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香调味 利用茶的营养价值入菜

清香调味 利用茶的营养价值入菜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茶做成佳肴美食入馔,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茶食”的说法。《晋书》也记载吴人采茶煮食的历史,他们称之为“茗粥”。由此,清朝时期,龙井已经入菜。清茗入馔的特点在于利用茶特有的清香调味除腻,还可以通过茶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增强菜肴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制作时把龙井粉末加入薯粉中搅拌均匀,用水和,擀成饺子皮,上馅放入蒸笼,蒸熟即可。此菜肉嫩汤鲜,油而不腻。

清香调味 利用茶的营养价值入菜

将茶做成佳肴美食入馔,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茶食”的说法。郭璞《尔雅注》说:“冬生叶,可煮作羹饮。”《晋书》也记载吴人采茶煮食的历史,他们称之为“茗粥”。茶与美食,从来是不可分割的!茶和中国菜肴优雅、和谐地搭配在一起,就是独具特色的茶料理。

上古时代,茶是作为药用的,而药物又与食物不可分割。《吕氏春秋》中的《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这样说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气”,说明药食同源。历史上,我国民间也素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所以说,用茶掺食作为菜肴、食品和膳食,自古就有。

据唐《茶赋》载,茶“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可见,古人常有用茶水拌饭的饮食经验,清代才子纪晓岚更是每天将茶当作蔬菜食用。这样吃着喝着,就有厨子想到要将茶叶做入菜中。相传,清末安徽的厨师就已用“雀舌”“鹰爪”等茶叶去炒河虾仁了。美食家高阳在《古今食事》里也曾提及:“翁同龢创制了一道龙井虾仁,即西湖龙井茶叶炒虾仁,真堪与蓬房鱼匹配。”由此,清朝时期,龙井已经入菜。

茶叶富有色、香、味、形四大特点,能饮用,能调和滋味,可增加色彩,又具有药理成分,所以茶叶菜肴一般都具有双重功效,既可增进食欲、解除饥饿,又能防治某些疾病和增强人体健康

茶叶入菜的方式一般有四种:将新鲜茶叶与菜肴一起烤制或炒制,是为茶菜;在茶汤里加入菜肴一起炖或焖,是为茶汤;将茶叶磨成粉撒入菜肴或制成点心,是为茶粉;用茶叶的香气熏制食品,是为茶熏。

如果从做菜的效果来看,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茶菜做法。红茶、绿茶普洱茶乌龙茶的效果相对好一些,如铁观音冲泡之后散发出浓郁的兰香,茶性清淡,适合泡出茶汤做饺子;而灼虾、蒸鱼适宜用绿茶汤;普洱茶适合做卤水汁;碧螺春适合将茶叶捣碎后混合一起做羹汤,还有茶水蒸饭,等等。

以茶做菜很讲究手法。要做茶食先得熟悉每种茶的特性,若茶叶或茶汤用多了,菜会变苦涩,茶叶或茶汤用少了,又显不出茶香味。另外,葱、姜、蒜、五香此类重味佐料尽量少放,也不要过分夸张,这才合乎茶的本性和健康的要求。

烹调方式不同,搭配的茶叶也有不同。如果从烹调效果来看,寒凉的海鲜就用同是凉性的绿茶烹调,比如龙井虾仁;温性的乌龙茶与温性的鸡、鸭肉配合,比如川菜樟茶鸭;牛肉是热性的,它的好搭档自然是同属热性的红茶。蔬菜中比较脆、爽的一部分梗类原料可以制作茶叶菜,选用的茶叶以香味充足的红茶为优,而且大多用来制作凉菜。但要注意,茶叶不宜与豆腐一起做成菜肴。

明白了茶叶的茶性和菜肴的食性,那么如何搭配,也就一切随心所欲了。以茶做菜,适合与本身含有天然油脂及腥味的食物搭配,例如鱼类、肉类中富含的脂肪、蛋白质可以减低茶叶的苦涩感,而茶又能去除食物的腥味,其清香、甘醇更能美化食物,改善口感,成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茶肴。

《本草拾遗》曾曰“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用茶叶做的菜清淡、爽口,不仅可以增进食欲,同时,又具有降火、提神、去油腻、防疾病的功效,有益人体健康。

清茗入馔的特点在于利用茶特有的清香调味除腻,还可以通过茶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增强菜肴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茶性清淡,远腥膻,避荤腻,同时又不会喧宾夺主。要做茶食须熟悉每种茶的特点,茶叶做菜时须“速战速决”,因为过久的烧煮不仅会使茶叶变黑难看,而且所含维生素也会被破坏,所以烧煮一般不超过5分钟。

一、特色茶菜

(一)绿茶清新淡雅

绿茶是一种非发酵茶,因其叶片及茶汤呈绿色而得名。绿茶茶叶嫩而香、口感好,适合烹制清新淡雅的菜肴,如龙井虾仁、绿茶肉末豆腐等,不仅能发挥出食物原本的味道,还能为菜肴增添茶的香气。

绿茶肉末豆腐:肉末100克加调料后拌匀,香菇、笋适量切成丁,一起炒熟,晾凉后平铺在400克熟豆腐上,绿茶3克研成末撒于豆腐表面即成。此菜滋味爽口,且营养丰富。

龙井鲜虾饺:橙红间白的虾仁馅料,在绿油油、均匀透亮的饺子皮呵护下,像龙井茶一样显得更加娇嫩,而且口感爽滑、鲜甜,淡淡的龙井清香缠绕在口腔中。此菜原料简洁,鲜虾仁、薯粉、龙井茶粉末而已。制作时把龙井粉末加入薯粉中搅拌均匀,用水和,擀成饺子皮,上馅放入蒸笼,蒸熟即可。

(二)红茶祛腥养胃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因其口感苦涩,所以做菜一般只取茶汤。红茶适用于口味重、色泽重的菜肴,可以去腥解腻,还具有一定的养胃作用。可用红茶烹调的菜肴有红茶蒸鳜鱼、红茶烧肉、红茶鸡丁、红茶牛肉等。

红茶蒸鳜鱼:将一条约500克的活鳜鱼宰杀洗净,用2根筷子担起放在鱼盘里,撒入盐、胡椒粉、料酒、葱姜适量,红茶5克,上锅蒸熟取出,挑去葱姜、茶叶,倒入红茶卤100克,洒上葱丝、姜丝、香菜适量,再用锅烧热油浇在上面即可。此菜鳜鱼色泽红亮,茶香味浓,肉质细嫩,入口鲜美。

(三)花茶宜配海鲜

花茶属浓香型茶,其茶味醇厚,香气浓烈,汤汁黄绿,鲜味持久,故适合用于烹调海、河鲜类原料,如花茶鱿鱼卷、茉莉花茶蒸鱼、花茶海鲜羹等。

茉莉花茶鱿鱼卷:选优质鱿鱼400克,茉莉花茶7克,料酒15克,精盐4.5克,淀粉、蒜泥、葱、姜适量;将鱿鱼用水发好后切成麦穗形花刀,放入开水锅中汆烫卷拢,捞出沥干;将茉莉花茶用开水泡开,滗去茶水,再用开水泡第二次,待泡出茶香味时去掉茶叶,取第二泡的茶汁加料酒、精盐、淀粉调成芡汁;用旺火将素油烧至七八成热,下鱿鱼卷急爆后捞出沥油;原锅中留余油少许,放入适量蒜泥、葱和姜片煸出香味,取出葱、姜片,放入鱿鱼卷,随即倒入芡汁,颠炒几下,撒上几朵茉莉花,出锅装盘即成。此茶肴造型美观,滑、嫩、鲜,且有幽雅的茉莉茶香。

(四)乌龙茶健胃消食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其香气浓烈持久,汤色金黄,甘醇爽口,且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适合用于油腻味浓的菜肴,如铁观音肉片汤、乌龙蒸猪肘、铁观音炖鸡等。

铁观音肉片汤:将50克猪腿肉切成薄片,加适量绍酒、细盐、味精、胡椒粉、蛋清和干淀粉搅匀,置半小时待用;另将铁观音茶15克用沸水冲泡,沥去水分,再用开水100毫升冲泡;榨菜10克切丝;肉片下开水锅汆熟捞出待用;最后在100毫升鲜汤中加入适量调料、茶汁及茶叶,煮沸后加入榨菜丝,再倒入肉片即可。此菜肉嫩汤鲜,油而不腻。

二、家常茶食

茶叶面条:取上等茶叶100克,加沸水500~600克泡成浓茶水,以此茶汁和面擀成的面条,下锅不糊,而且极度清鲜爽口,若制作凉面,味道更佳。

茶叶馒头:取新茶100克,加沸水500克,泡制成浓茶汁放凉至20℃至30℃,加鲜酵母发面,蒸制馒头,色如秋子梨,味道清香。

茶叶米饭:将茶叶0.5~0.7克,用500~1000毫升开水浸泡4~9分钟后,用干净纱布过滤,滤液备用(不可放置时间过长,以防变质),将米淘净后,加入蒸熟即可,煮出的米饭香而不腻,洁口、化食。

茶叶鸡蛋:茶叶80克,加适量水,煮鸡蛋0.5千克,鸡蛋煮至七八成熟时取出,磕破壳,再投入原汁中浸泡2~3小时,可使鸡蛋清香爽口。

茶叶冰淇淋:在过滤后的茶汁中加入鸡蛋、奶粉、稳定剂和砂糖,经巴氏灭菌、冷却、老化,再经凝冻成形,硬化而成茶叶冰淇淋,不仅可消暑解渴,而且色泽翠绿,感觉清鲜,并具丰富营养和保健功能。

茶叶鸡汤:做鸡汤时,放入一小撮茶叶(用纱布包扎)或者待鸡汤做好后兑入大半杯极度浓茶汁,鸡汤会更清香扑鼻。

茶叶啤酒:饮啤酒时,往酒中兑入接近1/3的冷茶水,味醇至极,微苦中蕴含舒爽。

【茶博士】

每日茶谱

长时间面对电脑不利于眼睛的健康,有关专家建议:每天喝“四杯茶”,不仅可以减少辐射的侵害,还有益于保护眼睛。

上午喝一杯绿茶。绿茶中含强效的抗氧化剂以及维生素C,不但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还能分泌出对抗紧张压力的荷尔蒙。绿茶中所含的少量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枢神经,提振精神。不过最好在白天饮用,以免影响睡眠

下午喝一杯菊花茶。菊花有明目清肝的作用,不少人将菊花和枸杞子一起泡水来喝,或者用蜂蜜加菊花茶,都对“解郁”有帮助。

疲劳时喝一杯枸杞茶。枸杞子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钙、铁,具有补肝、益肾、明目的作用。枸杞子本身具有甜味,可以泡茶也可以像葡萄干一样作零食,对消除“电脑族”眼睛干涩、疲劳有一定的作用。

晚间喝一杯决明茶。决明子有清热、明目、补脑髓、镇肝气、益筋骨的作用,晚餐后饮用,对于治疗便秘很有效果。

故乡的茶】(www.zuozong.com)

威海茶

威海绿茶,因产自山东半岛威海而得名,由于纬度高,昼夜温差大,生态条件独特,茶叶的休眠期长,生长缓慢,因而茶叶的叶片肥大,有利于氮素代谢和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的合成积累,加工出的绿茶与其他地区生产的茶叶相比,具有耐冲泡、香气清高、滋味鲜爽、杀口力强的特点。

2009年1月,威海绿茶地方标准经山东省质监部门批准发布,标志着威海绿茶产业标准化进程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威海绿茶地方标准由威海市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起草,该标准除规定了威海绿茶的地理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之外,还对威海绿茶的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将威海绿茶定义为:在威海市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选用优质茶树的鲜叶,按绿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等品质特征的茶叶。

威海绿茶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标志着山东省又一个北方绿茶品种的崛起。该标准不仅是对原产地域产品采取的一项保护措施,还有利于推动山东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

威海绿茶的产地主要集中在乳山的乳山银滩、乳山寨、大孤山、南黄镇。

【茶语人生】

说绿茶

张抗抗

绿茶原本清淡,越是好的绿茶,三道清水流过,杯里的茶水已是“六宫粉黛无颜色”,只留下碧绿的叶片,犹如池底青草,若无其事地在水中悠然荡漾。故而有北方来客,假若端上一杯绿茶,客人猛喝一口咕咚咽下,话噎在嗓中,那表情是写在脸上的:这茶,没味儿!还有另一种表情:这茶,好苦!

绿茶在北方,一向有点不受待见。北人口重,喜食味浓色香之物;北地天寒,偏爱滚烫热烈之饮;北方地冻,养不了这青翠娇嫩的茶树。所以北方人多一半是喝花茶的,茉莉香片,大众又经济的饮品,老少成宜的,滚烫的水冲下去,经得起沏泡,不怕变色。茶色深浓醇厚,给人沉稳的依赖感;深褐色浅褐色的水面上,偶尔漂起一朵半朵白色的茉莉花,有点俏皮的样子;一掀壶盖,香气四溢,掩都掩不住,其实不是茶香,是茉莉香。在隆冬的冷风中,飘来夏的茉莉味儿,虽有些俗艳,毕竟是亲切而温暖的。

北方人沏茶,多将茶叶置于茶壶之中,沏好之后,再一杯杯分别倒在小杯子里,(就像斟酒)分而饮之。那茶叶可反复沏泡,可谓经久耐用。茶叶始终沉于壶中,比较隐蔽,不大看得见好坏。不像南方人泡茶,必定是一杯一撮茶叶,一人独占一杯。常常是来客只嘬了一口,人刚走茶未凉,整杯茶就连着茶叶一并倒掉了。在北方人看来,如此沏茶实在是太奢侈也太浪费了。而在南方人看来,北方人那样泡茶,也真是小气得过分。

一次有一位很久不见的好友来家看我,我特为其沏泡绿茶一杯,以示隆重接待。他第二天有气无力给我打电话说:昨天你给我喝的啥玩意儿,害我一宿没睡着觉。这才想起自己忘了来客是东北人,他当时一定是碍于情面,才将那杯绿茶勉强喝下的。

然而我在北方多年,除非万般无奈(极渴),仍是坚决拒喝花茶的。说起来祖籍广东,本应喜喝乌龙一类红茶,却是无福消受欣赏不了——在这点上,我与那位东北友人有异曲同工之疾:喝一口红茶,害我一宿睡不着觉。

在北方,至今我仍只喝绿茶。

绿茶自然首选家乡杭州的西湖龙井,(千万别是假冒伪劣产品)。绿茶那种含而不露的品性,如一来自庭院深深的妙龄少女,衣料与皮肤都如丝绸般爽滑细润,回眸一笑,轻盈无声,言语洒落池塘中,韵味留在清风里;可闻香而不见粉黛,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茶色碧绿,似玉液琼浆,养眼养心,令人不忍品尝。轻啜慢啧,舌上粒粒绿珠滚动,初始略有一丝苦涩,继而满口清香;茶未凉,嘴里已是甜丝丝清凉凉,满腹欲说还休的惬意与顺畅。

绿茶之妙,妙在清淡。

清淡中悄然渗出含蓄的魅力,从不张扬的那种自信,如江南人的勤勉与聪慧。

我对龙井的偏爱也许源自少年时代。杭一中的初一年级那个春天,曾全班集体去梅家坞采茶半个月。湿漉漉的青山绿水,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茶园。无数娇嫩的叶芽,从蓬勃的茶树上一片片翘首探头,用一双双小手轻轻采摘下来,小心地置于竹篓中,拇指与食指都被茶叶染得绿了。细雨蒙蒙中采茶归来,全身的衣裤都沾着茶叶的香气。至今记得,下山收工过秤时,我一个上午采摘的茶叶,共计二两之多。若是等到烘干炒毕,大概只够泡上几杯茶吧。可见春茶之矜贵。那半月采茶劳动结束后回到城里,晚上睡觉时眼前仍是无边的绿色,满山满眼的茶叶,在脑中如大海的波涛起伏,眩晕几日不止。还有一次全班到郊外春游,路遇茶农忙于采茶,大家一时兴起,放弃春游跃入茶园去帮茶农采茶,后来写过一篇作文《采茶》,记述的就是这天的心情。

能不思绿茶?

如今杭州城里茶楼林立,茶馆兴盛,多半是将喝茶作为社交聚会的场所。如“青藤”三层大茶楼日日夜夜座无虚席,小吃点心干果水果一应俱全,喝茶喝得轰轰烈烈情景颇为壮观。要论茶屋的文化品位,字画古董,环境古雅幽静,当数西湖大道别具风格的“和茶馆”。若是去龙井、虎跑的茶室,喝茶为的是泉水;若是选择湖滨的“湖畔居”,为的是湖光山色;“湖畔居”的位置,至今杭州所有茶楼难以替代——那时刻茶客犹如漂于船上,整个西湖都在窗外荡漾,碧波粼粼,恍惚间竟觉得杯中的绿茶,只是从一湖清水中随意舀了一瓢来饮。到了金秋桂花节,满觉垅、植物园,一棵桂树一张茶桌,桂林丛丛,茶桌济济,桂花的醇香与清茶随风交融,几粒金黄的桂花无声落入杯中,绿水浮金,绿绸缀金,那是桂树与茶树热恋的季节。遗憾的是桂花节如今越来越商业气息,水漫“金山”时,绿茶已被淹没。

近年来,我每次去杭州探家,倒是常与家人友人去龙井一带的山里,在农家庭院里喝茶农自留的好茶,不会有茶室茶座里呼朋唤友、麻将扑克的骚扰之声,确是清静又悠闲的去处。还有像孤山“一片云”等茶室,客人可自带茶叶,茶室提供开水,任由茶客随意一坐半日,独享青山,也自成一道风景。杭州人喝茶是平常而普遍的大众文化,绝非文人雅士的矫情。绿茶文化属于江南,那延绵几千年的茶汁,早已渗透在吴越后人的骨髓之中了。

这些年来,杭州周边地区,几种绿茶新品牌声名鹊起:千岛湖的雪水云绿、浙江龙井、余杭径山茶、衢州龙顶,等等,都是先后品尝过的。其形其色其味其香,自是各有千秋。雪水云绿那名字何等美雅,给人诗意的想象,茶色如其名,茶质温柔细腻,很得杭州人喜爱。径山茶叶片细长、色泽略深,茶味较之其他绿茶醇浓,茶香也极其收敛。沉稳茶在杯莲叶托浮于水上,似有一种禅宗定力,别有一番洗心内涵。径山茶产自余杭当年香烛盛旺的寺院佛地,属珍稀之物。说到衢州龙顶、羊岩勾青、安吉白片等后起之秀,经过历年修炼,其中的优质极品,论色香味之优雅,甚至可与西湖龙井比美,至少并不逊色的。

众多绿茶品牌之中,我还有些偏爱太湖地域的碧螺春,单是那名字就起得形神兼具,细嫩的叶片微微卷曲,如塘边池畔一只只娇小的青壳田螺,报来春的气息。掀开杯盖,一汪绿水上浮一层细细绒毛,如涟漪一般荡漾开去。但若将碧螺春茶与西湖龙井相比,前者的香气有几分张扬,带些诱惑的意思在里头;而龙井的茶香,却是清幽得不动声色。

至今还记得70年代曾去安徽黄山茶林场采访上海知青,步行几十里至深山连队,四下已是云雾缭绕苍茫如海。偶得云开雾散,只见级级梯田,层层茶园,从脚下一直升上天空,犹如一架架绿色的天梯,通往九霄云外。正是采茶时节,路边房跟处处是摊开晾晒的新鲜茶叶,那两叶一芽精致标准得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绿得发亮,嫩得叫人心疼;在我的记忆中,那些刚刚采摘下来的茶叶,就像无数扇着绿色翅膀的小蜻蜓,在山脊上等待着穿透雾气的阳光,晾晒它们被打湿的羽翼,然后成群结队地飞往各个城市的茶庄……

那一次,就在简陋的知青连队宿舍歇脚时,有个长着娃娃脸的男孩儿,用他们刚刚炒制完成的茶叶和烧开的山泉水,为我沏了一杯绿茶。那是一只特大号的搪瓷杯,几乎有半截热水瓶那么大,他信手抓了满满一大把茶叶,好像天下的茶叶都在他手心里,茶叶散落时,发出一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与慷慨的声响;泉水更是应有尽有的,好似开闸的河流一般,汹涌而迅速地拥抱着杯中碧绿的茶叶,是润物细无声的那种默契。滚烫的泉水在杯沿冒出袅袅的热气,犹如浓密的云雾将茶园覆盖了。待我将满满一杯几乎重得端不动的绿茶举到嘴边,只觉得自己像是站在一口绿色的深潭边缘,快乐得差一点就掉落到那池碧波里去了。

那一天我从未有过那样贪婪地喝茶,酣畅淋漓、痛快淋漓。我把那满满一杯绿茶都喝干了。谢过茶主起身赶路,我怀疑自己的心肝都已经变成了绿色。

那是我一生中喝过的,真正无污染、最纯净的高山云雾茶。

能不爱绿茶?

从此,喝茶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时时被惦记、牵挂的一种习惯。

每日工作之始,端一杯绿茶走进书房,心里是愉悦的,因有绿茶为我醒目清脑;繁重烦乱的工作中,因有绿茶在我桌上,自觉少了许多浮躁之气;疲惫劳累之时,饮一口绿茶,沉重的四肢顿时轻松了;心情沮丧之时,饮一杯绿茶,凡俗杂念都随水流散了;北方春天的干风中,绿茶给我湿润的滋养;雪花飘落的黄昏,绿茶是温情的抚慰,一直暖到心底的。

酒要陈,茶要新,南方人喝茶,自然是最喜新厌旧的。因而每年一过清明,到了新茶上市时节,总有家人和朋友,急切地把新茶寄来。如果喝不上刚上市的龙井新茶,这一年的春天甚至这新的一年,就好像还没有真正开始。

许多许多年,在干燥的北方,绿茶日日呵护我的身心。

许多许多年,在遥远的异乡,绿茶伴我,我把家乡时时带在身边了。

所以,绿茶究竟具有怎样实用的功能,于我是不重要的。优美的茶道仅是茶文化的外表和仪式,对于我来说,似乎也用不着刻意而为。绿茶在我,是一种淡泊、一种娴静、一种清爽、一种平和。绿茶犹如涓涓细流,汇集成生命长河,点点滴滴穿透并消融着我长途跋涉中的心灵障碍;绿茶不会仅仅用来解除危难,绿茶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精神馈赠,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你看那片片绿叶,只需一杯清水的呼唤,就将全部的汁液奉上并溶于水中,清清淡淡,安安静静,然而,清茶留齿,气定神闲,回味深长久远。

绿茶流淌在我的血液里,伴我一生——永远的绿茶。

【我与茶行】

1.总结一下茶的成分及其功效。

2.自己动手配制一款养生茶,请家人品尝并介绍其效果。

3.根据本章相关内容(也可在网上另行搜集资料)与家人合作炒制一款茶肴,一起品尝、评论一下其特色,拍照并上传至课程网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