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开放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更广阔的经济系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离不开国际环境和国际经济联系。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新时代世界的发展趋势,确定自己的对外经济方针政策。总体上就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厚植开放的辩证关系。这是十九大赋予的重要使命,也是实现理论飞跃的重要方面。
第一,对新时代世界发展趋势和当前形势的分析判断。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5],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从根本上说,世界仍处在帝国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进入国际金融超级垄断阶段,但已经走向颓势,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济乏力,政治紊乱,走向衰落,但还有相当的实力,这就增加了不确定性,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机遇与风险并存。
第二,面对这种趋势,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要有新的理念和策略。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从全局来看,国际经济战线上的博弈已成为主要形式。由于西方的衰变,它们从主导经济全球化走向逆经济全球化,恰好是世界进步人民所反对的。而我们则着力发展经济关系,成了引导经济全球化的领跑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应当分析这种趋势和博弈形式,揭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形式和背后的规律性,指出前进的方向。
第三,立足国内“强起来”,以扩大提升开放发展自己,推进世界。党的十九大要求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应当着力研究的新亮点。
从理论上看,“厚植开放”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都超越了以往的世界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它把生产社会化的规律、阶级斗争和经济发展趋势统一起来,把世界生产力、贸易关系与社会制度的辩证关系与发展战略策略统筹兼容,把国内外两个大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利用协调权衡,形成对世界系统治理和国家对外开放互补互动的理论概括。既有深度分析综合,又有牵动亿万人民的号召力。它能得到全球各界如此广泛的认同和响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创造性地运用了“最大公约”和“系统论”的原理,比以往单纯肤浅描述国际经济现象要高出一筹,更贴近实际、揭示本质。以往的国际贸易理论层出不穷,诸如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资源禀赋论和钻石模型论等,都是各国仅从生产力的某项或差异上论述国际贸易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旨在取得一国对另一国或一些国家的贸易利益,很少涉及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和矛盾,也很少涉及共享的利益关系,以往的国际贸易理论事实上是富国的贸易优势论。而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大前提,以本国经济发展为实力后盾、以合作共赢为交换原则的厚植开放,则体现了贸易的共获利益、互惠发展,彰显了社会主义的贸易原则。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与此相适应,必须开展对西方反华言论的批判。现在西方有些心怀叵测的人污蔑中国“搞新殖民主义”,完全是颠倒黑白、贼喊捉贼,反映了他们的恐惧、嫉妒心理。这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经济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震撼力。“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峰会表明,世界人民自有鉴别力和定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进步的潮流是阻挡不住的。让那些妄图开历史倒车的可怜虫抽泣吧!这要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软实力”。同时也要助力“硬实力”,阐释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总体上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一个整体系统,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是它的细化。我们应当完整理解,用科学的系统思想丰富、充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敢于矫正一些不符合时宜的旧观念,坚持在实践中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理论上的新飞跃。(www.zuozong.com)
(原载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3期;杨承训、刘武阳)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91—92页。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5]《习近平接见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与会使节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