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说: 萨尔贡统一两河流域

小说: 萨尔贡统一两河流域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他执政期间,先后东征西讨,发动几十次大规模的对外战争,这支部队成为军事核心力量,为他统一两河流域立下汗马功劳。萨尔贡统一南部两河流域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萨尔贡从一个弃婴到一个国王,并且在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两河流域,其文治武功,震古烁今。

小说: 萨尔贡统一两河流域

萨尔贡统一两河流域

相传在公元前24世纪中期某年的一天,在两河流域的幼发拉底河岸边,一名名叫阿奇的园丁正在打水,看见不远处漂来一只用芦苇编结的篮子,篮子里面传来一声声婴儿的啼哭声。阿奇急忙放下水具,将篮子提起来,只见一个小男孩正在挥手蹬腿,哇哇大哭。阿奇不禁大喜过望。原来,阿奇手艺好,培植的花草、树木都枝繁叶茂,花开似锦。他人缘又好,吃喝不愁,唯有一件事不顺心,就是膝下无子,这次从天上掉下来个大胖小子,这真是神的恩典啊。于是阿奇高高兴兴地将孩子抱回去,取名叫萨尔贡。萨尔贡长大后也成了一名园丁。谁知道这名园丁,日后竟然成为阿卡德的国王,并且在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两河流域。

话说萨尔贡转眼长到20岁,气度不凡,身体魁梧健壮。阿奇就利用自己给基什国王修剪花圃的机会,请求基什王收儿子当他的园丁,得到国王同意。萨尔贡来到国王身边,凭着他的聪明和善解人意成为基什国王的近臣。他耳濡目染了国家、宫廷的政事、斗争和权术,暗暗立志,有朝一日要出人头地,夺取王位。

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中期,基什国王在与乌马的战斗中失败,出征者几乎全军覆没,国王只带领少数随从逃回。基什王国几乎家家戴孝、户户悲啼,国王的威信一落千丈。萨尔贡看夺权的时机成熟了。于是,他在一个深夜,利用基什国王熟睡之机,带领一帮自己的支持者闯进王宫,杀死了国王,宣布自己为新国王。但是,萨尔贡慑于基什旧贵族的势力,一时还不敢立即改称为阿卡德王国,而是仍旧使用基什王国的国号,称自己为基什王或基什—阿卡德王。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萨尔贡首先加强军事力量,招募训练了一支常备军。在他执政期间,先后东征西讨,发动几十次大规模的对外战争,这支部队成为军事核心力量,为他统一两河流域立下汗马功劳。

萨尔贡为了摆脱基什王国旧势力的影响,在统一所有阿卡德人王国后,另建了一座新城阿卡德作为都城,称阿卡德王国。并且开始厉兵秣马,准备与当时唯一能与他抗衡的南部乌玛决一死战。

战争打响后,萨尔贡用射箭准确的弓箭队打败了乌玛的卢伽尔扎吉西的军队,俘虏了君临苏美尔25年的卢伽尔扎吉西本人。他用套狗的绳索套住这位昔日的国王,锁在尼普尔主神恩利尔的庙门口,留作祭神的牺牲。他还把卢伽尔扎吉西的妻子占为己有,充当侍妾,百般凌辱。

打败乌玛之后,他又一鼓作气,挥师南下。昔日的苏美尔各城市尽遭摧毁,靠近河口的城市,统统归顺于萨尔贡。(www.zuozong.com)

在南部,他“洗剑于波斯湾”,夺取了波斯湾中的底尔蒙岛,控制了从美索不达米亚向南通到印度和阿拉伯的海上商路。至此,萨尔贡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第一次统一。

统一后,萨尔贡开始对外扩张,使阿卡德王国下的广大领土,从“日出处”即东部的埃兰,到“日没处”即西部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从“上海”即北地中海,到“下海”即南部的波斯湾。

这个时候的萨尔贡正处在鼎盛时期,他自称“沙鲁金”,阿卡德语意为“天下四方的王”或“真正的国王”。他还声称,自己是“最高女神伊什达尔所宠的人”,是主神恩利尔不许敌人统治的国家的国王”。他还为自己树立雕像,让后人永远怀念他。在尼尼微城曾发掘出一个阿卡德时代的优美的青铜艺术品,这是一个统治者的青铜头像,可能就是萨尔贡的塑像。萨尔贡还把他的胜利事迹铭刻在石碑上,这个石碑在苏撒发现了。

萨尔贡统一南部两河流域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他起用了阿卡德的土著人出任总督;为了人尽其才和笼络人心,同时也吸取了一批苏美尔人及北方被征服的城邦国家的代表人物参与政权的管理。

萨尔贡重视灌溉农业尤其是水利工程。修筑了许多新的水渠,大大扩充了灌溉网,使用较先进的吊杆汲水设备。为了便利国内的贸易,统一了度量衡,规定以十计算的度量衡制度。

阿卡德人原来在文化上落后于苏美尔人,但在萨尔贡时期,接受了被征服地区较为先进的文化,借用楔形文字为自己的文字,只稍稍改动一下字体和缀音而已。他采用苏美尔人的天文历法、数字、文学宗教,并且把有关方面的著作编目,收藏于书库,成为两河流域最早的书林。值得称道的是,阿卡德人在继承中创新,他们把苏美尔人的圆形泥板改为方形泥板,既好存放,又好书写。

萨尔贡从一个弃婴到一个国王,并且在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两河流域,其文治武功,震古烁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