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概述
金融学是研究资金融通的科学。宽口径的金融学科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 宽口径的金融学;第二, 宏观金融分析和微观金融分析;第三, 技术层面和经营管理层面。其主要研究内容有: 货币和金融体系在经济中的作用,政府的金融政策,相关的投资、融资和风险管理等问题。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经济学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租赁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投资、融资、资本运营、理财和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学制四年,学业合格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 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信用管理、投资学等。
学习内容
金融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
注: 各校的课程设置会因培养目标的不同而有差异。
毕业去向
注: 表格中的起薪可能会因为地区差异而存在较大差别。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及相应平均月薪(人民币:元)
注:表格中的月薪为该专业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薪。2017届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为85%~90%。
数据来源:麦可思研究院编著《看就业选专业——报好高考志愿》(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2018/2019年版);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网。(www.zuozong.com)
专家提示
1. 关注专业特色
金融学专业在国内各财经类院校均已开设,如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而一些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实力也较强。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第一个培养财政金融领域高级人才的基地。另外,一些师范类院校也开设了该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的世界经济博士点在国内最早培养国际金融方向的博士生,金融学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确定为重点学科。现在金融学更趋向于培养兼通金融、保险、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金融学为“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高校如下:清华大学。
2. 考虑性格适合
金融学专业对不同性格特征的需求度
3. 走出常见误区
学了金融学就是“管账”、“理财”吗?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金融学当做简单的经济学,主要是给单位管账理财。其实它还涉及企业融资、资金管理和资金运作等方面的工作,是一个培养综合能力的专业。金融学分为许多方向,人们常常认为学习它就是在银行工作,其实这只是它的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方向的学习内容,金融学还包括保险及证券投资等方面的内容。所以金融学是一门深奥广泛的科目,它要求学生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能够胜任在金融系统中的工作。很多人认为金融学属于文科,实际金融学对数理知识要求很高,如课程中的金融工程、商业保险、保险精算等对于数学的要求较高。学生不仅要培养文科的知识理解能力,而且也不能放松对数理知识的掌握。
学习金融学的学生需要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从事金融业需要非常理智的性格,并且自制力要求比较强。
4. 特别提醒
金融学专业的学习对数理基础要求较高。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会计资格上岗证是从事银行、会计相关工作必需的,但是单位在招录应届毕业生时不一定要求这些证书,可以在进入单位后再考;另外一个与该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是注册会计师证,它是相关行业比较权威的资格认证。
作者: 崔 亮 修订: 张琳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