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前提是信用(契约精神),信用的基础是产权,产权是分工的标识和延伸,产权产生信用,信用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产权关系到市场主体的合法性问题——信用问题,市场经济实质是信用经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信用危机。
1.私有制的产生
原始社会人们只有采摘果实、捕捞鱼虾和狩猎野生动物获取食物,依靠大自然的恩惠生存,当人们从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中发现,大多数植物都是春天生长、秋天成熟,一些果实落到地上后第二年又会生根发芽,因此有意识尝试自己种植农作物,农耕文明开始了。农耕文明的出现必定是私有制,因为我开垦荒地、播种、田间管理,我当然有权收获果实,这劳动成果就是私有财产。
社会分工产生了私有制。猎人的弓弩和刀剑、渔民的帆船和渔网、裁缝的剪刀和缝纫机是他们分工生产的工具,没有这些工具他们将很难完成自己的社会分工。因此,分工的标志是产权,产权就是劳动果实,产权是分工的标识和延伸,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定的基石,只要有社会分工就必须要有产权的界定,有了产权就必然是私有制,私有制的基础就是产权,私有制是伴随社会分工自然而然产生的。
私有制就是自己有权处置属于自己的财产,市场经济特征就是自由买卖,自由买卖的前提是你有权处置自己的财产,所以市场经济就是私有制的必然选择,人为地改变市场经济规则必然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公有制的基础是物质极为丰富,生产效率极高,基本实现了智能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人们已不用再为生活操心,社会因而也无须分工。只要存在社会分工就必然是私有制,而只要是私有制必然会产生贫富分化,贫富分化使穷人意识到我只要努力工作我也能过上好日子,贫富分化会激励人们更辛勤地劳动,人们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会增加社会财富,会促使社会文明进步。
产权就是参与社会分工劳动后的果实,是对劳动的认可和尊重,是社会对人们辛勤劳动的肯定和回报,是对人们生产积极性的正向激励。产权(如:房产、汽车、金银珠宝、企业、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因为财富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获得更多财富是人们劳动的动力。货币只是财富的一种表现形式(计量单位),产权才是财富的实质内容,人们对货币的追求是因为货币可以转换成产权,如:货币可以购置衣物、粮食、房产、汽车。衣物、粮食、房产、汽车是产权,可以解决人们衣食住行的需求,而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通常情况下,货币受市场波动影响(货币升值或贬值)很大,而产权受市场影响(货币升值或贬值)不是太大,但产权会受货物损耗影响。影响产权的主要因素是商品的效用,商品效用主要受时间和环境影响(保管或维护方式、方法),自然灾害和时间会侵蚀商品的效用。
产权能维护人们的尊严和社会地位,能激发人的劳动热情,对社会秩序有稳定作用。
财富的分配决定了财富的获得难度,产权就是劳动果实,产权的确立会影响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2.权力的交换
交换(交易):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愿意将自己的部分权力转让给对方。自己的财产(劳动产品或金钱)就是自己的权益,权益就是财富(财富是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物质形式),它可以转换成金钱,也可以转换成其他东西。
抢劫和掠夺是用暴力剥夺他人的权益。
社会分工是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选择就是一种责任,因而分工产生了责任,要完成分工就必须有相应的权力,战争年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分工和责任。有责就得有权,没有权力就没有责任。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如:汽车肇事后司机逃逸,首先找到的就是车主——汽车产权拥有者。
你让我负责企业的库房管理,为了完成自己的社会分工,履行自己的分工职责,我就有权不让闲杂人员随意出入,我就有权力制定工具、材料的领用审批和登记制度(手续)。此外,我完成了自己的分工就有权获得部分利益,否则我就没有继续工作的热情,也没有办法继续工作,因为我要养家糊口,这就是责任、权力、利益的匹配。
交易成本:交易的实质是权力的交换,既然交换的是权力,则产权的明晰就非常重要。如果用于交换的产权没有保护或是交换的过程(合同、契约)没有保障,则交换将面临很大的风险,也即交易费用较高,如果受到保护,则交易费用会降低。为降低交易成本就必须明晰产权,产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因此,交易是价值的交换,权力(产权)的转移,是满足双方需求的一个过程。
交换的基础是公平,公平的基础是自由,没有自由谈何公平?没有自由的强买强卖谈何公平?
商人是交换(交易)双方的中间人,他从两方面赚钱:一方面是利用供求信息不对称赚取差价;另一方面是帮助供求方找到对方的需求,帮助需求方找到合适的产品,即为供求双方提供服务。
子曰:“名正言顺,名不正言不顺。”产权的确立就是为了名正言顺的交易。
3.信用是维系人类社会的基石
信用就是契约精神,信用是社会分工的基石,没有信用就没有社会分工(也没办法分工),我相信我的劳动果实能交换到我需要的物品,我才愿意努力工作;我相信我的劳动果实不会被人掠夺,我才愿意努力工作。
信用是权力的基础,没有信用就没有权力(流程产生公共权力),一个政权被推翻一定是百姓对其产生了不信任,信用的丧失导致了权力的丧失(如果一个人被同一个人骗了两次还相信他,那这个被骗的人本身就有问题,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政府官员信用的缺失、教师对学生信用的缺失、父母对孩子信用的缺失、医生对病人信用的缺失导致了社会的戾气。
“商品交换”交换什么?交换的实质是劳动交换、权力交换、信用交换。
劳动交换:用我的劳动交换你的劳动,用我生产的粮食交换你生产的衣物。因为商品是劳动产品,没有劳动的物品是无须交换的,如:大自然的阳光、空气、水等。
最初的交换是自己富余的劳动产品,只是在邻里之间进行。为了满足自己更多的需求,就开始有意识的努力劳动从而有更多的“剩余劳动产品”,这“剩余劳动产品”就是商品,商品就是为了交换他人的劳动产品。
权力交换:你用你种的小麦交换我捕的鱼,我不管你将鱼是继续养还是烧了吃,你也不管我将小麦是酿酒还是做成面条卖,因为交换后产权已转移。商品就是产权转移后的劳动产品。
在人类社会,为了更好地专业化生产,人们愿意出让部分权力,如:农田灌溉由专人负责,调节水资源的使用;在村与村、部落与部落械斗时,自家的房屋可能被改造成堡垒,部分农田可能被挖成壕沟用以阻挡敌方的进攻。这样部分个人权力的让渡,是为了以小的利益获得更大的利益——保护自己父母、妻儿、家人不受伤害(满足自己更多的需求)。
集体狩猎时,通常有一个首领,大家愿意听他指挥,是因为他通常比别人懂狩猎,跟他一起比自己单独打猎得到的更多,这个“权力”的让渡是为了获得更多利益……民主权力的让渡是为了集体内部的团结,是为了集体劳动所获利益大于个体劳动利益之和。
信用交换:信用交换中包括了价值交换。你相信我不会骗你,我的商品是有价值的,是能满足你的某一需求的;同时,我相信你不会骗我,你的商品是有价值的,你给我的商品能满足我的某一需求……
不相信的东西你会交换吗?为何你愿用几年辛辛苦苦的血汗钱去换保险公司的一张纸(保单)?信用!你相信在你遭遇不幸时他能帮助你(保险赔偿)。
法定货币是信用标志,现代货币是国家信用,货币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货币就是债券,人们手中的货币就是国家负债,国家有责任用商品或服务去兑付。政府是国家的代表,代理国家行使职权,政府的职责就是维护国家的信用,现代货币作为国家信用是以产权为基础的。
按照2014年官方汇率,委内瑞拉的人均GDP达到1.6万美元,国民收入已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三年后,这个国家人均月收入实际只有12美元,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016年2月上旬,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对美元的黑市大约是1 000∶1;2016年4月上旬,玻利瓦尔兑美元已经到了1 125∶1左右。
俄罗斯、委内瑞拉、阿根廷等国都有恶性通货膨胀,20世纪40年代末,国民党政权的法币和金圆券也曾大幅贬值,几年时间使得工业和农业都倒退了一半以上。当市场没有信用的时候,即便实现了工业化,也会倒退回去,委内瑞拉就是典型案例。
通货膨胀就是稀释了信用。
我们生活在信用社会,没有信用寸步难行,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信用,不要做任何有损信用之事,有信用的人容易成功,没信用的人很难成功。
信任的前提:一正直;二诚信。正直、诚信产生信用,信用给人信心,产生信任。
正直:公平、正义。见利思义,推己及人。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前后一致、表里如一,不能出尔反尔。
无论是企业品牌还是个人品牌,品牌的价值首先是信用的价值,员工的信用可以得到聘用,店员的信用可以赢得顾客。
信用成本:市场经济提高了不讲信用者的成本,不讲信用者在市场经济中将付出更高的交易成本,因为他生产的商品无人问津,他想借贷没人愿意提供。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原因:信用贷款、高杠杆(高杠杆是滥用信用)。
4.产权是信用的标志
产权是信用的标志,是社会安定的基石,可以减少交易费用。(www.zuozong.com)
人都是自私的,如何抑制自私带给其他人的伤害?唯有通过制度——制约人们自私的程度。制度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界定,人与人交往的行为规则。
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产者心会漂泊,要社会安定,就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产权(亦可称“财产权”)本是权力(中国历史上的地契,中保人制度等),制度实质是自由的边界,是游戏规则(如:足球比赛得划定边界——市场经济就要有交易规则),足球运动员与篮球运动员如何进行球赛?为什么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格格不入(有人说,世界上所有的战争都是宗教战争)?因为他们价值观不一样,他们行为处事方法也不一样,造成了游戏规则不同(边界、赢输判断标准、参赛选手标准、比赛方法、时间限制),游戏规则不同时只有采用最原始的游戏规则——战争:丛林法则——弱肉强食。
遗产:很多人对遗产继承耿耿于怀,认为不公平,有钱人的后代(富二代)也有钱,但大家想想:你从哪里来?人类不就是在繁衍中发展的吗?他们家族最初的财富是如何累积的?我们今天的现代生活不是靠前人一代一代的奋斗而得到的吗?贫穷也许是另一种财富,它让人为改变自己和家族命运更努力工作和奋斗。李嘉诚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他出身贫寒,少年丧父失学,奋斗数十年成为华人首富。
产权是为了保护人们自己的劳动果实而设立的。商品交换的实质是产权的转移,而不是商品的转移。如:商品房销售,商品房本身并未发生移动,但产权发生了转移;而电商将自己的商品交给物流公司代运,虽然商品在移动,但物流公司并不具有该商品的产权,因而如发生了损坏或遗失,物流公司是要赔偿的。
驾照、汽车牌照、商标、营业执照、专利等就是为了明晰产权,是为了责、权、利的匹配。比如:企业排放污染物问题,根据责、权、利原则,产权清晰就可追究其责任。
红绿灯:没有红绿灯,大家全部往前挤,最后谁也无法通过。有了红绿灯,稍为好了点,但依然我行我素,为什么?没有惩罚机制,有了惩罚机制又稍为好了点,因为你说我闯红灯我可以不承认,你没有证据,现在有了用于监控的摄像头才真正使交通变得井然有序。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类似红绿灯,你生产的产品不合格,消费者就可以告你,法院将根据相关法律条款作出处罚判决。
布坎南在《自由的界限》说:“罗宾汉和小约翰在独木桥上撞个正着,有什么‘自然的’规则来决定谁先过,谁让道呢?这也可以用来说明各种各样的人际交互。”“如果小约翰得到了独木桥的所有权,罗宾汉便只有通过交易或其他办法取得小约翰的许可后方可过桥。因此,事实上对财产权的刻画是最初界定‘人’的工具或者说手段。”
你有生产的自由,但不能随意排放工业废水、废气,不能影响他人的身心健康,噪声不能影响他人的安宁(环保收费并不影响企业的利润,只要一视同仁。有人可能会说,环保监督只能针对本国企业,没错,但国外企业同类产品价格为什么能降低?两个原因,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或没有废水、废气等处理装置,既然他国愿意牺牲本国环境,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产权是人的基本权力,是社会分工的衍生品,产权的界定是分工的延伸,产权实质是自由的边界,没有产权就没有自由(如:没有产权,你的家我就可以随意进出,你的衣物和劳动工具我都可以随意取走),社会分工也就无法有序进行。产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是自由的基础,是自由的保护神。
为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必须明晰产权,不属于你的东西我凭什么和你交易(2017年春晚,宋小宝小品的炒面换汤面)?交易是分工的基础,交易不顺畅,生产者劳动创造的价值就无法实现,分工就无法持续。产权是分工的延续,也是交易的基础(交易是产权的转移——产权是责任的标识)。
制度是产权的延伸,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制度(契约)是分工的基础,没有制度,分工就无法有序进行。制度决定了社会成本。
契约、制度就是交易。交易双方通过契约或制度(合同)让渡自己部分权力(如劳动合同)而获得自己希望得到的一些利益。
产权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或者说产权是私有制的标志。有人说,要消灭私有制。这种人要么无知,要么别有用心。因为私有制是以家庭为基础的,而家庭是以夫妻关系为纽带的,消灭私有制就意味着消灭家庭。人类社会如真有一天消灭了私有制,也就没有了家庭和夫妻关系。没有家庭和夫妻关系之后,人类只有回到群居时代。除此之外,人类的繁衍就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克隆,二是单性繁殖。我们设想:没有家庭和夫妻关系的人类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是否与远古人类社会类似?克隆的或单性繁殖的性伴侣大多是速生速成的(因你等不及,可采用即时虚拟现实技术——与充气娃娃类似),充其量是一种泄欲工具,和我们现在同甘共苦奋斗的夫妻可同日而语?是否还会有类似于长期生活产生的感情?这还是现代人类生活吗?真到那么一天,人类全部都变成了克隆的或单性繁殖的,那时候的“人类”还是人类吗?与现在的人类又有多少关系呢?届时的人类与人工智能创造的机器人又有多大区别呢?严格地说,这应是地球上的一个新物种。此外,如果大家都去克隆杨贵妃或西施,满街的杨贵妃和西施是否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信用的基础是产权,信用贷款的依据是产权(包括银行存款),杠杆率是银行对客户(企业、市民)的信任表现。
5.责、权、利匹配
(1)组织内部分工。
责、权、利是分工的产物,战争年代,头领让张三生产弓箭,生产弓箭必须要用箭头和箭杆,烧饭的王五说,我烧饭要用木柴,这箭杆先给我烧饭行不行?张三肯定不答应。李四负责制作刀剑,制作刀剑要用火炉,王五说这火炉给我烧饭行不行?李四说肯定不行。张三的箭杆、李四的火炉是他们完成各自分工职责的生产工具,他们有权力决定不作他用。
张三、李四为什么要捍卫自己的权力?因为分工决定了他们的责、权、利。他们如果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分工,则战争胜利了,他们能得到奖赏,失败了,整个集体都土崩瓦解,生死荣辱都掌握在他人手中,无话可说。利益其实是一种交换,即用我的劳动换取作为集体一员的生存空间。
利益会激励他们,权力能保证他们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分工职责,权力太小无法保证分工的完成。因此,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效能取决于其成员的责、权、利的匹配。企业管理中的KPI(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实施为什么会出那么多问题就是因为责、权、利不匹配,员工没有能保证完成指标的权力,如:让他每月完成100万的销售任务,产品的品种、产量、质量他没办法掌控,物流他没办法掌控,他不能选市场,产品的市场价格他也没办法决定,他怎么保证完成销售任务?
责任的明确是产权的延伸。
(2)社会分工。
分工—交易是责、权、利的统一。分工是你在社会上的地位,这地位是你自己的一个选择,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无论你是铁匠还是木匠,你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你的责任。而如何完成任务是你的权力,你也有权力拒绝别人的指手画脚和说三道四,当你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获得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商品或货币)时,你有权力将其拿到市场上与他人交换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商品或服务。与此同时,你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负责,如果你的产品有任何问题,你必须承担其后果并给予赔偿,这就是责、权、利的统一。科斯说:“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必要的先决条件。”
产权就是你的劳动果实,商品所有权就是最原始的产权,一些人总觉得“产权”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殊不知,“产权”是责、权、利的统一,没有产权就没有责任,没有权力就没有责任(我作为乘客,坐在公交车上,汽车出事,我有什么责任?因为我无法控制汽车的行驶路径和速度),没有利益就没有责任(如:我作为一个企业的保洁员,我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该企业倒闭与我没有任何关系)。
国家的本义就是产权,是国民的集体产权,有国家存在就必然有产权存在。国家产权就是领土、领地、领空、领域、领海……为什么要有国家?就是为了产权界定与识别。没有国家产权,捍卫祖国统一就是一句空话。如何体现国家独立?国家独立就是领土、领地、领空、领域、领海属于该国国民的,神圣不可侵犯。外人进出必须得到同意,进出口商品必须经过海关检查并缴纳一定的税金。
知识产权是产权的一种,知识产权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创新的动力,没有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谁愿意花费巨资从事产品研发或技术开发?谁愿意耗费数年或数十年著书立说?
6.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要解决三大问题,即:
第一,什么是产权?
我们知道企业是为了商品生产而诞生的,商品生产的本质就是分工和交易(交换)。交易(交换)的实质是权力(产权)的交换,价值的转移。
商品由自然资源(劳动对象)和劳动构成(最初的商品没有资本,如:农民用从野外采集的果实与猎人交换他的野兔),自然资源(劳动对象)的属性(产权)就成为关键性因素。动物也有产权意识(领地、猎物),一山不容二虎,领地、猎物就是其产权,但更多的是强者为王(猴王、狮王的产生——丛林法则:弱肉强食)。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的原则就是责、权、利统一,产权的实质是为了明晰责任,就是该商品(服务)出了问题谁负责,谁赔偿的问题。没有权力就没有责任,没有利益也没有责任。一棵苹果树属于谁,谁就有收获的权力,但如果该苹果树倒下来砸到人,该树的主人也要承担赔偿的责任。
产权是指人们对某些物质财产(土地、矿山、商品等)、股份或知识(著作、商标、专利、软件等)拥有的权力。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所有权中包括物主的确认和处置权(转让权);使用权包括可租赁给他人使用;收益权包括了产权责任,就是产权所有者不但有正收益也有相应的责任(负收益),责、权、利是匹配的。产权责任就是当该产权涉及损害他人利益时,产权所有者要负责赔偿,如:汽车肇事,车主要负责赔偿,无论是车主自开还是借给朋友。再如:台风刮到了广告牌,砸毁了别人家的房子,广告牌的主人都要负责赔偿。
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产权是责、权、利的统一,产权是责、权、利的界定形式和依据。产权是有形的信用,信用是无形的产权,信用建立在产权基础之上。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产权),品牌价值是信用价值的一部分,品牌融信用与产权为一体。
第二,为什么要研究产权?
产权是制度的一种,产权可以维护正常的生产和市场秩序,有助于社会稳定,可以减少交易成本,能够激励人们努力工作。
产权就是人们劳动产品的所有权,产权是劳动者参与社会分工的劳动果实,是劳动者的荣耀,产权的确立可以减少不劳而获的思潮,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
更重要的是,产权保护的不仅是产权拥有者个人,实际上是保护全人类的举措,如:一座桥,没有产权,任何人都可使用,谁来维护、维修?损坏了谁出资重建?如:这座桥的产权是张三的,张三就有权收过桥费,他也有动力就维护、维修,当这座桥无法再使用时他也会出资重建。桥的正常使用有利于大家的出行和生产,桥的损坏也损害了大家的利益。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现在城市的公路、桥梁没有人收过路费或过桥费,不也好好的?你不知道的这是市政部门在默默维护、维修(汽油中的燃油附加费很大一部分是用于道路的建设和维护),因为良好的经商环境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税收的增加。公共产品的悲剧就是产权没有落实到人,为什么一些湖泊、河流会被污染?表面上它是全民所有,而“全民所有”是一个虚泛的概念,没有人有动力去维护它,普通人也没能力维护它。
李经纬在1984年创建健力宝,随后一手把它推到“中国魔水”的地位,成为“民族饮料第一品牌”。但他最终倒在产权上,或者说,因历史埋下的产权隐患而与三水产生罅隙,最终倒下。
第三,如何研究产权?产权在经济学研究中有什么意义?
产权研究涉及物主的确定,产权获得途径的合法性,产权的大小、范围的界定,使用年限(土地、矿山开采、商标、专利、著作权都有使用年限)等。
有理论认为,产权不重要,合约是关键。但在现实中,产权更重要。如:王老吉商标案说明产权更重要,因为合约可以有不同解释,产权更清晰。
合约实质是产权的让渡(责、权、利)!其实是产权所有者将自己的部分或全部权利转让给合约者。合约的基础是产权,没有产权的合约是不可思议的(有权处置)。
制度规范竞争,合约约束无序竞争。
英国霍布斯说:“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意思是没有法律的保护的合约是无效的,没有处罚机制的合约是无意义的。农村承包制是一种合约,但农民心里是没有底的。不是说合约没有用,而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合约很难做到尽善尽美,谁也预料不到形势的发展,现在一些地方的强拆给人留下了阴影(被强拆的大多数是普通民众,他们是弱势群体,无力与强拆方抗争)。此外,要做到尽善尽美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人们耗不起(交易成本太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