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观赏石雕刻与玉雕的融合,美术院校的介入

观赏石雕刻与玉雕的融合,美术院校的介入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观赏石则发挥人的文化性。2018年在甘肃成立中国观赏石协会石艺创作委员会。许多观赏石藏家邀请玉雕师加工。这也是观赏石吸引许许多多的玉雕师关注的原因之一。玉雕和观赏石雕的融合,还有赖于美术院校的介入,一方面是资源得以合理利用,拓展审美方向。而琥珀雕刻的集中地区主要是辽宁抚顺和云南腾冲。预示玉雕、观赏石雕刻和雕塑的分界日趋淡化。

观赏石雕刻与玉雕的融合,美术院校的介入

(一)观赏石雕刻概述

“观赏石是自然形成且可以采集的,并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石质艺术品。它蕴涵了自然奥秘和人文积淀,并以天然的美观性、奇特性、稀有性及唯一性为其特点。此外,观赏石还可涵盖奇峰异石等自然景观石及工艺石等。”[9]

事实上,所有的玉石都是观赏石,所有的玉石都是欣赏审美的对象。“观赏石学”和“玉雕学”作为学科的各自独立,方便了运用科学发展观来分科研究。

“观赏石学”和“玉雕学”的关系体现在于以下几点:

1.“玉雕”是“观赏石雕刻”的一部分,是最精华的部分,起着先导的作用。

2.“玉雕学”和“观赏石学”的文化属性不同。“玉雕学”体现玉文化,“观赏石学”体现石文化。玉文化和石文化同源同根却不同属。玉文化蕴含技能属性。石文化体现文化属性。

寿山花坑石王三三 作

3.审美途径不同。玉雕的审美意识是通过雕琢的方式,在人和玉石“互动”过程逐渐而形成的。观赏石的审美以人的主观意识为导引路线

4.审美方式不同。雕琢和品鉴是玉雕的审美方式。观赏是观赏石的审美方式。

5.体验的性质不同。玉雕体验是在人和物的相互作用中完善德育品性,并从中获得人和物的生态共性。观赏石则发挥人的文化性。

6.本性相同。“玉雕学”和“观赏石学”都在获取生命存在感的同时,提高生命质量。

不是所有的观赏石都符合人的审美,越来越多的观赏石借助玉雕的经验,来获得审美平衡。2018年在甘肃成立中国观赏石协会石艺创作委员会。中国观赏石界的群体庞大,文化水准高的鉴赏家在全国各地都有,有既定的评鉴标准,又有各自的地方特色,体现和而不同的时代精神。许多观赏石藏家邀请玉雕师加工。

观赏石产地遍布全球,资源丰富,形态各异,材质各具功能,加之多样化的观赏理念和多元化好的文化背景。提供最接地气的创作素材库。现成的天工造化,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这也是观赏石吸引许许多多的玉雕师关注的原因之一。

玉雕和观赏石雕的融合,还有赖于美术院校的介入,一方面是资源得以合理利用,拓展审美方向。另一方面有助于雕塑专业进一步深入本土文化而适时调整。

(二)琥珀雕刻

琥珀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如果只作为雕刻材料看待,显然是不够的。因为琥珀雕刻兼具“玉雕学”是“观赏石学”的文化属性。

琥珀是松树脂的化石。松脂在自然界运动中埋入地层,在高压和高热等作用下瞬间质变,再历经几千万年的固化而成。琥珀的产地主要是中国的辽宁抚顺、云南、浙江千岛湖、河南、广西、贵州、吉林珲春等地以及波罗的海沿岸的国家,缅甸、墨西哥等国。中国抚顺是世界上著名的琥珀产区,虫珀是其特色。

琥珀温润细腻,打磨后表面起荧光。琥珀的形态犹如蜂蜜,有透明的、不透明的、蜡状的、油脂状及混合状的。如蜜蜡、药珀、缅甸根珀、虫珀等。颜色富有变化,如金珀、蓝珀、黄珀、红珀、绿珀、血珀、茶珀、翳珀、花珀等。

琥珀属于有机物半宝石,其特性还表现为:1.绝缘良性,不导电。2.摩擦带电性,摩擦后能吸附纸碎片,古有“磁石引针,琥珀拾芥”之说。3.导热性,加热易软化,发出松香味。4.溶酸性:易溶于酸性液体。

琥珀是佛门八宝之一,自古就象征着吉祥、康宁、长寿。琥珀有药用功能,可释放出的松香有安神功效,东汉时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琥珀千年者为瑿,状似玄玉。”

琥珀雕刻 云南腾冲詹广川 设计 郑辉 作(www.zuozong.com)

琥珀轻,质地脆,这使得雕刻工具和表现手法有其独特的要求。雕刻琥珀使用的工具与软质玉石有点类似。但运刀的速度和力度局限性大。打胚阶段可以用金刚砂磨具,修光则必须用钢制刀具。不同地区出产的琥珀,刀感不同。纯手工是琥珀雕刻的最佳表现方式。

许多玉雕师都刻过琥珀,分散北京、上海、苏州、福建、广东等地。而琥珀雕刻的集中地区主要是辽宁抚顺和云南腾冲。抚顺的琥珀雕刻历史相对长久,传统脉系明确。

综上所述,由于琥珀的有机物半宝石特性,琥珀雕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视觉性和艺术性。更重要的是通过琥珀雕刻探知地球万物延续的生命共存性。

琥珀雕刻 辽宁抚顺陈焕升 作

琥珀雕刻 云南腾冲 詹广川 设计 郑辉 作

琥珀雕刻 云南腾冲 詹广川 设计 郑辉 作

(三)其他玉石雕刻

大漠风沙雕琢过的阿拉善玉,在苏工的细腻照料中,显得文质彬彬。从天而降的陨石被磨出铁血柔情。绿松石“饰”不可挡。木化石中在砣轮中进一步文化。灵璧石不好看的地方被雕成亮点……

还有许许多多的玉石材料,如戈壁石、雅安石、西安绿、广东绿、青海石、各国的玛瑙、马来西亚的金田黄、水玉、华安玉、金冻石、紫袍带玉、砚石等等,虽然属于小众范围,今天却活跃在中国观赏石的大家庭中。玉雕师倾心于此,反映出玉雕审美的多元化,是玉雕技艺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内力”外放表现。这也反映“观赏石雕刻”是应运而生的。预示玉雕、观赏石雕刻和雕塑的分界日趋淡化。

《古镇新绿》 雅安石 何马 设计 何启支 作

注释:

[1]寸开泰.腾越乡土志[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2]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较译(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第641页.

[3]甸村,新言.(1994).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1987~1990年三次发掘.[J].文物1994,(11),16.

[4]本篇根据新密玉雕师王冠军、赵桂芬、王赵辉、王赵琦提供资料整理。

[5]杨伯达.夏商出土古玉鉴考——读玉笔记之二[J].故宫学刊,2013(1):88.

[6]张诗,任孟德,俞鑫源等.桂林鸡血玉的质量评价及其市场前景调查[J].超硬材料工程,2014,26(6):5.

[7]文长春.桂林鸡血玉的激光拉曼光谱研究[J].超硬材料工程,2015,27(2):3.

[8]本篇根据昌江收藏协会提供资料整理。

[9]寿嘉华.观赏石学基础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6.第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