了。直到最后,赔的人也不只是我一个。所以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之下,投资者在市场看涨的时候热情高涨,看跌的时候则又是人心惶惶,使得市场投机的氛围加重。从众心理对投资者的影响确实很大,它让投资者放弃了独立的思考,最终必然导致出现无意识的投资行为者,这其中蕴藏着极大的风险。
其实投资学与心理学的联系极为紧密,并不单单指的是上述两种心理这么简单。可以这么说,在每一种投资行为的背后,同样会受到人们心理意识的调节与控制,比如说投资决策动机、投资收益与预期、投资风险规避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其中的实质也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在投资中的具体表现。
当然在很多的时候,投资市场也并不能只靠着自己的理性去推测,人心狂热的时候,什么样的理智都会被抛到脑后。因此,在投资市场当中,投资者除了具备足够的投资知识以及风险意识以外,以及良好的心理分析能力,也是投资者成功的必备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