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少納言とかき氷
人物小传:清少纳言
平安时代的知名女文青、高级公务员。生于贵族世家,父亲是有名的歌人。成年后入宫侍奉一条天皇的中宫定子,文思敏捷,谈吐高雅,深受定子喜爱。她在工作之余记录宫中的所见所闻,汇集成册就是日本三大随笔之一的《枕草子》。她还是紫式部的政敌,两人互相鄙视,都在各自作品里明枪暗箭地吐槽对方。
清少纳言与紫式部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是家学渊源的贵族女子,都入宫侍奉中宫,都写下优秀作品为后人铭记。紫式部的野心更大些,《源氏物语》模拟出一个似真似幻的贵族社会;清少纳言爱随笔,《枕草子》算“碎片化写作”:宫里有哪些规矩?哪些风尚?今日有哪些新鲜事?有什么突发事件?她写得闲适,读者看着轻松,睡前看一段,绝无紧张失眠之虞。
清少纳言和紫式部是同时代的才女,可惜各为其主,关系并不融洽。紫式部毫不留情地批判对方自高自大,整日炫耀才学,其实只是半瓶醋,无论人还是作品,都叫人讨厌。清少纳言没公开反驳,因此未演化成你一言我一语,针尖对麦芒的“修罗场”局面。不过,从《枕草子》行文看,清少纳言也不算温柔敦厚,说起“不高雅”的人和事,语气也刻薄得紧。
当然,若论小情趣,清少纳言确实更胜一筹。随便从《枕草子》摘一段,贴在网上都是“岁月静好”的上佳文字。中文网络里有不少人这样做了,据说最常引用的是“什么是高雅物事?淡紫外褂罩白衫。雁卵。刨冰浇甘葛,盛入金碗中。”这段受欢迎也有道理——吃美食穿美衣,符合大多数人的理想。
讲椿饼时我们曾提到甘葛,在砂糖极少的平安时代,甘葛是宝贵的甜味料。甘葛熬出黏稠的甘葛煎,色呈淡金,搭配雪白刨冰,看着也不错。金碗不是金灿灿的纯金碗,只是全新、无伤痕的金属碗——清少纳言虽是侍奉中宫的女官,也不会捧着金碗吃饭,端着玉碗喝汤。
为什么说刨冰加金碗高雅呢?刨冰装进金属碗里,碗边受了凉气,有薄薄的露状物凝结。晶莹的小颗粒密密排着,不久消失不见。清少纳言观察力敏锐,是写生活情趣的专家。
光说高雅,刨冰味道如何呢?清少纳言没有给出答案。《枕草子》是平安贵族生活片段集锦,但提到饮食总一笔带过。当然,贵族认为贪吃是让人瞧不起的恶习,不过京里吃食确实乏善可陈,京都三面环山,离濑户内海有段距离,以当时的运输水平海鲜运到京里早臭了。没海鲜可以吃别的,不过贵族忌讳多,许多食材一辈子不入口。哪怕官位再高,最常吃的也是各色腌菜与干鱼。
以今人眼光看,清少纳言笔下的刨冰实在简陋——既没果酱,也没炼乳,更没有水果粒与巧克力碎,只是一碗小刀削出的冰屑。因为浇了甘葛煎,吃着有淡淡甜味,努力品品,依稀有藤科植物的香气。不过,清少纳言活在约1000年前的平安中期,刨冰是极珍贵的吃食,只有天皇和高级公卿才能尝尝滋味。
京都暑热,公卿穿得又多,夏日汗出如浆,谁不想吃刨冰消暑?当时没现代冷藏设备,冰块很难保存。在冬季,天皇指派专门役人从关西几处池子采冰,运入天然冰室,堆在茅草上,冰上再盖厚厚的草。天然冰室听起来高级,其实只是日阴处的山洞。到了夏日,不少冰块早化成水,剩下的有限,所以珍贵之极。
到了江户时代,幕府也在富士山设了天然冰室。一到夏日,役人将冰块装上车,快马加鞭运到将军所在的千代田城。烈日炎炎,路上冰已化了大半,损耗比从岭南运荔枝进长安还要大。所以刨冰只是极少数人尝鲜,对町人百姓来说,是一生没机会入口的高级货。
转眼到了幕末,四面环海的岛国日本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以美国为首的列强先后叩关,要求幕府打开国门,形势比人强,幕府只有从命。各国商船运来高鼻深目的“蛮夷”,也带来让人眼花缭乱的新奇洋货。美国船还运来了冰块,在洋人聚居地横滨公开出售。那些冰块被称为“波士顿冰”,从美利坚漂洋过海而来,价格自然高昂。(www.zuozong.com)
江户人自称“江户之子”,以吃尽新鲜食物,“不留过夜钱”为荣,有商人看到商机,用波士顿冰制成刨冰售卖。毕竟价贵,去吃的都是富裕阶层。商人中川嘉兵卫决意试制国产冰,在富士山、鳅泽和诹访湖一带制冰,可惜未能成功。他得知函馆五稜郭周边水质清澈,温度也低,决定最后一搏,竟然取得了成功。函馆天然冰源源不断运来,“国产刨冰”终于诞生。不过函馆刨冰也不便宜,等普罗大众都能随意吃冰,已是19世纪末的明治中期了。
刨冰屋的店招又叫“冰旗”,白棉布染出蓝色波浪和千鸟纹样,中间是红色的冰字(日文写作“氷”),是夏季风物诗之一。波浪与千鸟合称“波千鸟”,是日本传统纹样,夫妻携手飞跃惊涛骇浪的意思,象征“夫妻圆满,家宅平安”。
日本的古老歌集《万叶集》卷3有首和歌,作者是“三十六歌仙”之一的柿本人麻吕。和歌大意为“淡海有千鸟,啼声惹旧思”——柿本人麻吕黄昏时分来到近江,追忆毁于“壬申之乱”的近江宫,作歌怀念旧景,也是怀念故人。
乍一看波千鸟与吃食没什么关系,不知怎么纠缠在一起。不过既有饮食男女这么一说,也许吃食和恋情总是分不开。中国圣人孔子也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虽不是完全无理,这说法毕竟牵强,另一种解释更恰当些:在俳句的世界,“千鸟”一词代表冬季,是冬之季语——寒风一起,北地鸟儿长途跋涉到南国过冬。它们聚集在海岸边,数量众多,远远看去似成千上万。刨冰店的冰旗印着象征冬季的千鸟,中间是大大的冰字,是传达冰凉透心的意境。可惜今人与俳句渐渐隔膜,早已不懂前人设计图案的苦心。
在并不久远的昭和前期,提到夏天,日本人立刻想到烟花大会、盂兰盆舞、海水浴和刨冰。可惜二战后西洋冰淇淋大受欢迎,一下抢了和风刨冰的风头。所谓风水轮流转,近些年来刨冰店推陈出新,推出草莓、抹茶等新口味,更研制出水果刨冰,有杏味、蓝莓味和蜜桃味等等,吸引了不少目光。这些刨冰嵌着五彩缤纷的水果粒,更浇有炼乳、蜂蜜,比1000多年前高级公卿专享的原始刨冰好出上千倍。
和清少纳言比起来,生在丰饶时代的今人何其幸运。
店铺推介
船桥屋:位于东京都葛饰区的柴又是《男人真辛苦》电影主角渥美清的出生地,也残留着浓郁的昭和风情。文化二年(1805年)创业的甜食店“船桥屋”位于柴又帝释天参道边,夏天会推出多种传统刨冰,清爽的“夏柑刨冰”最受欢迎。
地址:东京都葛饰区柴又7-6-1。
三星园上林三入本店:位于京都平等院表参道边,是创业于400多年前天正年间的老店,店主曾做过幕府将军家的御用茶师。该店夏天推出纯正宇治抹茶制作的宇治刨冰,清凉的口感配上清新的茶香,称得上和风满满的传统刨冰。
地址:京都府宇治市宇治莲华2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