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画形象的文化奥秘:多元视角探究》

《动画形象的文化奥秘:多元视角探究》

时间:2023-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处于“转型节点”的动画形象往往体现了文化语境的变迁。同一类型动画中跨度较大的动画形象是当代文化多元视角的体现。笔者以宏观的视野思考中国动画形象的民族性培育。第五章针对中国动画经典形象的缺失的现状,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提出发展漫画是提高动画原创力的有效途径。

《动画形象的文化奥秘:多元视角探究》

本书所选择的动画中的经典形象类型虽然不多,但每一种类型中都包含有几种侧重点不同的动画形象。这些置身于不同剧情的动画形象,由于不同的创作年代和创作理念,给予观众不同的审美体验和心灵震撼。这促使笔者采用多种研究视角对其进行审视,揭示文化语境的延续和差异,探究这些经典形象成功的奥秘。

处于“转型节点”的动画形象往往体现了文化语境的变迁。本书第一章将超级英雄作为研究对象之一,但笔者并没有对处于“盛期”的最典型的超人形象进行研究,而是以皮克斯2004年出品的《超人特工队》中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超人鲍伯为例,通过超人造型设计的变化及其在现实中遭遇的种种困境,折射出当代社会价值体系的解构与重构,以及对人权和个人隐私权重新解读。本书第二章主要探究动画中的女性从男性视域中的客体转变为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现代女性的过程。但笔者并没有将之做成一个历史性梳理的研究,而是选取了动画中的青年女性、少女形象、老年女性和新女性,将其作为女性形象发生重要变化的几个例证,以令人信服的分析印证其变迁的轨迹。其中,本文对宫崎骏动画中的少女形象用了独特的解读方式,从造型和角色个性揭示这些女性形象被赋予的形而上的意义。本文探讨的职业女性形象选自动画片《料理鼠王》中的配角克蕾尔,她常常被研究者忽视或一带而过,但笔者对其饱满的形象做了深入的剖析和阐释,揭示其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自主意识,并将之定位为动画史上现代女性形象中里程碑式的人物。

同一类型动画中跨度较大的动画形象是当代文化多元视角的体现。对于第一章中的机器英雄,本文选取了三部侧重点各不相同的机器人动画作为研究例证。《攻壳机动队》着重刻画机器人复杂的精神世界,体现高科技时代人类对未来的困惑与惶恐。《变形金刚》中的机器人以满足观众的视觉需要为首要目的,以单纯的机器人社会演绎人类对未来的臆想。而《铁巨人》中的机器人则犹如一个闯入地球的“异物”,给人类提供了“他者”的视角,促使我们反观自我、反思人性

本书用独特的角度审视与惯常审美经验和思维方式相悖的动画形象,挖掘其别样的符号魅力。第一章中除了超级英雄和机器英雄,还讨论了以反英雄方式塑造的英雄形象。小记者丁丁、小鸡玛德和熊猫阿宝虽然外貌普通、资质平凡,但凭借智慧和执着,以反英雄神话的方式不断从困境中突围,最终实现自我价值,以此体现人类不断超越自我的激情,并折射出后现代文化消解精英与主流的特质。第三章主要探讨动画中的反美学形象。虽然有研究者对本文探讨的某个对象也采用了与本文相似的研究角度,但目前还没有研究者以宏观的视域对动画中出现的一系列反美学形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本文对反美学和审丑文化出现的契机和语境做了深入的剖析,以此揭示这些与惯常审美经验相悖的动画形象出现的必然性,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第四章以动画中具有角色魅力的经典道具为研究对象,例如《国王与小鸟》中的“写意”机械装置、《蒸汽男孩》中的蒸汽城堡、《天空之城》中的拉普达飞岛、《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移动城堡、《龙猫》中的猫巴士和《怪物公司》中的魔幻之门。目前笔者还未看到类似的专题研究。这些认知度极高且具有符号感召力的经典道具,不仅是动画大师天才想象力创造力的体现,还是人文精神和辩证思维的载体。(www.zuozong.com)

笔者以宏观的视野思考中国动画形象的民族性培育。第五章针对中国动画经典形象的缺失的现状,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提出发展漫画是提高动画原创力的有效途径。同时,本文力图厘清国内动漫发展过程中争议较大的敏感问题,并提出:民族精神重于民族元素,国际视野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

由此可见,本文选择的动画形象绝不是简单肤浅的供人消费的娱乐符号,而是承载着文化含量,凝聚着想象力和创造力,倾注了人类的丰富情感,具有视觉生命力的言说符号。对这些动画形象进行充分解读,不仅能挖掘其被赋予的精神性的意义,还能揭示其被广泛接受的原因,以便为更为全面地理解这些动画形象,创作出更多广受欢迎、具有文化深度的动画形象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