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于2001年提出。2002年11月4日,第六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中国领导人在讲话中提出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建议。中国领导人与东盟十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此后广西向中国政府商务部提出申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报告。2003年10月1日起,按中泰两国签署协定,在两国间实行了蔬菜和水果产品零关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2003年10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建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中国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建议得到了各国领导人的普遍赞同,并写入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在这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同时建议举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首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市同期举办。
当时广西提出申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并得到认可并不是偶然的。
首先,由于广西沿海、沿边处于中国与东盟结合点的独特地理位置,或者说祖国大陆与中南半岛各国的交往和西南地区与国外的交往在广西交汇。为求得最短的运输距离和低廉的运输成本,我国大部分省区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华南广东、香港等地;华东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西南的贵州、重庆、四川、云南等地,向东盟特别是越南出口的商品,大都经陆路取道广西输出;我国西南各省出口世界各地的商品,也经广西的海港运出。而东盟各国出口到我国的大部分商品,陆路可经广西的对越边境口岸,海路可经广西的沿海港口,再销售到国内各地。多种物流在广西汇集,使广西物流中心的地位日益显现。同时,区域经济要素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也将逐步形成,这无疑会使广西由国内边陲向国际枢纽转变,必然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其次,广西已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黎湛线、湘桂线、焦柳线、黔桂线、南昆线经过南宁、凭祥与越南的北南统一铁路连接,进而与正在修建贯通的泛亚铁路联网,经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直达中南半岛南端的新加坡,沿途连通6个国家。公路方面,已经完成或正在修建中的南宁—广州高速公路(可延伸至香港)、北海—成都高速公路、南宁—昆明高等级公路、桂柳高速公路(往北连接湖南等北面的省市)、钦防高速公路等,都与南宁—凭祥高速公路连接,再与贯通越南南北的1号公路、芒街—海防公路相连接。这一公路网同时与老挝、柬埔寨、泰国的公路网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了中国与东南亚大陆交通网络紧密相连。从友谊关、东兴进入越南后,往西南可到达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进而到达中南半岛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尤其是南宁到河内只有400多千米,汽车大半天即可到达。海运方面,广西沿北部湾有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其中防城港是华南第三大港,其货物吞吐量已大大提高。这些港口都已有铁路和高速公路跟国内腹地相连接,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各国运距最近的港口,通往世界其他地区的港口也很便捷。航空方面,南宁、桂林、北海等已建成通往国外多个国家的机场,其旅客吞吐量已有很大的提高。南宁—河内航线飞行只需半个小时,南宁—曼谷航线也是中国通往泰国最便捷的航线。
第三,广西与东盟各国在经贸领域已经开始了全面合作,东盟已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2002年,广西对东盟的进出口额为6.27亿美元,占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5.8%。进口的大类商品有植物类产品、各种橡胶原料、矿产品等,出口的大类商品有机电类产品、植物类产品、化工类产品、纺织产品、车辆、陶瓷产品等。从投资领域看,截至2002年年底,广西在东盟各国的非贸易类投资项目39个,总投资额近35 00万美元,所投资的国家有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等,投资领域涉及医药、服务业、农业、轻工业和纺织业等。另一方面,截至2002年10月底,东盟有越南、柬埔寨、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7个国家的客商在广西投资,项目累计308个,合同外资额11.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01亿美元。
2.中国—东盟博览会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由中国商务部和东盟10国政府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内容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是集政治、外交、经贸、人文为一体的国际性盛会。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市举行。它的主题是贸易与投资、交流与合作。宗旨是“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打造中国东盟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和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双方确定了农业、交通、信息通信、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湄公河流域开发、能源、文化、旅游、公共卫生、环境11大重点合作领域,在法律、非传统安全、青年、新闻、质检、防灾减灾等20多个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签署了农业、信息通信、建立中国—东盟中心等12个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合作框架。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博览会促进广西的开放发展(www.zuozong.com)
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如期召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已建成,它大大促进了广西的开放发展。
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的前七届,共有38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1 300多位部长级贵宾,26.5万名各国客商一起来到广西首府南宁商讨国际区域合作,分享中国—东盟商机。1.4万多家企业参展参会,100多家中外商协会与博览会联手合作;此外,还有几十个城市在博览会上展示城市魅力和合作商机。这让广西人民大开眼界,广交朋友。
到2011年10月,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缅甸5个东盟国家相继在南宁设立了领事机构,菲律宾在南宁设立了商务代表机构。日本、韩国商务联络部也相继运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等一系列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活动也定期在首府南宁举办,形成了促进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
中国—东盟博览会所形成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广西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显著提升。2005年至2010年间,东盟在广西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132家,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1.1%;广西在东盟的投资项目和设立的办事机构124个,中方协议投资额年均增长83.3%,对东盟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年均增长60.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促进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进出口贸易。2003年,广西进出口总值为31.9亿美元,其中与东盟的贸易额仅为8.26亿美元。2009年,广西对越南进出口39.8亿美元,增长27.5%,占同期广西与东盟贸易总额的80.5%,其中出口31亿美元,进口8.8亿美元,分别增长36.6%和3.4%;贸易额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还有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分别为2.7亿美元、1.9亿美元、1.6亿美元和2.6亿美元,对马、新、泰三国分别增长77%、29%和0.1%,对印度尼西亚则下降了10.7%;与文莱进出口不足1 000万美元,但也保持了增长态势。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9.8%降至0.1%,东盟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低到0.6%,大大促进了广西与东盟的贸易。2010年,东盟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双边贸易总值65.3亿美元,增长31.9%。其中对东盟出口45.9亿美元,增长27.1%;自东盟进口19.4亿美元,增长45.1%。2011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95.6亿美元,东盟已连续13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居西部12省区市之首;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突破500亿元,位居全国8个边境省区首位。面向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加速形成。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呈持续增长态势,广西因得其地理之便,注重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获益更丰。据统计,2008年,广西有来自境外的留学生4 378人,其中来自东盟国家的留学生3 696人,占在华东盟国家留学生总量的一成。广西高校到东盟国家实施一至二年教学的学生每年接近五千人。
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颇有成效。近年来,广西文化厅多次组织文艺团体到境外演出,勇“闯”东盟。2008年2月,受文化部委派,由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广西杂技团、广西歌舞剧院组成的广西艺术团一行40人赴印尼演出。此外,每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都专门组织东南亚风情歌舞演出,让来自东盟国家的演艺团体在南宁尽展异国魅力。广西与越南达成协议,把中国的资本、创意、运营模式等和越南的民族风情相融合,共同打造下龙湾大型海上实景演出项目。2008年年初,广西民族博物馆等与东盟各国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广西民族博物馆与东盟十国博物馆工作交流座谈会”,就共同举办“东盟文化展”与“博物馆10+1联盟”项目进行了交流。同年12月,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等联合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海上丝路遗珍——越南出水陶瓷精品展”,在广西共展出224件陶瓷器物。
旅游方面,广西与东盟各国已互为重要客源地,广西接待的外国旅游者中40%以上是东盟游客。广西东盟的旅游合作交流趋于常态化。广西举办了两次“走进东盟——广西旅游国际大篷车”大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并积极组团参加东盟国家举办的旅游活动。广西邀请东盟媒体和旅行商到广西采访、考察,邀请东盟重点旅行商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完善“新马泰”传统旅游线路的基础上,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新开辟了“越老柬神秘之旅”“中越跨国胡志明足迹之旅”“中越边境探秘游”“中越海上跨国之旅”等多条跨国旅游线路。东盟各国也加大了在中国的旅游宣传促销力度,通过博览会“魅力之城”专题,综合展示各国城市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越南和马来西亚已成为广西排名第一、二位的客源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