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版画的创作技法及美术艺术知识与教学实践

版画的创作技法及美术艺术知识与教学实践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的版种呈现出不同的外在形式及特殊风貌。因此,对版的审视和关照,成为版画制作中的重要环节。因为版画需要通过制版与印刷的过程,才能最终完成作品。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版画所具有的传播力度,是以往任何一个画种所无法替代的。他们的版画作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版画的创作技法及美术艺术知识与教学实践

(一)版画的含义及种类

1.版画的含义

版画是一种间接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有别于其他直接表现的绘画,又与绘画的基本规律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版画的间接性在于它的“版”性特征。也就是说,版画是作者以“版”作为媒介,以制版印刷为表现手段而完成多件原作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

过去中国的木版画大多用于复制图画,绘、刻、印分工,称为复制版画。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版画长期所处的附属地位,版画家自画、自刻、自印,使版画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现代创作版画。正像鲁迅先生所说:“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有过体面的历史,但现在的新木刻却和这历史不相干,新的木刻是受了欧洲创作木刻的影响的。”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现代的创作木刻与其他三个版种同样属于外来画种。创作版画在我国的历史都不长,四大版种因其使用材质不同,制版方式各异,给版画作品带来了不同的表现语言及艺术风格。

2.版画的种类

版画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版画(凸版版画)、铜版画(凹版版画)、石版画(平版版画)、丝网版画(孔版版画)四大类。

(1)木版画(凸版版画)

木版画俗称“木刻”,它是在质地细密、松脆适当的木板版面上,经刀刻制成凹凸造型,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图画。用刀刻并以单一的黑白表现画面的,称为黑白木刻;运用多块木板套印出两种以上颜色的作品,称为套色木刻。又因拓印使用的油墨颜料性质不同,分为油印木刻和水印木刻等。

(2)铜版画(凹版版画)

铜版画也称凹版版画,所用的金属材料以铜版为主。有的也用锌版或其他金属材料,故又名锌版画或金属版画。它是利用金属版面凹下的线条和形体肌理部分而印制的画面。

(3)石版画(平版版画)

石版画是在特殊的石材平面上,利用油、水不相容的原理及化学反应,作为印刷手段制作完成的一种版画。作者所用石材都是含碳酸钙很高的石版,所以通常称“石版画”。

(4)丝网版画(孔版版画)

丝网版画又称丝漏版画。其制作原理是用紧绷在网框上的丝网作为版基,用手工或光化学的方法,在网上制出版膜,用版膜阻挡所需图形以外的部分,保留无版膜的网孔部分的图形,然后再用副板将油墨从网版刮印到承印物上的一种印刷方法。

(二)版画的特点

1.版画的间接性

从第二节版画的制作过程可以看出,版画是一种间接的绘画形式,因为无论哪个版种都要有“版”,最后通过版印出作品来。实际上,版的间接性给直接的表现带来了制约,使版画与其他绘画有了表现语言上的差异与不同,版的属性又最终导致印痕的差别及种种印痕美感,诸如笔痕、刀痕、实物印痕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版的媒体作用,而重现版的形态印制过程,又是一个技术复杂、难度较大的劳作体验。所以,难怪人们常说版画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画种。

不同的版种呈现出不同的外在形式及特殊风貌。木版,它的印痕取决于刀法的组织与衔接、刀的表现力、运刀变化及不同的拓印方式;铜版,取决于针刻力量的大小、酸的强弱、腐蚀法的变化;石版,经过涂布药墨所形成的细微的砂眼,体现不同的印痕;丝网版,由网屏的作用所产生的均匀细密的大色块,加之手绘、实物拓印和种种遮光的有效处理,产生丰富多变的印痕。因此,对版的审视和关照,成为版画制作中的重要环节。制版方式的改变会导致印痕的变化,促使版画的面貌更新,从而带来新的审美层面。版性特征从外在形态上给版画以特有的形式美感,这些美感的产生就是版的中介作用,它与载体——承印物之间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内在联系。把握从制版到印刷间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版画作品充分展现其自身的语言。

版画,是绘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与其他绘画有必然的联系,但又区别于其他的绘画。因为版画需要通过制版与印刷的过程,才能最终完成作品。当我们面对成形的构想和画稿时,制版过程就是作者对原画面的二次创造,版画的诸多艺术语言涵盖其中,如刀法的表现、套色的运用、材料的肌理组合、水味墨色的韵致、多种制版技法的使用等。所有这些无不体现出一种对版性特征的揭示,其目的在于产生不同的印痕视觉效果,满足不同的心理需求。通过版画的间接性过程,使人们能够更多地去感受、领略、比较一种由制作带来的特殊风韵及精神空间,体会一种由繁杂的技术性劳作带来的人格力量,以及源于特殊材质、媒介的规定性而产生的特有魅力。

2.版画的复数

复数形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现代工业社会中每时每刻都以复数的形式产生大量的产品。而在绘画领域里,我们把版画可产生多件相同原作看成是它的一个特性,实际上它是由版的规定性所引发的必然结果,并被广泛地认可和界定。它从某种程度上扩大了版画的传播范围,提高了人们对版画语言的认知程度。版画的复数性功效,由于其特殊的媒材“版”作为基础,使它具有大批量生产原作的可能。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版画所具有的传播力度,是以往任何一个画种所无法替代的。中国古代以文学作品插图形式存在的木刻版画、民间木版年画等,其流通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都足以证明其复数性作用,所以它具有广泛的大众性及普及性。从战争年代的大量木刻作品中,更能得到证明。例如,我国老一辈版画家古元、李桦、力群、彦涵、王琦等,都以大量质朴、率直的版画作品,满怀激情地表现如火如荼的时代生活。他们的版画作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能力、品位的提高,版画的现代性、高雅品位、文化品格情趣所向、与现代生活的联系等,都引发了版画家对版画审美特性的再思考。

(三)版画的制作

1.木版画的制作过程

木版画,即木刻的制作,包括画、刻、印过程必须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整体。以油印木刻为例:

(1)工具与材料

常用的木刻刀有圆口刀、三角刀、斜口刀、平口刀,最好大、中、小号齐全。另外,还需要准备铅笔、墨汁、复印纸、蜡、磨石、电炉子、电吹风等。

木刻用版材因表现效果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材质的版材。如果在木版上要表现精细的刻线,就要选用木质纤维紧密均匀、易刻而又坚固的版材,像梨木、白果木、苹果木等。如果版面较大,画面表现较为粗犷,一般选用椴木面胶合板即可。另外,麻胶板、塑料板等也可以。

除此之外,还需准备橡皮、油墨辊、印刷油墨、松节油、汽油、墨台、调墨铲等印刷工具和材料,有条件的话可购置一台凸版画印刷机。若用手工印刷,要准备木蘑菇不锈钢匙。

印刷用纸张可选用铜版纸、夹宣、温州皮纸、道林纸等。

(2)制版方法步骤(www.zuozong.com)

①创作草图。创作草图,即画出黑白设计的画稿。②磨版上墨。用细砂纸将版面磨光打平,版的四周要比画稿大出几厘米。再用排刷将水和墨汁调成的淡墨均匀地刷在版上,形成版面的淡灰色,便于刻制时已刻部分与未刻部分的识别。③画稿转印。将复写纸放于画稿与木板之间,然后将画稿描画一遍,画稿的图形就转印在版面上,再用黑墨汁勾画图形。转印完成后的版面需打蜡吹烤,可使用电吹风或电炉子烘烤打过蜡的版面。④刻制创作。这是最重要的一关,持续的时间最长。首先刻去版面上白的部分,再刻出图形大的轮廓,拉开黑白关系。接着刻出灰色调部分,并进一步刻出物象的基本特征,这时应注意刀法的组织与变化,以及画面是否具有整体感。然后刻画物像的细节特征,同时调整画面黑、白、灰之间的关系,并使刀法在统一中有变化。

(3)印刷

在墨台上将油墨调匀,用墨辊在版上反复滚动均匀,并注意上墨时尽量薄一些,多次滚动以求饱和。然后在版面周围定位放纸,放好纸后,用木蘑菇或不锈钢匙加压力反复摩擦均匀,就完成了印刷。当然印刷的过程也可以用机器来完成。

2.铜版画的制作过程

(1)工具与材料

①铜版、锌版。②木炭、擦铜油、酒精等。③切版机、制版红粉、沥青防腐剂制版黑粉、软蜡、松香、汽油、松节油、稀硝酸腐蚀液、腐蚀盘、飞尘箱、毛笔排笔、锉刀、酒精炉等,还有刻针、刻刀、压刀、三棱刮刀等必备工具。④铜版印刷机、铜版面油墨、铜版画纸、橡皮滚筒、调墨台、橡胶刮板、毛毡、亚麻仁油纱布等。

(2)制版过程

铜版画从技法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直刻法,就是用雕刀或针直接在金属版上刻画。二是腐蚀法,是将金属版做防腐处理后进行刻画,再将刻画过的金属版放入腐蚀液中进行腐蚀。铜版画的腐蚀技法有针刻腐蚀法、软蜡法、飞尘法、糖水脱胶腐蚀法、凹凸浮雕法、照相感光腐蚀法等。其中,针刻腐蚀法是最主要的。

针刻腐蚀法基本的制作程序:①首先用木炭加水打磨并裁好铜版或锌版,然后在版面上均匀涂布沥青防腐剂,厚薄要适中,并要进行烤版处理,待干透后使用。②将铅笔画稿盖在有防腐膜的版面上,用铜版机压印,画稿就会转印到版面上,也可直接在版面上刻画。③刻线。刻画时应注意力度适中,用针笔划破防腐膜即可。然后在版的背面做防腐处理,如涂布制版红粉。④腐蚀。将版放入酸中进行腐蚀并注意控制好时间。腐蚀结束后,用清水将版冲干净,再用松节油或汽油清除版面上的沥青。如果需要再次腐蚀,可以做其他的防腐处理,反复制作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印刷

①湿纸、调墨。印铜版画的纸要放入清水中浸泡,纸泡好后夹入吸水纸中。待印铜版油墨要加亚麻仁油和镁粉调配。②刮墨、擦墨。用橡胶刮板把调好的油墨刮在版面上,使墨充满版面。再用纱布或纸张一遍遍擦去版面的油墨。③压印。将擦好的版放在铜版机平台上,再把湿纸覆盖在版上,然后盖上厚毛毡,调好铜版机压力,转动机器使版面从滚筒下经过,印刷即可完成。

3.石版画的制作过程

(1)材料与工具

①版材:一般用石质均匀、较软、吸水性强的石版作为版材,石版研磨后可以多次重复使用。②研磨工具与材料:铁制手握研磨器、金刚砂、铂、铁锉刀、汽油、煤油、长胶皮水管等。③绘制工具与材料:固体材料有药墨蜡笔、油性特种铅笔;液体材料有药墨,也称汽水墨,用水稀释后方可使用。④制版工具与材料:阿拉伯树胶液、硝酸胶液、油墨、调墨台、汽油、橡皮滚筒、松香粉、滑石粉、磨石、浮石棒、排刷、海绵、抹布等。⑤印刷工具与材料:石版机、平版油墨、调墨铲、橡皮滚筒、调墨台等。还需水彩纸、道林纸、双面白卡纸等。

(2)制版

石版画的制版技法有直接描绘法、转写法等。

直接描绘法的基本制作过程:①磨版。先把旧版用水和汽油擦净,然后用少量水加金刚砂置于版面,用手磨器反复研磨。之后用锉刀将石版四边四角打圆,用水冲净后晒干。②描绘。用铅笔或红粉笔起稿,用特种铅笔或汽水墨深入描绘。描绘完成后应放置数小时。③在版面上撒上松香粉或滑石粉,用棉花轻擦。然后薄刷阿拉伯树胶液。④腐蚀。用硝酸胶液刷整个版面,应注意室温的影响。酸的强弱也会影响到图形的深浅。⑤清理版面。用水将胶液冲掉,再用纱布擦净版面,放置几十分钟。然后用纱布沾煤油或汽油清净图像,洗掉药墨。⑥换制版墨。先用毛滚筒将制版墨滚均匀,再用海绵蘸水擦拭版面,然后上墨。之后可以进行修版处理。⑦第二次腐蚀。擦松香粉、滑石粉,然后均匀刷酸液,放置一日后即可印刷。

(3)印刷

①印刷时也要重复洗墨、滚墨的过程,只是这次滚上去的油墨是平版油墨。②上机印刷。将石版放在印刷机上,在版上放好印纸,印纸上放一些薄白纸,再放下垫片调整好机器的压力,并摇动机器完成印刷。

4.丝网版画的制作过程

(1)工具与材料

①制版间设备:感光台、水槽(有进水、回水管道)、烘烤箱或电风扇、电吹风,另外还要有黄灯照明装置、通风装置。②制版工具与材料:丝网(150—250目)、木制或金属网框、重氮感光胶及光敏剂、脱膜剂、封网胶、上浆器、透明胶片硫酸纸笔墨、黑广告色等,另有钉枪、宽胶带纸、粘网胶、毛毡或大块海绵、木板及压板用的砖等必备物品。③印刷工具与材料:台、晾画架、橡胶刮板、油墨(分油性的与水性的)、松节油、油画颜料、白卡纸、透明胶片、调色容器、汽油、洗洁精、洗衣粉、海绵等。

(2)制版

丝网版画的制版方法较多,无论哪一种方法,原理都是一样的,就是设法将丝网的一部分,按图样要求遮堵起来,留出的部分使油墨漏过,从而印出图形来。

感光制版的过程:①绷网。用温水浸湿网布,用均匀的拉力把网绷在木柜上,方法类似绷油画布。网框四边要刮粘网胶,干后再用宽胶带粘包网框四边。②绘黑白稿阳图把透明胶片盖在画稿上,依照画稿图形用黑广告色、墨汁、特种铅笔等分版描绘,也可在透明胶片上用各种手法制作肌理效果。③在制版间涂布感光胶。将调配好的感光胶倒入上浆器内,网框斜靠墙面,用上浆器由下至上在网面、网底分别刮胶,然后将网版放入烤箱或用电扇吹干。④感光。将阳图放在感光台上,网面紧贴阳图,铺上毛毡或海绵,放上木板和砖等重物,然后开启荧光灯曝光。⑤冲水显影。用水冲湿网面再加压冲水,直至所需图形完全冲透。再用烘烤箱或电风扇将网版烘干或吹干。⑥用封网浆修补网版针孔,并封好网面四周部分。

(3)印刷

①将网版固定在印台上,在网版下放印纸,并做好标记。②将调好的颜料均匀地倒在网版上方,用刮板调匀颜料,掌握好刮印速度进行印压。

(4)第二版的制作与印刷

①用洗衣粉、脱膜剂等将网版冲洗干净、烘干。②把第二版的图形画在透明胶片上。③重复上述程序,经曝光、冲洗、烘干等过程后,再将网版固定在印台上。④用胶带把透明胶片固定在印台的一侧、网版的下面。⑤将第二版图形印到透明胶片上,再将印好的第一版放在胶片下面对版。⑥掀开胶片印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