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北天各自之战:40年后的铁马金戈,依旧力挺欧洲的匈奴

南北天各自之战:40年后的铁马金戈,依旧力挺欧洲的匈奴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骞途经匈奴时被扣留,一住就是10年。战略要地失守,军臣单于气愤至极,不久死去。右贤王所属小王10余人,连同男女15000人被俘,牲畜损失近百万。汉军若攻,必然深入大漠,届时匈奴则可以逸待劳、各个击破,单于采纳。霍去病进行了一次典型的无后方作战,全军不要后勤补给,完全因粮于敌。最后前者杀死后者,并其所部,屈膝投降。

南北天各自之战:40年后的铁马金戈,依旧力挺欧洲的匈奴

公元前120年冬,度安驿的快马送来了一条惊人的消息——13年前出使西域,邀月氏共击匈奴的使臣张骞回来了!

未央宫大门洞开,承明殿灯火通明。

面对武帝和满朝文武,饱经风霜的张骞侃侃陈述了月氏国不敢出兵的缘由,并将一捆绘有河西走廊地图的羊皮呈现给武帝。

从此,汉朝大军有了战略方向,杀得匈奴退出漠南,退出河西走廊,流亡到漠北草原

公元前141年,冒顿单于去世30多年后,一个文韬武略可与冒顿媲美的年轻皇帝——汉武帝即位。此时的汉朝国力臻于极盛,官粮多得以至陈腐不可食用,银钱散落一地无人收拢,战马也增加到30万匹以上。汉武帝锐意改革,对内推行察举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同时加紧训练骑兵,特地请来匈奴教师,按照匈奴的训练方法来训练。对外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国,争取从两线夹击匈奴。张骞途经匈奴时被扣留,一住就是10年。匈奴倒也没亏待他,还送给他一个女人。尽管在匈奴娶妻生子,张骞意志未倒,还是逃了出来,经过千难万险才找到那个远迁天山之西的月氏。不过此时的月氏生活在中亚的沃土上倍感舒适,无论这个大汉使臣作如何激动之游说,仍然提不起他们复仇的热情。尽管没有完成使命,但加深了对西域的了解,为后来孤立匈奴、沟通西域创造了条件。此时的匈奴在军臣单于的领导下,并没有意识到汉朝的变化,还是按照以往的惯例,不时南下敲打一下,维持自己战略上的进攻态势。

公元前133年,汉朝反击的大幕正式拉开。夏六月,汉武帝接受王恢的建议,命雁门商人聂壹以走私犯的身份进入匈奴,引诱军臣单于进攻马邑。同时派李广、韩安国等率30万大军埋伏在附近山谷中。军臣单于率领10万骑兵如期进入武州塞,看到畜群遍野,却无人管理,心生疑惑,于是抓来汉朝一个巡边尉史,得知汉朝的诱兵之计,连忙撤退。汉朝的第一次反击行动宣告失败。军臣单于以为有天神相助,于是大方地封尉史做了“天王”。

公元前129年,汉军以李广、公孙敖、卫青等四将军兵分四路,从云中、雁门等地出击,合击匈奴。此战又没有成功,其中两路没找到敌人,李广一路遭到伏击,损失惨重,李广本人也被俘虏。匈奴置李广于两马之间,李广诈死,在途中突然跃起,抢得战马弓箭,逃了回来。倒是皇帝的小舅子卫青聪明,他没有去寻找匈奴主力,而是直奔空虚的龙城,俘获700余人,算是给汉朝挽回一点面子。

军臣单于见老窝被人掏了,非常恼火,兵分三路,从雁门到辽西一线展开全面的战略性进攻,并于公元前127年占领造阳等地900余里。这块土地从战国时代被燕国夺取后第一次回到匈奴手中。在辽西,太守被杀,2000余人被抓走;在渔阳,打伤大将韩安国,迫使汉军深沟高垒,坚壁不出;在雁门,也大有斩获。

此时的汉武帝做出一个英明的决策:放弃东部不予救援,派卫青、李息等从长安出发,北出榆林、云中,沿外长城一路向西北行进,猛攻右贤王的驻地高阙,切断右贤王与河套地区的联系。然后突然向南折回,沿黄河贺兰山南下,直扑没有任何准备的楼烦王、白羊王驻牧的河套平原,俘虏5000多手无寸铁的牧民和一部分经常深入汉地的探子、牲畜上百万。汉军则“全甲兵而还”,几乎没损失一兵一卒。

河套地区当时称“河南地”,是匈奴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匈奴距离汉朝统治核心——关中最近的地区,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占领河套后,汉朝随即不惜代价地在此设立朔方郡,筑朔方城,从内地移民10万徙居朔方,充实边境。“河南战役”的胜利,是汉军又一次避实就虚打法的成功战例,是汉朝的空前胜利。朔方的建立,第一次把触角伸到长城以外,把战火引到匈奴境内。

战略要地失守,军臣单于气愤至极,不久死去。其弟伊稚斜继承单于位,继续把东线作为进攻重点,右贤王也厉兵秣马,准备收复河套失地。

匈奴接连两次被卫青偷袭,居然没有吸取丝毫教训。公元前124年春,汉武帝不顾境内大旱,再次派卫青统率10余万大军,出朔方、高阙、右北平,主动向右贤王发起进攻。右贤王丢失战略要地,遭到单于批评,心中不快,只知道怀抱爱妾漫步于醉乡。卫青亲率3万骑兵昼伏夜出,摸到右贤王王庭附近时才突然趁着夜色出击。右贤王措手不及,丢下士兵夺路逃跑。数万精骑无人指挥,四散奔逃。右贤王所属小王10余人,连同男女15000人被俘,牲畜损失近百万。

总是靠偷袭并不能成大气候,因为匈奴主力并没有遭受致命的打击。为此,次年二月,已晋升为大将军的卫青以张骞为向导,再次出击。这次匈奴总算有了准备,汉军只取得一些小的收获,被迫回军休整。四月,汉军从定襄出击,北上百余里。匈奴伏兵数万静候。这是汉匈之间第一次硬碰硬的战役,结果是得失相当。汉军斩敌19000级,骠骑校尉霍去病俘虏匈奴相国、当户以下2000余人。但汉朝六位将军中两个阵亡、一个被俘,翕侯赵信被俘后投降。(www.zuozong.com)

这次战役与其说是汉军的胜利,倒不如说是匈奴诱敌深入聚歼汉军有生力量的重大胜利。随着赵信的投降,汉军的战法再无秘密可言。伊稚斜单于重用赵信,封为自次王,地位仅次于自己,并把姐姐嫁给他。赵信对这位小舅子也是投桃报李,建议匈奴把王庭北撤,远离汉军。汉军若攻,必然深入大漠,届时匈奴则可以逸待劳、各个击破,单于采纳。从此以后,汉匈之间在蒙古高原的竞争进入相持状态。

令赵信大感意外的是,汉军的再次大规模出击没有选择匈奴本部,而是又一次瞄向了孱弱的西部。在上一次战役中崭露头角的霍去病这次被封为骠骑将军,统骑兵1万,向河西走廊出击。霍去病进行了一次典型的无后方作战,全军不要后勤补给,完全因粮于敌。汉军经历匈奴五王辖区,转战6日,过焉支山千余里,杀折兰王、卢侯王,俘虏浑邪王子,大败休屠王,斩首8000余级,俘获匈奴祭天金人,所有拒绝投降者一概诛杀。不过汉军损失也很大,1万骑兵仅剩下3000人,无力再战,只好撤回。同年夏,霍去病再出陇西,转战2000余里,俘虏五王,斩俘32000多人。

霍去病的两次出击不仅削弱了匈奴右地,而且激发了匈奴内部的矛盾。浑邪王、休屠王害怕单于处罚,转向汉朝寻找出路。最后前者杀死后者,并其所部,屈膝投降。浑邪王的投降使匈奴右地尽撤藩篱,“空无匈奴”,为汉朝踏上西域的脚步垫下了台阶。在浑邪王旧地,汉朝设置了武威、酒泉二郡,迁关东一带贫民和犯罪刑徒前往填实。

祁连山地区是匈奴的天然牧场,其支脉焉支山紧扼丝绸之路要冲,不仅是优良的天然牧场,而且盛产一种汉人称为“红蓝”的菊科植物,是匈奴人制作胭脂的基本原料。汉武帝在此设置郡县,广建牧马场,著名的大宛马、汗血宝马、火焰驹都被放在这里畜养。匈奴人则黯然神伤,民歌中唱道:“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解决了四邻,汉军的目标最后落到了漠北单于主力身上。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分别率领5万骑兵分两路从定襄、代郡出击。此次出击声势浩大,光战马和运输的马匹就达到了24万匹,另有数十万步兵紧随其后。汉武帝对本次出击抱有很大希望,期待一举征服匈奴。匈奴按照赵信的设计,把精兵布置在漠北,等待深入腹地的汉军。

汉武帝原本想让外甥霍去病立头功,专力对付单于。偏偏卫青的运气好,北进千余里,刚刚越过大沙漠,就碰到严阵以待的匈奴主力。卫青临危不惧,下令用车自环为营,然后派出5000骑兵去挑战。伊稚斜以万骑迎战。卫青的运气出奇地好,战至黄昏,突然刮起狂风,沙石扑面,两军互相看不清楚。卫青决定派出大军从左右两翼迂回包围单于的营地。伊稚斜慌乱中不知道有多少汉军冲上来,连忙骑上善跑的骡子,率领几百名贴身护卫,向西北方向突围逃走。两军杀到半夜,死伤相当。这时双方都知道单于逃走了,卫青急忙派骑兵丢掉重装备,轻装追击。匈奴骑兵不见了首领,军心大乱,四散奔逃。卫青纵兵追杀200余里,俘斩19000余人,一直追到纳拉特山下的赵信城,也没追到伊稚斜。汉军在赵信城缴获大批粮食,补充了给养后,一把火烧掉余粮,奏凯而还。

霍去病的东路原本是主力军,配备兵力最强,其中还有一部分匈奴降将,熟知地形,惯于在沙漠行军。所以霍军很快北上2000余里,越过沙漠,并在和左贤王的遭遇战中大获全胜,俘斩70400余人。左贤王弃军逃走,汉军追至狼居胥山,在其主峰上建立高坛,祭告天地,随后班师。

漠北决战,歼敌9万余人,夺取了阴山以南的所有草地。阴山以南水草丰美,山中的优质木材是制造弓箭的上好原料;阴山以北则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和戈壁,根本无法放牧,必须远迁,“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基本解除了对汉朝的威胁。

不过汉朝的损失也相当大,精锐骑兵损失尤为严重。据说,骠骑将军霍去病因为饮用被施过毒的水感染了瘟疫,回来不久就死掉了。大将军卫青因为没有抓住单于,从此被冷落,位置后来被汉武帝的大舅子李广利占据。卫青从奴隶群中脱颖而出,靠的是姐姐卫子夫的甜美歌喉。而这个李广利运气更好,自己的妹妹无意中被武帝发现做了夫人,偏偏无福消受,年纪轻轻就撒手西去。好在李夫人聪明,生病后执意不肯让武帝探视,留在汉武帝心目中的始终是昔日的姣好面容。汉武帝思妻心切,于是大封其娘家人,大舅子李广利因此平步青云,做了贰师将军。可惜这位大将军只是制作皮影戏的高手,打仗实在勉为其难,几度出征,非平即败,最后干脆投降了匈奴,丢尽了妹夫的脸。

几次得手的汉武帝似乎患上了军事强迫症,不肯见好就收,又几次出击匈奴。公元前111年,公孙贺、赵破奴领兵数万,出外2000余里,一无所获;公元前110年,汉武帝领兵18万亲征,打算过一把胜利瘾,单于避而不战;公元前103年,赵破奴统军3万出朔方中埋伏,全军覆没;公元前99年,李广利与右贤王激战天山,杀敌1万,自损近2万,同年出兵的李陵全军覆没,战败投降;公元前97年,李广利等率领大军24万出击,被10万匈奴骑兵包围,损失惨重;公元前95年,李广利等率军14万北上,互有胜负,但司令部被伏击,主帅李广利被俘投降。

漠北大捷,汉军损失很大,尤其是骑兵。此后的出击很多是以步兵为主,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最终失败在所难免。

从马邑伏兵开始,到李广利战败投降,前后近40年,汉武帝给了匈奴很大打击,却没有能彻底征服匈奴。连年的穷兵黩武,使国内一片凋敝,国力大损。为维护统治,汉武帝被迫发布“轮台诏书”,检讨自己的失误。公元前87年,这位一直期望“灭胡”的汉武大帝带着无尽的遗憾,带着晚年丧妻丧子的悲哀离开了人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