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优势,积极探索跨境贸易新模式、跨境物流新业态、跨境劳务新途径。
1.积极发展数字贸易,探索跨境贸易新模式。
一是争取建设面向东盟数字自由贸易区(Digital Free Trade Zone,DFTZ)。以凭祥跨境电商为基础,积极引入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企业,依托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以建设中国—东盟电子支付结算中心为抓手,构建数字自由贸易区。积极汇集海关、电商、政府、物流商、货代等的相关数据,推动数据交换共享,实现订单与运力、加工与贸易、实体与金融等的有效匹配,打造数字贸易综合服务体系。扩大电信增值服务开放,允许外资在遵守我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与数据留存本地等条件下独资设立数字服务平台。联合东盟国家共同参与制订跨境数字贸易规则,积极推动全球价值链重组与简化。二是大力构建面向东盟的“边境仓”。依托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大力吸引国内知名电商到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建立面向东盟的“边境仓”。依托凭祥口岸出入境游客众多的优势,建立进出口商品体验店。三是积极打造“凭祥直发”跨境电商公共品牌。整合跨境电商平台资源,打造以东盟为特色的“凭祥直发”跨境电商公共品牌。依托中国—东盟(凭祥)跨境电商产业城,构建涵盖仓储、加工、集散、分拣的电子信息服务与综合物流服务体系,提升跨境电商的服务品质,擦亮“凭祥直发”这一跨境电商金字招牌。
2.加快打造班列经济,探索跨境物流新业态。(www.zuozong.com)
一是推动中越直通车延伸至东西部重要节点城市。以推动凭祥东盟水果专列与中欧班列对接为契机,加强凭祥与重庆、西安等西部重点城市的互联互通,打通东盟与欧洲的陆路物流通道。推动河内—凭祥—广州国际班列专线经上海、北京延长至韩国首尔,打通东盟与东北亚的陆路物流通道。二是推动中国(凭祥)—中南半岛跨境货运班列常态化。充分发挥陆路运输比海运快、比空运便宜的优势,加密中国(凭祥)—中南半岛跨境货运班列,争取东中西三条跨境公路班车早日开通,积极发展中越陆路跨境直通货运业务。三是加快建设多式联运冷链物流体系。加快建设水产品产业园等冷链物流基地,满足大宗冰鲜、果蔬贸易发展需要。引进台湾冷链技术,整合相关资源,搭建面向东盟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
3.积极构建跨境劳务合作示范区,探索跨境劳务合作新路径。
据调查,越南吸引国外投资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低及与中国供应链接近等因素。但是越南营商环境略为逊色,2019年的全球营商环境排第69位,不及中国的46位。因此,为充分释放跨境劳务合作红利,应充分发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的区位优势和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设立跨境劳务合作示范区,吸引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为兴边富民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一是积极对接越南减贫战略。根据越南国家贫困线标准(农村贫困线为人均每月收入30美元,城市贫困线为人均每月收入38美元),2016年贫困发生率为9.8%,且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为此,越南将赴海外工作作为主要的减贫战略手段,有20个省为赴海外的贫困劳工提供补贴。根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有54万越南劳工在海外工作。另据世界银行估计,2017年越南海外劳工汇回收入达138亿美元,占该国GDP的6%以上。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与越南北部贫困人口集聚区接壤,建设跨境劳务合作示范区与越南减贫战略高度契合,有利于实现共同发展。二是积极创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监管模式。首先积极争取将外籍务工人员在跨境劳务合作示范区的停留期限延长至180天,然后请求国家层面推动中越两国人民持双方认可的身份证件在跨境劳务合作示范区内24小时自由通行,为跨境劳工出入境提供便利化。三是积极发展面向跨境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广西职业教育的优势,为跨境从业人员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升跨境劳工的质量。建立跨境从业人员职业资格互认体系,消除跨境劳务合作示范区的准入门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